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589159.jpg)
- 蒋福亚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 ISBN:78069612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对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中若干问题的认识1
一、租佃关系1
二、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1
三、商品经济与传统市场19
第一章 新经济重心的形成31
第一节 魏晋以前南方社会经济的轨迹31
一、南方农业自然条件概貌31
二、新石器时代的南方32
三、奴隶制时代及封建社会初期的南方34
四、东汉时代的南方37
第二节 吴国统治时期江东地区的初步开发40
一、平原地区劳动力的补充40
二、屯田和开凿破岗渎45
三、志在保安和赋税制度的略微变化48
四、江东地区的初步开发51
一、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54
第三节 东晋南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原因及阻力54
二、北方人民南下57
三、南方少数民族出居平原62
四、若干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68
五、东晋南朝赋役制度73
第四节 东晋南朝农业生产概貌83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83
二、北方粮食作物的南移和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88
一、新经济重心的形成92
第五节 新经济重心的形成92
二、新经济重心形成时间蠡测100
第二章 北方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与发展110
第一节 北方社会经济的残破110
第二节 从曹魏屯田到西晋占田116
一、曹魏屯田116
二、曹魏恢复编户齐民生产的措施134
三、西晋恢复生产的措施及占田令140
一、均田制的产生149
第三节 北朝均田149
二、北魏均田制度158
三、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的均田制度168
四、均田制度的作用172
第四节 局部地区的发展或开发176
一、河北176
二、河西走廊188
三、辽河下游197
第五节 精耕细作耕作方式的继续及平均亩产估计202
一、两种畸形的人口密集分布202
二、人均或户均耕地考察205
三、提倡精耕细作是本时期劝课农桑的核心210
四、精耕细作耕作方式的继续及平均亩产的估计213
第三章 内徙少数民族的封建化218
第一节 西北边缘地区少数民族的内徙及其人口估计218
一、西北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内徙的原因218
二、匈奴和羯族的内徙及其人口估计221
三、氐族和羌族的内徙及其人口估计223
四、乌丸和鲜卑的内徙及其人口估计227
五、余言232
第二节 内徙各族经济生活的演变233
一、匈奴和羯族经济生活的演变233
二、氐族和羌族的经济生活236
三、乌丸和鲜卑经济生活的演变240
第三节 内徙诸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十六国时期245
一、封建化的必然性及有利条件245
二、内徙诸少数民族的封建化254
第四节 鲜卑拓跋部的封建化260
一、鲜卑拓跋部封建化的历史背景260
二、“新民”的身份地位262
三、“屯户”、“牧户”和“营杂隶户”的身份地位266
四、拓跋权贵向地主的转化271
一、魏晋时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275
第四章 地主土地所有制275
第一节 北方地主土地所有制275
二、均田制度实施前北方的地主土地所有制280
三、均田制度实施后北方的地主土地所有制284
第二节 南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发展294
一、南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94
二、南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303
三、南方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的特征之一——占山护泽311
第三节 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途径318
一、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辅助途径318
二、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主要途径323
第四节 私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334
一、租佃关系的普遍存在334
二、投充是租佃农民的重要来源之一345
三、租佃关系的基本内容及特点350
一、零星国有土地租佃关系概貌354
第五节 零星国有土地上租佃关系的基本制度化——《嘉禾吏民田家莂》试析354
二、《嘉禾吏民田家莂》的发现及其基本内容357
三、《田家莂》中出租的土地及租佃者359
四、《田家莂》的亩租额364
五、“二年常限”田的含义373
六、“余力田”受二年常限田的制约380
七、《田家莂》中租佃者经济地位考察386
八、《田家莂》可能有两种390
九、吴国国有土地租佃关系制度化原因浅说393
第六节 国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397
一、民屯制下的租佃关系397
二、军屯制下的租佃关系400
三、吏户是官地上的强制租佃者404
四、国有土地上租佃关系的特征407
五、租佃关系小结408
第一节 士族地主411
一、士族地主的形成411
第五章 地主阶级和依附民——封建依附关系的加强411
二、士族特权的建立413
三、东晋南朝的士族418
四、十六国北朝的士族422
第二节 寒门地主424
第三节 寺院地主429
一、寺院地主的形成429
二、寺院地主的土地兼并431
三、寺院里的阶级结构436
第四节 地主依附民和奴婢438
一、部曲佃客438
二、奴婢445
第五节 官府依附民449
一、屯田客449
二、士家450
三、吏户455
一、对传统观点所存的疑问459
第六章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459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巨大波动的主要原因459
二、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巨大波动的主要原因461
三、对币制极端混乱的理解465
第二节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469
一、南方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469
二、北方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479
第三节 地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484
一、地主和市场的关系484
二、自给性生产农民和市场的关系493
三、园圃生产农民和市场的关系503
第四节 大宗商品、商税和市场制度508
一、大宗商品508
二、商税516
三、市场制度521
后记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