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航海史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航海史 第2版
  • 孙光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75027053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航海-交通运输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航海史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航海史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范围和对象1

一、航海史的学科性质1

导论1

二、航海史学科的研究范围与对象2

第二节 中国古代航海史概述3

一、航海事业的蒙昧时期4

二、航海事业的起步时期5

三、航海事业的形成时期5

四、航海事业的发展时期6

五、航海事业的平徊时期6

六、航海事业的繁荣时期6

七、航海事业的全盛时期7

九、航海事业的中衰时期8

八、航海事业的顶峰时期8

第一章 原始社会航海11

第一节 优越的航海地理条件与自然条件11

一、航海地理条件11

二、航海自然条件18

第二节 原始水上航行工具21

一、我国原始祖先的演进及其与海洋的最初接触21

二、原始水上航行工具的产生22

第三节 中华民族滨海文化的传播与原始社会的蒙昧航海30

一、沿岸与邻近岛屿之间的短距离航海活动30

二、较远距离的沿岸航行与跨越半岛之间与海峡的横渡航行33

三、远离大陆的海外或许性漂航37

四、原始社会的航海知识萌芽43

第二章 夏、商、西周航海46

第一节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开创的时代背景46

一、奴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46

二、生产力的发展,对水上运输提出了时代的要求47

三、航海工具的革命性飞跃49

第二节 木帆船的诞生50

一、从独木舟与浮筏向木板船的演进50

二、商代的木板船51

三、风帆的出现52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航海活动54

一、夏代航海54

二、商代航海56

三、西周航海59

第四节 航海知识与技术的积累60

一、海上导航知识61

二、航海气象知识62

三、船只操纵技术63

第三章 春秋战国航海65

第一节 中国古代航海事业形成的时代背景65

一、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65

二、新兴地主阶级的争霸,加剧了对航海的需求66

三、造船水平的提高,使航海业形成成为可能67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航海活动69

