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技术问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技术问答
  • 周志敏,纪爱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1210338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可编程序控制器-问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用技术问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什么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1

第1章 PLC基础知识1

2.简述PLC的发展历程2

3.PLC构成的控制系统有什么特点3

4.PLC为提高自身可靠性采取了哪些措施4

5.PLC的主要控制功能5

6.何为PLC的顺序控制6

7.简述PLC的基本特点6

8.PLC应用方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6

9.PLC在硬件方面有哪些特点7

10.PLC在软件方面有哪些特点8

11.简述由PLC构成控制系统的经济性8

12.PLC是如何分类的8

13.简述PLC的基本结构11

14.什么是I/O单元11

17.简述PLC的I/O响应时间12

15.PLC常用的I/O是如何分类的12

16.什么是I/O裕量12

18.PLC的I/O寻址方式有几种13

19.为什么PLC的输入接口电路采取隔离措施14

20.PLC的输出接口电路有哪几种输出形式14

21.PLC输出接口在应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14

22.PLC的内部有哪些器件15

23.PLC的指令有几种类型16

24.PLC工作方式及信息处理规则16

25.什么是映像寄存器状态的掩藏17

26.PLC的工作速度为什么作为其第一指标17

27.PLC的执行指令时间17

28.何为PLC的控制规模18

29.PLC由哪些模块构成18

30.PLC支持哪些外部设备19

32.PLC是基于什么原理工作的20

31.PLC的内存是如何划分的20

33.PLC的CPU有哪些功能特点21

34.PLC中的存储器有哪些类型21

35.PLC的存储空间是如何分配的22

36.PLC常用的特殊功能模板有几种22

37.PLC的电源分为几类23

38.PLC底板或机架有何作用23

39.简述PLC的工作过程23

40.PLC控制系统循环扫描时间25

41.逻辑等价性与循环扫描时间25

42.PLC输入信号的丢失26

43.控制精度与循环扫描时间的关系27

44.计时器时基对循环扫描时间的限制28

48.AB系列PLC与西门子PLC的区别29

47.PLC中“输出继电器”和“继电器输出”的概念29

46.PLC与继电器的运行方式有什么不同29

45.继电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系统工作方式的差异29

49.简述AB系列PLC的ControlNet网络特性31

50.大、中型PLC的工作过程32

51.PLC实现控制的基本要点是什么33

52.PLC是如何实现对生产过程控制的34

53.PLC是采用什么方式实现控制的35

54.PLC与DCS有什么不同35

55.PC-BASED PLC与传统PLC有什么区别36

56.PCC与PLC、IPC的区别36

57.PCC与传统的PLC相比的技术优势37

58.PCC与传统PLC的性能比较37

59.PLC与IPC和DCS的比较38

60.FCS控制系统有哪些特点39

61.简述我国目前已确认的现场总线种类40

64.存储器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41

62.PLC是否能用于过程控制41

63.LCD触摸屏介绍41

65.RAM是如何工作的42

66.什么是软件PLC42

67.PLC与IEC1131-3的标准43

68.简述PLC编程语言的发展44

69.我国PLC产业发展的特点44

70.PLC最新发展状态及趋势45

71.简述PLC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融合趋势46

第2章 PLC控制系统硬件配置48

1.设计PLC控制系统的依据48

2.PLC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步骤48

3.PLC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49

4.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50

5.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51

6.如何E确选择PLC的类型52

7.PLC控制系统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55

8.PLCI/O模块的类型及接线方式56

9.PLC控制系统输入回路的设计57

10.PLC控制系统输出回路的设计57

11.提高PLC输出可靠性的措施58

12.PLC控制系统的输出模块59

13.PLC控制系统扩展模块的选用59

