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李君如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410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小康-建设-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到实处……………………………………李君如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总报告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指标体系2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学发展观2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24

(二)关键在于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42

1.为什么说21世纪头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42

2.如何防止错失战略机遇期47

(三)清醒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50

1.五大矛盾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因素50

2.“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53

3.城镇化进程滞后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难题57

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障碍59

5.劳动者素质低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题62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科学对策64

1.应对之策65

2.动力何在69

3.保障是什么71

4.归根到底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76

二、分报告之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79

(一)“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于农村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80

1.农村相对落后的大格局没有改变80

2.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滞后的要害84

3.旧体制干扰土地家庭承包经营85

4.反思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农民利益的分配机制88

(二)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是农村市场化的首要条件91

1.农民尚未完全走入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91

2.奠定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土地物权制度基础93

3.构建农民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的经营制度基础96

4.提高农民市场竞争能力99

(三)通过农村市场化加快我国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101

1.农村市场化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内在推动力101

2.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102

3.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104

(四)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106

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106

2.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特点107

3.促进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109

4.现有组织资源与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112

1.政府职能错位、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是突出问题113

(五)转变政府职能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113

2.推进农村市场化必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119

三、分报告之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和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建议(摘要)124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124

1.各级领导精神状态好,对城镇化发展有共识125

2.千方百计寻找经济的生长点,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126

3.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地情况的城镇化道路127

(二)进一步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需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129

1.“三农”、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关系130

2.城镇化发展与占用土地的关系131

3.城镇化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的关系132

4.城镇化的推进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关系134

(三)对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认识和相关建议135

1.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135

3.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36

2.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实现城镇化发展模式多样化136

4.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建议137

四、分报告之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部分)140

(一)赴四川的调研报告:党内民主建设的有益探索140

1.意义与价值141

2.重点与原则142

3.措施与成效144

4.几点建议146

(二)赴铜川市的调研报告: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新机制149

1.基本情况149

2.主要做法150

3.票决制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152

1.关于依法执政的概念和意义154

(三)“法治、宪政与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理论研讨会综述154

2.关于党的领导权与执政权的辨析156

3.依法执政要改变执政党的思维方式和观念157

4.党委和人大的关系157

5.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描述160

五、分报告之四:用系统思维解决劳动力素质提高问题161

(一)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题161

1.劳动者的总体素质较低163

2.高素质人才较为缺乏165

3.高素质的技工人才较为短缺166

4.劳动者的区域结构不合理167

(二)用系统思维解决劳动力素质提高问题168

1.制定《公民能力建设实施纲要》168

2.构筑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体系174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75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177

六、分报告之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摘要)177

(二)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建立干部政绩考核体系178

(三)三大问题、三大任务和要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180

七、一个具体案例: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调研报告183

(一)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典型意义183

(二)昆山已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187

1.1979~2002年:进入小康社会和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188

2.昆山走在实践党的十六大宏伟战略目标的前列189

3.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实现情况分析194

(三)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203

1.协调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203

2.协调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205

4.协调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206

3.协调对外开放与内源发展的关系206

5.协调老昆山人与新昆山人的关系207

6.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208

7.协调民营经济与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关系209

8.协调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210

9.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211

10.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212

(四)党委和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213

1.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213

2.从追求增长到科学发展215

3.扮演好政府角色,构建和谐社会217

4.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效能革命219

后记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