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低热损冷源介质输送技术及高效热交换技术实用手册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低热损冷源介质输送技术及高效热交换技术实用手册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554349.jpg)
- 王朝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 ISBN:988978877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83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低热损冷源介质输送技术及高效热交换技术实用手册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矿井热害勘探预测与治理总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矿井热害3
第二节 矿井高温环境的表示方法4
第三节 世界各国矿井井下气象参数标准9
第四节 矿井热源和湿源分析17
第五节 矿井高温、高湿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劳动效率的影响24
第一节 我国矿井热害现状29
第二章 我国矿井热害现状及类型29
第二节 我国矿井热害类型34
第三章 矿床普查勘探时对矿井热害的预测评价91
第一节 矿床普查勘探时对矿井热害预测评价的目的和任务91
第二节 各个普查勘探阶段对地温调研工作的布置原则和要求92
第三节 矿床普查勘探时矿床地温调查研究应注意的一些技术方法问题101
第四节 岩石热物理性质测定的取样118
第五节 热水型矿床地下热水动态的观测研究119
第六节 勘探报告的编写120
第一节 概述122
第四章 我国矿井热害治理措施122
第二节 我国各种类型矿井热害治理的经验和教训150
第五章 矿井地热的综合利用193
第一节 矿井地下热水的综合利用193
第二节 矿井地热的利用202
第二篇 矿山低热损冷源介质输送技术降温概论211
第一章 矿山地热研究的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211
第一节 矿山热害213
第二节 矿井空气增温的热源214
第三节 热矿山的劳动环境222
第四节 地热工作的重要性227
第二章 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的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228
第一节 概述228
第二节 矿井降温技术231
第三篇 矿山地热循环与监测治理原理253
第一章 热传递的基本概念253
第一节 温度、温度场和热254
第二节 热传导255
第三节 热对流259
第四节 热辐射262
第二章 大地热流及地球的内热265
第一节 大地热流的基本概念及测试方法265
第二节 地表热流分布268
第三节 地球内部热状态277
第三章 影响区域地温场的状况及主要因素290
第一节 地壳的热性质290
第二节 地壳最上层的温度298
第三节 影响区域地温场的主要因素305
第四章 钻孔测温仪器322
第一节 钻孔测温仪器的类型322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钻孔测温仪器326
第三节 频率测温仪与连续测温仪338
第五章 钻孔温度测量348
第一节 钻探作业的温度场效应348
第二节 利用井底温度测量推求平衡温度的方法356
第三节 钻孔的近似稳态温度曲线366
第四节 地下水垂直运动的温度场效应369
第六章 岩石热物理性质测定374
第一节 岩石热导率测试方法概述374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岩石热导率测量仪器377
第三节 岩石比热容、密度测定及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的确定方法388
第四节 岩石热物理性质测试样品的选取与制备391
第七章 水化学方法在矿区热水研究中的应用394
第一节 各种成因类型地下水化学成分特征394
第二节 氢、氧同位素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402
第三节 水化学用于矿区热水研究实例408
第八章 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地热工作418
第一节 煤田勘探中地热工作的任务418
第二节 测温钻孔的布置420
第三节 钻孔测温中应注意的问题423
第四节 测温资料的整理428
第九章 基建和生产矿井的地热工作437
第一节 矿井地热工作的特点和任务437
第二节 基建和生产矿井的测温工作439
第三节 国内典型热矿井地热地质工作举例449
第一节 概述456
第十章 矿山地温类型及实例剖析456
第二节 矿山地温类型457
第三节 矿区地温研究实例460
第十一章 矿区深部地温预测方法及实例497
第一节 深部地温预测的一般原理497
第二节 矿区深部地温预测实例513
第十二章 矿井地热的利用522
第一节 利用地热预热矿井进风522
第二节 矿井热水的利用529
第四篇 矿井热害与冷源介质输送及高效热交换技术推广应用545
第一章 矿内湿空气545
第一节 湿空气的成分545
第二节 气体状态方程式546
第三节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547
第四节 湿球温度与露点温度556
第五节 湿空气i-d图的绘制与应用559
第二章 矿内传热学基础573
第一节 稳定导热573
第二节 辐射换热575
第三节 对流放热577
第四节 总传热系数582
第五节 湿表面的传热584
第三章 人与热环境587
第一节 人体的热平衡587
第二节 人体的热调节与热适应597
第四章 热环境的评估609
第一节 热害防治规程609
第二节 热应力指标613
第三节 人体热调节模型626
第四节 热病及其防治628
第五节 体温与环境热应力633
第六节 劳动生产率与热应力的关系641
第五章 矿内热源646
第一节 地表大气状态的变化646
第二节 空气的自压缩温升649
第三节 围岩传热652
第四节 机电设备放热673
第五节 其它热源676
第六章 井下风流的热交换及热状态预测680
第一节 井下空气的特征680
第二节 风流通过巷道的热交换682
第三节 风流通过采掘工作面的热交换686
第四节 风流通过井筒的热交换690
第五节 矿内风流热状态预测691
第六节 井底车场风流热状态预测703
第七节 矿内巷道风流热状态预测706
第八节 采掘工作面风流热状态预测710
第九节 矿床无人工制冷的极限开采深度预测713
第十节 有热水巷道的风流热状态预测715
第十一节 热系数的计算716
第七章 改善矿内气候条件的方法721
第一节 概述721
第二节 改善矿内气候条件的一般措施722
第三节 个体防护728
第四节 人工冷却风流730
第五节 矿井热水的防治733
第一节 制冷机原理736
第八章 制冷原理与低热损冷源介质输送技术及其应用736
第二节 矿用制冷设备的技术要求743
第三节 矿用制冷设备的选择计算744
第四节 制冷剂753
第五节 载冷剂756
第六节 润滑油757
第九章 高效热交换技术与矿用换热器764
第一节 表面式空气冷却器765
第二节 喷雾式空气冷却器784
第三节 高压水的减压装置787
第四节 矿用制冷机的排热方法793
第五节 管道隔热与计算802
第十章 矿井空调设计807
第一节 矿井空调系统807
第二节 制冷站负荷的确定811
第三节 制冷站及制冷设备的选择818
第四节 矿内风流冷却地点和空冷器参数的确定821
第五节 矿井空调系统供水设计824
第六节 矿井空调的费用分析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