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计算机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
  • 夏方遒(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3995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计算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计算机概述1

1.1.1 什么是计算机1

第1章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

1.1.2 计算机的工作方式2

1.1.3 计算机的特点3

1.1.4 计算机的分类4

1.1.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6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8

1.2.1 早期的计算工具8

1.2.2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9

1.2.3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10

1.2.4 冯·诺依曼和EDVAC计算机10

1.2.5 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11

1.2.6 IBM-PC及其兼容机的发展12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3

1.3.2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之间的关系14

1.3.1 计算机系统概述14

1.3.3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15

1.3.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5

1.4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6

1.4.1 中央处理器16

1.4.2 存储器17

1.4.3 输入设备19

1.4.4 输出设备19

1.5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21

1.5.1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21

1.5.2 操作系统简介22

1.5.3 程序设计语言23

1.5.4 数据库管理系统26

1.5.5 实用工具软件26

2.2 使用命令驱动界面27

2.1 用户操作界面概述27

第2章 图形化用户界面27

2.2.1 键盘指法29

2.2.2 常用键介绍29

2.3 图形界面操作基础30

2.3.1 鼠标基本操作30

2.3.2 Windows桌面布局31

2.3.3 开始菜单33

2.3.4 关机35

2.3.5 窗口的基本操作35

2.3.6 对话框的基本操作36

2.4 Windows的程序管理37

2.4.1 Windows的程序管理模式37

2.4.2 安装应用程序37

2.4.3 删除应用程序38

2.4.4 Windows自带工具程序的安装和删除38

2.4.5 运行程序39

2.4.6 在程序间切换40

2.4.7 终止程序的运行40

2.5 常用程序及其用户界面41

2.5.1 记事本41

2.5.2 画图程序42

2.5.3 计算器42

2.5.4 文件菜单的使用43

2.5.5 编辑菜单(剪贴板)的使用43

2.6 文字输入44

2.7 使用命令提示符方式45

2.7.1 启动命令方式45

2.7.2 命令方式下当前盘的转换46

2.7.3 命令格式46

2.8 图形化界面的设置46

2.8.1 屏幕设置46

2.8.2 任务栏和开始菜单设置48

2.8.4 鼠标设置49

2.8.3 时间日期设置49

2.8.5 打印机设置50

第3章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51

3.1 计算机科学中的常用数制51

3.1.1 丰富多彩的数制51

3.1.2 进位计数制和非进位计数制52

3.1.3 计算机科学中的常用数制52

3.1.4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用二进制53

3.2 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54

3.2.1 R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54

3.2.2 十进制数转化为R进制数54

3.2.3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56

3.3 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57

3.3.1 为什么二进制能够表示出各种信息57

3.3.2 数据的表示单位58

3.4.1 ASCII编码59

3.4 计算机中字符的表示59

3.4.2 ANSI编码和其他扩展的ASCII码61

3.4.3 EBCDIC编码61

3.4.4 Unicode编码62

3.4.5 国家标准汉字编码(GB2312—80)62

3.5.1 定点数和浮点数的概念63

3.5.2 定点数的表示方法63

3.5 计算机中数值的表示63

3.4.6 其他汉字编码63

3.5.3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64

3.6 计算机中图形和声音的表示65

3.6.1 图形的表示方法65

3.6.2 声音的表示方法66

第4章 文件系统和数据存储67

4.1 信息、数据和文件67

4.1.1 数据67

4.2 文件的基本知识68

4.1.3 文件68

4.1.2 信息68

4.2.1 文件名69

4.2.2 文件的分类71

4.2.3 文件的存储管理——树型目录结构72

4.2.4 路径73

4.3 文件的物理存储75

4.3.1 软盘75

4.3.2 硬盘76

4.4 文件和磁盘的基本操作78

4.4.1 “我的电脑”简介79

4.4.2 “资源管理器”的工作界面79

4.4.3 文件夹和文件的操作81

4.4.4 磁盘操作84

第5章 常用应用软件86

5.1 常用应用软件概述86

5.1.1 文档制作软件86

5.1.3 图形处理软件87

5.1.2 演示软件87

5.1.4 数值分析软件88

5.1.5 数据库管理软件89

5.1.6 信息和参考软件89

5.1.7 互联软件90

5.1.8 教育培训软件90

5.1.9 娱乐性软件91

5.1.10 账目和财务软件91

5.2 Word软件的使用91

5.2.1 Word窗口界面91

5.2.2 Word的文件管理功能92

5.2.3 Word文本编辑93

5.2.4 排版操作93

5.2.5 图文混排96

5.2.6 Word制表99

5.2.7 Word的特殊应用100

5.2.8 Word文档输出104

5.3 Excel软件的使用105

5.3.1 Excel的基本知识105

5.3.2 工作簿及工作表的操作107

5.3.3 数据表格的编写107

5.3.4 数据处理110

5.3.5 制作图表115

5.3.6 格式化表格117

5.3.7 打印工作表119