一、海上强国的出现与海上战斗的频繁发生69

二、沿海航路与大规模的海上运输74

三、越海航行、远洋探索与海外贸易77

一、航海地理知识83

第三节 航海知识与技术的奠基83

二、海洋气象知识84

三、海洋水文知识86

四、海上天文与导航知识87

第四章 秦汉航海90

第一节 航海时代背景90

一、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巩固90

二、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91

三、拓边与外交活动的发展92

四、造船业大发展与航海工具的成熟93

第二节 近海航行活动与海上航路98

一、秦始皇江海巡游98

二、秦代对开发南海航业的准备101

三、汉武帝打通沿海航路102

四、两汉的沿海航行活动与航路108

第三节 中日海上航行的奠基112

一、以徐福为代表的秦人大规模东渡日本113

二、两汉时期的中日海上交往与航路124

第四节 印度洋远洋航业的开辟127

一、第一条印度洋远洋航路127

二、东汉与大秦的海上交通与航路131

第五节 航海技术的发展133

一、天文导航术134

二、季风航海术135

三、地文航海术136

四、海洋潮汐知识137

一、政局动荡,封建割据139

第一节 航海时代背景139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航海139

二、东南沿海相对稳定,经济重心与航海重心开始南移140

三、南方政权加强与海内外的航海联系140

四、造船业的兴旺与航海工具的进步141

第二节 三国航海144

一、吴与魏对辽东的争夺及其海上航路144

二、魏国航海及其与日本的海上交往147

三、吴国在东南沿海与南洋水域的航行活动149

第三节 两晋航海152

一、与东北地区慕容氏政权的海上交往153

二、对日本列岛海上交通之中断与恢复154

三、孙恩、卢循海上大起义155

四、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160

一、对朝鲜半岛诸国与日本列岛的海上交往167

第四节 南北朝航海167

二、与海南诸国的海上交往171

三、慧深和尚渡航扶桑国之探讨179

第五节 航海知识与技术的进一步充实与提高185

一、风帆驶风技术185

二、地文航海知识与技术187

三、天文航海知识与技术189

四、航海水文与气象知识191

第六章 隋唐五代航海193

第一节 航海繁荣的时代背景193

一、封建制度完善进入盛期193

二、经济生产空前繁荣194

三、中外贸易与交往活跃195

四、造船行业发达,航海工具先进196

第二节 隋唐沿海航行活动与航路199

一、隋代加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海上联系199

二、唐代的海漕运输及航路200

三、唐与东北地区渤海国的海上交往203

四、唐代黑水靺鞨的库页岛至堪察加半岛的海上航线206

第三节 隋唐与朝鲜半岛诸国的海上交往与航路209

一、对高丽的军事航海活动209

二、与新罗的海上友好交往214

三、唐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海上航路216

第四节 隋唐与日本的睦邻航海与航路218

一、隋代中日航海交往与航路218

二、日本的遣唐使及其分期220

三、圆仁泛海入唐求法与鉴真东渡日本传经222

四、唐代对日本的官方航海与民间商船的海上贸易229

五、唐朝与日本的主要海上航路234

六、唐代东北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与日本的海上交往与航路237

第五节 隋唐远洋航海240

一、隋代与南洋的航海交往240

二、唐代远洋航业之全面繁荣242

第六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方航海活动252

一、沿海的航行活动252

二、海外的航行活动253

第七节 市舶司与主要海港255

一、航海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255

二、主要航海贸易港的兴起258

第八节 航海技术趋于成熟264

一、季风航海技术趋于成熟264

二、地文航海术之新进展266

三、天文定位导航术之萌芽268

四、海洋潮汐理论水平的提高269

第七章 宋元航海272

第一节 航海鼎盛的时代背景272

一、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272

二、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275

三、造船业兴旺与航海工具先进276

第二节 宋代与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的海上交往279

一、北宋与东北女真族的海上交往279

二、宋代与高丽的海上睦邻交往280

三、徐兢奉使高丽281

四、两宋与高丽的海上航线284

一、北洋漕运的动因286

第三节 元代北洋漕运286

二、北洋漕运的航路287

三、北洋漕运的船队规模与经营管理291

四、北洋漕运的运量293

五、北洋漕运的主要航海人物295

第四节 与日本的海上交往298

一、北宋与日本的海上交往298

二、南宋与日本的海上交往300

三、元代与日本的海上交往301

第五节 远洋航海307

一、空前广泛的远洋通航区域307

二、宋代主要远洋肮路及横渡印度洋航路的开辟319

三、元代的远洋航海活动与主要人物326

一、地文航路知识与技术337

第六节 航海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全面发展337

二、天文导航技术342

三、指南针与磁罗盘导航345

四、航海气象知识与水文知识349

五、船舶操纵技术354

第七节 市舶机构与主要海港358

一、市舶机构358

二、市舶条例360

三、主要海港366

第八章 明初(郑和下西洋)航海378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与动因378

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378

二、郑和下西洋的时代动因381

一、郑和的家世与生平384

第二节 郑和及其船队384

二、郑和船队387

第三节 郑和七下西洋的历程与航路393

一、七下西洋的历程394

二、七下西洋的海上航路398

第四节 郑和航海术405

一、地文航海术406

二、天文航海术411

三、季风航海术与航海气象知识415

第五节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417

一、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历史作用417

二、郑和下西洋的消极历史作用419

一、国际时代背景422

第一节 中国古代航海由盛转衰的时代背景422

第九章 明(中后期)清(前期)航海422

二、国内时代背景424

第二节 晚期封建主义的民间航海政策426

一、明代的民间航海政策426

二、清前期的民间航海政策433

第三节 国内航运贸易442

一、明代海上漕运与航线442

二、清前期的国内海运447

第四节 海外航运贸易454

一、明代民间海外航运贸易454

二、鸦片战争前的海外航运贸易468

一、古代航海科技文献之集大成477

第五节 古代航海科技之终结477

二、外国近代航海科学知识与导航仪器的传入484

结束语488

后记493

修订版后记495

附录498

一、主题索引498

1.人物498

2.航海工具507

3.航海科技510

4.船队与航运管理机构512

5.出土航海文物513

6.古代航海文献514

二、古今航海地名对照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