14.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的选择59

15.PLC开关量输入回路的比较62

16.如何选择PLC的编程器62

17.实现多组拨码开关并联输入需解决哪些技术问题62

18.多组拨码开关并联输入的硬件连接63

19.多组拨码开关并联输入的软件设计63

20.PLC存储器类型及容量选择64

21.PLC编程软件的选择64

22.简述PLC的环境适应性65

23.PLC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66

24.PLC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硬件工具66

25.设计可编程控制系统时的故障防范66

26.分配S7CPU上的I/O模块地址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68

27.在硬件配置编辑器中,“时钟”修正因子有什么含义68

28.PLC具有哪些开关量控制功能68

29.PLC应用于模拟量控制的条件68

30.PLC具有哪些数字量控制功能69

31.PLC是如何实现数据采集功能的69

32.PLC是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监控的70

33.PLC控制系统的联网与通信70

34.PLC适用于哪些应用领域70

35.PLC控制系统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71

36.PLC对工作环境有哪些要求72

38.PLC安装应注意哪些问题73

37.如何配置PLC直流24V端电源73

39.PLC布线应注意哪些问题74

40.如何配置PLC的输入接线74

41.如何配置PLC的输出形式及保护74

42.简述PLC的外部安全电路75

43.什么是PLC冗余控制系统75

44.什么是PLC热备用系统76

45.哪些柜外配线的PLC输出点应加接继电器76

46.PLC与变频器连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76

47.采用PLC输出控制感性负载时应如何处理78

48.当PLC的输入点采用PLC本身的24V电源供电时应该注意什么79

49.不同形式的直流输入信号如何与PLC连接79

50.西门子S7—200模拟量模板EM235的输入电阻是多少80

51.在应用西门子S7—200 EM231RTD模块时其测量值代表什么含义80

52.S7—200的AC/DC/RLY代表什么80

53.PLC控制系统的接地是如何分类的80

55.PLC使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81

54.PLC控制系统有几种接地方式81

56.使用OMRON公司的PLC应注意的事项82

57.S5—115U硬件组成及编程语言82

58.S7—200PLC的结构特点83

59.S7—300PLC的结构特点84

60.S7—300系列CPU的前面板功能84

61.超小型PLC的特点85

62.LOGO!的结构和特性87

第3章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编制91

1.PLC支持的软件91

2.IEC1131—3标准编程语言92

3.PLC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92

4.梯形图程序设计语言92

5.布尔助记符程序设计语言(语句表)93

7.顺序功能流程图程序设计语言94

6.功能表图程序设计语言94

8.功能模块图程序设计语言95

9.结构化语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96

10.PLC控制系统设计软件工具96

11.什么是PLC的编程指令97

12.什么是PLC的指令系统97

13.什么是PLC程序97

14.什么是组态97

15.什么是硬件组态和参数分配97

16.PLC基本指令系统特点97

17.PLC常用的梯形图编程语言98

18.梯形图与助记符的对应关系99

19.梯形图与电气原理图的关系100

20.梯形图的设计与编程方法100

21.PLC的状态图语言101

22.PLC的模拟状态图语言有什么特点102

23.PLC的顺序功能图编程方法103

24.顺序功能图描述105

25.PLC输出线圈在编程中是否可重复使用106

26.编制PLC程序时应注意的问题107

27.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替代设计法108

28.PLC梯形图的逻辑代数设计法109

29.PLC梯形图的功能模块设计法109

30.采用PLS指令实现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的方法110

31.采用PLS和S/R指令实现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的方法111

32.采用计数器实现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的方法111

33.采用移位寄存器实现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的方法112

34.采用MC/MCR指令实现单按钮控制启动/停止的方法112

35.PLC编程的基本技巧113

36.PLC内部掉电保持寄存器的扩展应用114

