图书介绍
上海市民社会史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徐甡民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汇出版社
- ISBN:780741130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市民-城市社会学-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市民社会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上海的天时、地利、人和1
一、天时——上海开埠1
1.“不为遥制”的“国中之国”6
(1)“治外法权”6
(2)“不为遥制”12
2.主权形式与国民身份16
3.上海租界的规模效应20
二、地利——“立场”决定视野22
1.上海,“襟江”而“带海”24
2.比邻江浙,左右逢源27
3.上海的“看海”29
三、人和——从移民到市民33
1.共同的移民履历35
(1)战争难民35
(2)流民无产者36
(3)各种学人和知识分子37
(4)各地绅商40
2.共同的市民身份41
(1)城市资产者42
(2)产业工人44
(3)“中间阶层”46
(4)小商小贩和个体劳动者48
(5)外籍“居留民”49
第二章 求真务实,融会中西52
一、物用器具的西化现象53
1.标新立异上海滩54
2.“原来外国的苍蝇那么大”56
3.价值评判的实践标准60
4.“师夷人之长技”65
二、西学“政”、“教”及其兼容69
1.开风气之先的移风易俗69
2.民主的镜鉴与启蒙72
三、国民意识与国家认同76
1.洋人之恶77
2.上海的抗争83
(1)爱国集会84
(2)罢工、罢市、罢学86
(3)抵制洋货88
四、开眼看世界91
1.所谓沪人“亲美”92
2.“黄金十年”中的上海97
3.上海的“和为贵”102
(1)历史的传承103
(2)要竞争不要战争107
五、近代上海的心结:国力109
1.国力衰败,国难未已110
(1)“祸福恃人终难久也”110
(2)“中国弱,日本是贼”112
(3)国弱则子民蒙难115
2.“商战”立国119
第三章 个体本位及其历史的定义127
一、个体概念的历史异同129
1.同质个体的“马铃薯”130
2.应运而生的异质个体136
(1)社会分工改变个体属性138
(2)契约化的社会关系139
(3)道德评判与历史评判141
二、“哪里没有私产权,哪里就没有正义”148
1.私产权的历史形态149
(1)权力之法器149
(2)权钱交易的历史版本153
2.私产权之上海新天地156
(1)“上海地方等级已乱”158
(2)从权力资本到资本权力164
三、近代人权的女权标志170
四、上海的“义”“利”之辩178
1.“人须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179
2.“君神合一”之历史批判181
3.“有教堂的市场经济”188
第四章 由市民而社会191
一、法律的公约机制192
1.没有秩序就没有自由193
2.公信与聚合196
(1)以体制建构公信196
(2)“不通人情”的人情201
3.法律的“群众性”204
(1)“沪人健讼”204
(2)从“讼棍”到“律师”206
二、“持续的、治本的爱国主义”208
1.赤子之痛209
2.“我爱咱们的国呀!可谁爱我呀?!”215
3.对国家的自主认同220
4.“国家主义”的窠臼224
1.“纳税人”意识229
三、个体本位与社会伦理229
(1)“不出代议士,不纳租税”230
(2)“为市政目的而自行纳税”232
2.市民社团的作用和意义236
(1)“团结就是力量”237
(2)民间团体的异生物——黑社会240
3.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243
第五章 市民社会的体制诉求247
一、反对“己亥建储”248
二、君主立宪运动252
1.体制变革的上海舆论252
2.“中国国会”和“预备立宪公会”255
3.和平立宪还是体制革命259
(1)规避流血的市民性格260
(2)“广义革命”论264
(3)一个历史的契机266
(4)忧虑之一:播下龙种,收获跳蚤270
(5)忧虑之二:文化的毁弃274
4.“天意难回,人事宜尽”280
三、走向共和284
1.市民参与的辛亥革命286
2.政治妥协下的共和体制289
3.“共和”的哀痛293
四、一些反思297
1.思想理论准备不足297
2.对市民社会的认识盲点298
3.民主随“集体强权”而走样300
4.民主随政权争夺而异化301
第六章 独立的报纸舆论303
一、报纸的先天属性303
1.报纸原是“新闻纸”303
2.民主启蒙的工具309
(1)“恪守报馆为发表舆论之天职”309
(2)“解读民主”之先声311
二、公共舆论的载体314
1.秉持公众立场316
2.现代“乡校”及其公议形式318
三、公共价值的公约平台328
1.推崇物质文明329
2.推崇观念更新332
3.主动为民代言336
四、“报馆应有独立之精神”338
1.体制外运作338
2.与时俱进 适时革新342
3.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345
结语:在重启与再造中350
一、市场经济:否定之否定“再否定”351
1.政府主导与市民认同351
2.市场主导与市民意愿353
3.同步增长的精神需求355
二、若为自由故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