5.4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121

5.4.1 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122

5.4.2 PowerPoint的主要功能124

5.4.3 打印演示文稿129

5.5 FrontPage网页制作软件130

5.5.1 网页制作中几个关键概念130

5.5.2 FrontPage窗口界面131

5.5.3 FrontPage网页制作的基本步骤136

5.5.4 发布站点138

第6章 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140

6.1 主机箱内的设备140

6.1.1 电源140

6.1.2 主板141

6.1.3 CPU143

6.1.4 内存145

6.1.5 辅存147

6.2 常见外部设备150

6.2.1 键盘150

6.2.2 显示器150

6.2.3 鼠标152

6.2.4 打印机153

7.1.1 多媒体的概念156

7.1.2 多媒体技术的关键部分156

7.1 多媒体技术156

第7章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156

7.2 多媒体电脑160

7.2.1 多媒体电脑的组成160

7.2.2 CD与CD-ROM驱动器160

7.2.3 音频技术和声卡162

7.2.4 显示卡与显示器164

7.3 Windows中的多媒体程序165

7.3.1 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166

7.3.2 CD播放器167

7.3.3 录音机168

7.3.4 媒体播放机169

7.3.5 在Office中使用多媒体信息171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72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172

8.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形成和发展172

8.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73

8.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74

8.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75

8.2 网络传输媒介和网络通信设备178

8.2.1 常见的网络传输媒介178

8.2.2 常见的网络通信设备180

8.3 局域网和广域网简介182

8.3.1 局域网182

8.3.2 广域网184

9.1.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187

9.1 Internet的基本知识187

第9章 Internet基础187

9.1.2 Internet的主机与IP地址188

9.1.3 Internet的域名地址189

9.1.4 接入Internet的常见方式190

9.2 WWW与浏览器191

9.2.1 WWW概述191

9.2.2 WWW相关概念191

9.2.3 WWW的工作过程192

9.2.4 IE浏览器193

9.3 电子邮件服务200

9.3.1 电子邮件的功能和特点200

9.3.2 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200

9.3.3 电子邮件的格式201

9.3.4 电子邮件的常用功能201

9.3.5 Outlook Express的设置203

9.3.6 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205

9.3.7 Outlook Express中的其他操作207

9.4 其他Internet服务简介209

9.4.1 文件传输FTP209

9.4.2 远程登录Telnet210

9.4.3 电子公告牌系统BBS211

9.4.4 新闻组Usenet213

9.4.5 网络聊天216

9.4.6 网络寻呼216

9.4.7 网络电话217

第10章 信息化和信息安全218

10.1 信息社会和信息化建设218

10.1.1 信息社会的到来218

10.1.2 数字化生存219

10.1.3 信息社会和信息化219

10.1.4 信息高速公路219

10.1.5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221

10.2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223

10.2.1 信息化社会的负面影响223

10.2.2 计算机病毒224

10.2.3 网络黑客226

10.3 信息安全227

10.3.1 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228

10.3.2 信息安全概述229

10.3.3 访问控制和口令231

10.3.4 数据加密技术231

10.3.5 防火墙技术232

10.3.6 入侵检测系统233

10.3.7 数据备份234

第11章 电子商务235

11.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235

1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235

11.1.2 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236

11.1.3 电子商务的分类237

11.2 电子商务的发展238

11.2.1 电子商务产生的基础239

11.2.2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239

11.2.3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概况241

11.3 电子商务的功能、特征和影响242

11.3.1 电子商务的功能242

11.3.2 电子商务的特征243

11.3.3 电子商务的影响244

11.4.1 电子商务的一般框架248

11.4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248

11.4.2 电子商务的应用层次251

第12章 电子政务252

12.1 电子政务概述252

1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252

12.1.2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253

12.1.3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区别253

12.1.4 建设电子政务的意义254

12.2.1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255

12.2 电子政务的模式与技术框架255

12.2.2 电子政务的基本技术框架256

12.3 G2G和G2E电子政务257

12.3.1 政府间的G2G电子政务257

12.3.2 政府对公务员的G2E电子政务260

12.4 G2B和G2C电子政务261

12.4.1 政府对企业的G2B电子政务261

12.4.2 政府对公民的G2C电子政务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