38.S7—300硬件组态116

39.简述PLC的组态软件的特点116

37.PLC编程中的一个扫描周期时间的定时脉冲信号116

40.PLC的几种置位、复位的方法118

41.如何使用PLC的置位、复位指令118

42.PLC的数据转换指令118

43.合理使用指令可减少PLC扫描时间120

44.PLC内部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基本功能120

45.FX2N系列PLC的基本编程元件121

46.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输入继电器(X)121

47.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输出继电器(Y)122

48.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辅助继电器(M)122

49.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定时器(T)122

50.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计数器(C)123

51.FX2N系列PLC的编程元件——数据寄存器(D)123

52.FX2N系列PLC的基本逻辑指令124

53.移位指令分为几种?各有什么功能126

54.数据处理指令有哪些?功能是什么127

55.四则逻辑运算指令的功能是什么129

56.怎样用四则运算指令来实现38X/255+2运算132

57.怎样用数据处理指令来实现单按钮控制五台电动机的启/停132

58.采用PLC控制三相步进电动机运行134

59.如何正确编写PLC梯形图135

60.S7—300软件编程135

61.S7—200系列PLC的译码指令和编码指令135

62.S7—200系列PLC的填表指令(ATT)137

63.S7—300的数据类型138

64.S7—300的存储器概念139

65.S7—300PLC的硬件组态140

66.S7—300PLC的基本逻辑指令141

67.LOGO!的基本功能模块142

68.LOGO!的特殊功能模块143

69.LOGO!的编程规则148

71.如何在LOGO!操作面板上切换到编程模式149

70.LOGO!操作面板的显示模式149

72.LOGO!在操作面板的编程步骤150

73.如何选择LOGO!的特殊功能块152

74.如何修改LOGO!程序153

75.如何修改LOGO!的类型错误154

76.如何删除一个LOGO!程序154

77.LOGO!编程软件的使用154

78.LOGO!软件的编程说明155

79.PLC编程中应注意问题156

80.如何采用PLC软件编程来消除误操作影响156

81.PLC编程常见的错误157

82.三菱PLC手持编程器的使用技巧157

83.如何对PLC用户程序进行保护158

第4章 PLC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159

1.简述PLC控制网络与PLC通信网络的概念159

2.简述PLC通信联网的功能特点159

3.PLC通信网络——IEEE802通信标准160

4.PLC的通信及联网161

5.何为PLC工业局域网的实时性161

6.PLC网络的常用通信方法162

7.采用CSMA/CD通信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3

8.采用浮动主站N∶M通信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3

9.采用令牌环通信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4

10.采用令牌总线N∶N通信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5

11.采用全局I/O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5

12.采用周期I/O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6

13.采用主从总线1∶N通信方式的PLC通信网络167

14.STI PLC的网络协议167

15.金字塔结构与NBS模型或ISO模型的比较167

16.AB公司的PLC通信网络168

17.SIEMENS公司的PLC通信网络168

19.松下电工公司的PLC通信网络169

18.AEG-MODICON公司的PLC通信网络169

20.GE-FANUC公司的PLC通信网络170

21.PLC通信网络的FX2N串行通信功能指令171

22.上位机与C200HX/HG/HE系列PLC之间的通信命令173

23.三菱FX系列PLC编程接口通信协议175

24.上位机链接命令及数据帧的构成178

26.西门子S7—200系列PLC自由通信协议180

27.S7—200系列PLC的自由口通信方式180

25.西门子S7—200系列PLC通信模式180

28.S7—200系列PLC自由口通信的实现181

29.S7—200PLC柔性通信的实现182

30.S7—300的多点接口网络(MPI)183

31.采用工控组态软件WinCC实现S7—300与上位计算机之间的通信183

32.采用工业以太网技术的PLC通信网络有什么特点184

33.Quantum以太网通信模块185

34.PLC的MB+通信网187

37.PLC与上位计算机的数据通信188

