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 白振奎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ISBN:753262133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陶渊明(365~427)-诗歌-文学研究;谢灵运(385~433)-诗歌-文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陶谢比较之可行性阐释1

一、时代相同、声誉相近1

二、田园、山水同中有别2

三、诗歌风格同中见异3

四、陶谢并提已成传统4

上篇:人生思想篇9

“新自然观”与“天才自然观”的形成及其特质9

第一章 陶渊明“新自然观”与谢灵运“天才自然观”的形成9

第一节 世族社会与门第观念9

一、新生门户婉曲心9

二、华丽家族精英种12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用世之心与谢灵运的心灵重荷14

一、四十无闻不足畏14

二、芝兰玉树生阶庭15

第三节 陶渊明的人生转关与谢灵运的难脱执迷17

一、贫富交战终道胜17

二、侵官扰民触雷区21

第四节 陶渊明的诗意止泊与谢灵运的悲剧谢幕26

一、托身得所不违心27

二、狂妄致祸天才殒29

第二章 “新自然观”与“天才自然观”的内涵及特色35

第一节 魏晋自然观回望与陶谢自然观的渊源35

一、自然嬗变细道来35

二、自然四义人言殊39

三、自然家风有遗传40

第二节 陶渊明“新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理论特色42

一、一生心寓“形影神”42

二、田园生活任自然45

三、渊明“自然”有超越64

第三节 “天才自然观”的内涵及理论特色70

一、倡言顿悟谢客才70

二、天才自然有断裂77

中篇:艺术实践篇89

“新自然观”与“天才自然观”的艺术实践89

第一章 陶谢诗歌观物模式比较89

第一节 “情人”与“主人”——陶谢观物态度比较89

一、“情人”、“主人”义有别90

二、“情人”、“主人”析成因91

第二节 定观与游观——陶谢观物方式比较92

一、定观方式析优劣93

二、游观方式析优劣94

第三节 整体之和谐与局部之精妙——陶谢体物方式比较96

一、整体和谐体物深96

二、局部精妙繁富累97

第二章 陶谢诗中之“理”比较100

第一节 体悟玄理与验证玄理100

一、悠然体悟玄家理100

二、山水玄理两游离103

第二节 审美存在与哲理存在105

一、诗理诗美两相得106

二、玄理诗美分两橛109

第三章 陶谢诗歌艺术境界比较114

第一节 陶谢对“真”与“清”的追求114

一、文章真性柴桑酒114

二、山水清音康乐辞117

第二节 陶诗的化境与平淡自然119

一、无我之境造化工120

二、信笔为诗合自然122

三、陶诗平淡非无味125

四、拟陶、和陶终难成129

第三节 谢诗的写境与返于自然131

一、天才挥洒造写境132

二、精心营构返自然134

三、生命活力寄山水138

第四章 陶谢诗歌创作启示143

第一节 田园、山水开派功143

第二节 新变、超越垂千古145

下篇:接受批评篇151

陶谢其人其诗在后代的接受与批评151

第一章 南北朝时期——谢高于陶151

第一节 隐逸诗宗看渊明151

第二节 桂冠诗人大谢体156

第二章 隋唐时期——陶谢比肩159

第一节 隋代陶渊明评价159

第二节 唐代陶谢评价161

一、目想心拳追渊明161

二、谢才廓落世不遇170

三、焉得思如陶谢手171

第三节 几点规律性的认识172

第三章 宋金元时期——尊陶抑谢175

第一节 陶谢评论概说176

一、却思陶谢与同时176

二、专论诗艺不及人177

三、渊明千载走日月177

第二节 苏轼、辛弃疾、朱熹等学陶、评陶三例181

一、惟唤渊明作前生181

二、只于陶令有心期185

三、平生尚友陶彭泽186

第三节 宋代评陶特色管窥189

第四节 金元时代陶谢批评简述192

一、豪华落尽见真淳192

二、谢客风容映古今195

第四章 明清时期——歧见迭出的批评视角198

第一节 陶谢在明代的际遇198

一、歧见迭出评渊明198

二、人格无取论谢诗204

第二节 清代(含近代)陶谢批评概观205

一、儒家视角看渊明206

二、心仪谢客数船山214

第五章 以鲁迅评陶为例看方法论的革新——现当代陶渊明批评一瞥223

第一节 鲁迅的陶渊明研究方法论特色224

第二节 鲁迅论陶特色成因探析228

参考文献234

后记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