35.PLC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途径188

36.PC机与PLC通过串行接口通信的条件188

38.如何用程序实现上位机PC与下位机PLC间的通信速率的匹配189

39.PLC与上位机的通信的硬件构成190

40.PLC与上位机通信的软件功能190

41.如何在Delphi编程环境下实现上位机与PLC的串行通信193

42.VB6.0在PLC与上位机通信中的应用195

43.常见的PLC设备及其通信连接方式196

44.PC和PLC远程数据通信196

45.OMRON C200HSPLC与上位计算机通信197

46.SU-6系列PLC通信方式及规程199

47.SU-6系列PLC通信程序设计200

48.PLC控制中通信协议宏的实现200

49.PLC与变频器之间的通信协议201

50.PLC与变频器之间通信原理和程序设计203

51.通过USS协议实现变频器与PLC通信204

52.S7PLC如何同西门子调速器采用PROFIBUS-DP通信205

53.PLC通信网络—串行通信接口标准208

54.PLC的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209

55.PLC的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209

56.PLC的单工与双工通信方式210

57.PLC通信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211

58.什么是RS-232C接口?采用RS-232C接口有何特点?传输电缆长度如何考虑212

59.异步通信口RS-232C有哪些不足213

60.什么是RS-485接口?它比RS232C接口相比有何特点213

61.异步通信口RS-422/RS-485214

62.RS-485系统使用中继器后具有哪些优点215

63.RS-232C通信接口的光隔电流环的抗干扰措施215

64.RS-422A通信接口的通信抗干扰能力216

65.采用RS-422A、RS-485接口构成的工控网217

66.RS-422A通信接口的光电隔离电路218

70.在S7CPU中如何进行全局数据的基本通信?在通信时需要注意什么219

69.使用CPUS7315F和ET200S时应如何避免出现“通信故障”消息219

67.通信电缆的选用和终端匹配219

68.表述网络传输速度的单位是什么219

71.如何通过PROFIBUSDP功能块在主、从站之间实现双向数据传送220

72.如何根据90-30以太网模块指示灯来分析该站点的运行状态220

73.为什么系统上电后,VersaMaxPLC和GeniusNIU模块上的“Fault”灯亮221

74.怎样把Horner温度模块的PLC寄存器值转换成实际温度值221

75.如何根据FieldControlBIU模块指示灯来分析该站点的运行状态221

第5章 PLC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223

1.电磁兼容性的定义223

2.电磁兼容的意义223

3.电磁兼容的标准223

4.电磁干扰对PLC控制系统的影响224

5.PLC控制系统中干扰源的一般分类224

6.PLC控制系统中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225

8.国家对电网波动等级是如何规定的226

7.简述PLC控制系统电源的异常形式226

9.PLC控制系统的电源有哪些主要干扰源227

10.对电网尖峰脉冲干扰应采取哪些措施227

11.电源噪声滤波器的设计原则229

12.电源滤波器的安全性能参数230

13.电源滤波器的技术参数231

14.使用电源滤波器应注意哪些事项231

15.雷击、感应雷电对PLC控制系统的影响232

16.PLC控制系统防雷电浪涌有哪些要求233

17.简述浪涌保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233

18.简述硅瞬变吸收二极管的技术特性234

19.如何正确选用TVS236

20.TVS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236

21.简述氧化物压敏电阻的特性237

23.简述氧化物压敏电阻的8/20μs波形大电流冲击特性238

22.压敏电阻的主要技术参数238

24.如何正确选用压敏电阻240

25.如何正确使用压敏电阻241

26.PLC控制系统供电环境的设计与配置242

27.PLC的I/O模板二次电源供电243

28.在选择PLC安装环境时应注意哪些事项243

29.PLC控制系统中的抗电磁干扰措施244

30.PLC控制系统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则244

31.对造成PLC控制回路误动作的电磁干扰应采取哪些措施245

32.抗干扰的隔离技术有哪些具体措施246

33.简述抗干扰的屏蔽技术246

34.简述电场耦合的抑制技术247

35.简述磁场耦合的抑制技术248

36.如何正确使用屏蔽线248

37.如何正确使用双绞线249

38.PLC控制系统通信线屏蔽层应如何接地250

39.传感器信号的屏蔽层应如何接地251

40.模拟信号的屏蔽层应如何接地251

41.接地是如何定义的?其有何作用251

42.简述接地抗干扰技术的主要内容252

43.PLC控制系统的接地是如何分类的252

44.简述PLC控制系统中的地环路干扰254

45.简述PLC控制系统中的公共阻抗干扰255

46.抑制地环路干扰应采取哪些措施256

47.抑制公共阻抗耦合应采取哪些措施256

48.串联接地和并联接地有何不同257

49.信号地系统有几种接地方式257

50.简述信号地系统的单点接地方式258

51.简述信号地系统的多点接地方式260

52.简述信号地系统的混合接地方式260

53.简述信号地系统的浮点接地方式261

54.简述信号地系统的高频信号接地方式262

56.何为完善的接地系统263

57.PLC控制系统中的共模噪声及抑制263

55.如何正确选择接地点263

58.PLC控制系统的布线264

59.PLC柜内的布线264

60.简述抑制谐波干扰的措施265

61.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265

62.PLC在强烈干扰环境中的继电器隔离措施266

63.PLC控制系统输入信号的抗干扰设计267

64.PLC控制系统输出信号的抗干扰设计267

65.PLC控制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漏电流的处理268

66.PLC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特点268

67.防止PLC控制系统“死机”的软件设计269

68.PLC控制系统软件的容错设计270

69.PLC控制系统软件运行过程中的自监视271

71.如何实现主循环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的相互监视272

70.如何随时监督检查程序计数器PLC值是否超出程序区272

72.如何随时校验程序代码的正确性273

73.如何随时校验RAM的正确性273

74.PLC实时控制系统的互监视法273

75.简述常采用的软件抗干扰方法274

76.PLC控制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275

77.PLC抗干扰的软件措施276

第6章 PLC的故障诊断及处理278

1.何为PLC控制系统的有效度278

2.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因素有哪些278

3.PLC的“浴盆曲线”特性279

4.PLC控制系统故障的概念279

5.简述PLC故障的诊断方法279

6.PLC控制系统故障的动态检测280

7.输入控制电器短路故障的检测281

9.PLC控制系统有几种故障类型282

8.输入控制电器开路故障的检测282

10.简述PLC的故障信息283

11.简述PLC控制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284

12.PLC自检程序有哪些内容284

13.简述PLC控制系统的故障动态检测285

14.PLC故障信息如何分级286

15.PLC故障的查找方法及流程图287

16.如何判断PLC的首发故障信号290

17.几种PLC故障显示回路的比较290

18.如何用输入/输出指示灯状态分析和判断PLC故障291

19.PLC面板上POWER灯不亮291

20.PLC面板上POWER灯呈闪烁状态291

21.PLC面板上“BATT”LED灯亮291

23.PLC面板上“CPULED灯亮292

24.简述PLC运行中常见输入单元故障及排除方法292

22.PLC面板上“PROG”LED灯闪烁292

25.简述PLC运行中常见输出单元故障及排除方法293

26.简述PLC运行中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94

27.简述PLC运行中常见CPU I/O扩展单元故障处理295

28.FX系列PLC的故障排除296

29.简述EX(GK)型PLC的故障判断方法297

30.简述EX(或GK)型的故障检测及排除方法298

31.简述SR系列PLC的故障判断方法299

33.如何更换SR—211PLC的框架300

32.简述SR系列PLC查找故障步骤300

34.如何更换SR—211PLC的CPU模块301

35.如何更换SR—211PLC的I/O模块301

36.简述PLC锂电池的更换时间及步骤302

37.在使用TD200时信息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自动切换到其他的信息302

38.如何判断PLC电源或缓冲区出错302

39.尽管LED灯亮,为什么CPU31xC不能从默认地址124和125读取完整输入302

42.西门子S7—200与组态王通信常见问题303

40.为什么在使用模拟量输入模块的时候,有时AD码值会有很大的“跳动”303

41.西门子S7—200的RCV及XMT指令使用时的常见问题303

43.如何解决PLC的响应时间延迟问题304

44.如何解决PLC定时计数器漏计数问题304

45.如何解决PLC级联位移溢出问题305

46.如何处理PLC输出触点抖动问题305

47.如何解决PLC输出线圈重复问题306

48.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306

49.影响现场输入给PLC信号出错的主要原因306

50.如何提高现场输入给PLC信号的可靠性307

51.提高PLC输出可靠性的方法308

52.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308

53.互锁功能的软、硬件设置309

54.故障检测程序的设计309

55.影响执行机构出错的主要原因310

56.提高执行机构可靠性的措施310

58.如何对PLC进行保养和维护311

57.简述PLC的定期维护311

59.PLC进行日常巡视包括哪些内容312

60.PLC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包括哪些内容313

61.FX系列PLC的维护313

62.PLC控制系统哪些部分易发生故障314

第7章 PLC控制系统的外围电器316

1.主令电器是如何定义的316

2.标准中对按钮的颜色使用和含义是如何规定的316

3.灯光按钮应如何使用317

4.简述万能转换开关的用途和分类317

5.简述LW5系列万能转换开关型号的含义317

6.简述行程开关的功能和工作原理318

7.简述行程开关的结构319

8.简述行程开关型号的含义319

11.继电器是如何分类的320

9.继电器是如何定义的320

10.简述继电器的继电特性320

12.电子设备用继电器有哪些基本型号322

13.继电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23

14.简述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4

15.简述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325

16.简述接近开关的用途和类型325

17.简述接近开关的基本功能325

18.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326

19.简述电感式接近开关的技术参数328

20.使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应注意哪些事项328

21.简述电容式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329

22.简述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技术参数331

23.使用电容式接近开关应注意哪些事项332

24.接近开关的典型测量电路333

25.简述光电开关构成及工作原理334

26.常用的红外线光电开关分为几类335

27.光电开关有哪些技术参数336

28.简述光电开关的主要用途及类型338

29.通用光电开关的技术参数有哪些340

30.光电开关的工程应用340

31.光电开关在使用中如何防止相互干扰及应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341

32.简述霍尔开关工作原理342

33.简述霍尔开关的主要技术参数343

34.使用霍尔开关中应注意哪些事项343

35.简述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分类343

36.步进电动机对驱动电源有哪些基本要求345

37.简述步进电动机驱动器的基本功能348

38.何为步进电动机驱动器的细分348

39.步进电动机驱动器细分有何优点349

40.何为驱动器的任意细分技术349

42.步进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350

41.如何选择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350

43.简述步进电动机的硬件接口电路的组成351

44.简述步进电动机接口电路的软件构成353

45.步进驱动系统的精度由哪些因素确定354

46.如何克服步进电动机运行中的失步和过冲现象355

47.步进电动机的技术参数有哪些357

48.简述步进电动机的频率特性359

49.简述步进电动机的技术特征360

50.简述步进电动机的速度转矩特性360

51.二相与五相步进电动机有何差异361

52.如何选用步进电动机362

53.步进电动机应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364

54.SH-21006C两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细分驱动器简介365

55.JK-4HB03SM步进电动机驱动器简介367

56.MS-3H090M型步进电动机驱动器简介370

57.步进电动机和交流伺服电动机性能比较375

58.二相与五相步进电动机适合哪些场合应用377

59.简述伺服电动机结构和特性377

60.交、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性能有何区别380

61.伺服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相比有何优势381

62.简述交流测速发电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382

63.简述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383

64.简述光电编码器的结构及类型384

65.简述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技术特性385

66.简述增量型绝对值编码器的技术特性387

67.绝对值编码器的信号输出388

68.简述编码器命名方法及性能特点389

69.简述755A型编码器的特点和技术参数392

70.如何正确选择编码器394

71.光电编码器安装应注意哪些事项395

参考文献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