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型计算机磁盘操作系统 V3.30版 适用于IBM PC AT286 PS/2及其兼容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型计算机磁盘操作系统 V3.30版 适用于IBM PC AT286 PS/2及其兼容机
  • 中国科学院希望高级电脑技术公司编;晴霁,叶倩,晓阳,辛芸编译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希望高级电脑技术公司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型计算机磁盘操作系统 V3.30版 适用于IBM PC AT286 PS/2及其兼容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用户指南1

第一章 引言1

1.1 使用用户的DOS软盘1

1.2 关于软盘驱动器和软盘的问题1

1.3 关于DOS设备的问题3

1.4 关于硬盘驱动器的问题4

1.5 关于信息的问题4

第二章 DOS功能和DOS编辑键4

2.1 DOS功能4

2.2 DOS编辑键5

2.3 使用DOS编辑键6

第三章 DOS文件6

3.1 文件是什么6

3.2 如何命名文件6

3.3 文件说明表7

第四章 建立和启动DOS8

4.1 有关本章的内容8

4.2 启动(装入)DOS8

4.3 第一次建立DOS8

4.4 日用的启动DOS16

4.5 日期和时间16

4.6 当DOS准备好时17

第五章 使用DOS命令19

5.1 常用的DOS命令19

5.2 当用户在驱动器中需要DOS时19

5.3 给DOS一个命令20

5.4 使用的软盘准备好20

5.5 复制软盘22

5.6 比较软盘23

5.7 复制文件25

5.8 比较文件26

5.9 找出软盘上的信息28

5.10 显示文件中的信息28

5.11 改变文件名29

5.12 从软盘中清除文件29

5.13 有用的提示30

第六章 在硬盘上组织文件31

6.1 用户的硬盘——电子文件箱31

6.2 显示用户的硬盘上的子目录名35

附录A 信息35

A.1 设备出错信息35

A.2 常见的出错信息37

附录B 特殊的键盘需要考虑的问题39

第二部分 技术参考手册41

第一章 引言41

1.1 关于磁盘操作系统手册和软盘41

1.2 DOS3.30:新的增强的磁盘操作系统41

1.3 软盘和软盘驱动器的兼容性42

1.4 关于信息43

第二章 文件规格43

2.1 引言43

2.2 文件规格43

2.3 磁盘操作系统设备名44

2.4 全局文件名字符45

第三章 硬盘的准备46

3.1 引言46

3.2 引用磁盘驱动器46

3.3 替代一个以前的DOS版本46

4.4 硬盘的分区47

3.5 使用FDISK命令48

3.6 创DOS分段(选择1)49

3.7 改变活动的分段(选择2)50

3.8 删除DOS分段(选择3)51

3.9 显示分段信息(选择4)52

3.10 选择下一个硬盘驱动器(择选5)52

3.11 在硬盘上安装DOS52

第四章 系统配置54

4.1 引言54

4.2 什么是配置文件55

4.3 建立CONFIG SYS文件55

4.4 配置命令55

4.5 BRAK命令55

4.8 BUFFERS命令56

4.7 COUNTRY命令57

4.8 DEVIC命令58

4.9 逻辑驱动器字母的指定62

4.10 FCBS命令67

4.11 FILES命令68

4.12 LASTDRIVE命令68

4.13 SHELL命令69

4.15 STACKS命令69

第五章 第用树形结构目录70

5.1 引言70

5.2 为什么使用目录70

5.3 目录是怎样组织的70

5.4 访问你的子目录71

5.5 使用目录命令73

5.6 DOS寻找各种命令和批文件的位置75

第六章 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76

6.1 引言76

6.2 标准输入输出设备的重定向76

6.3 标准输入输出的管道系统77

6.4 DOS筛选程序77

第七章 DOS命令78

7.1 引言78

7.2 DOS命令和网络79

7.3 DOS命令的类型79

7.4 健DOS命令80

7.5 DOS命令通用的信息80

7.6 DOS命令81

7.7 APPEND(不动命令)81

7.8 ASSI GN(驱动器)命令84

7.9 ATTRIB(属性)命令84

7.10 BACKUP命令86

7.11 批文件命令88

7.12 CALL子命令91

7.13 ECHO子命令91

7.14 FOR子命令92

7.15 GOTO子命令93

7.16 IF子命令93

7.17 PAUSE子命令95

7.18 REM(注释)子命令96

7.19 SHIFT子命令96

7.20 BREAK(控制中断)命令97

7.21 CHCP(转换代码页面)命令98

7.22 CHDIR(修改目录)命令98

7.23 CHKDSK(检查磁盘)命令99

7.24 CLS(清屏幕)命令101

7.25 COMMAND(辅助命令处理程序)命令101

7.26 COMP(比较文件)命令102

7.27 COPY命令103

7.28 CTTY(改变控制台)命令108

7.29 DATE命令108

7.30 DEL(删除)命令109

7.31 DIR(目录)命令110

7.32 DISKCOMP(仅比较软盘)命令112

7.33 DISKCOMP命令兼容性114

7.34 DISKCOPY(仅复制软盘)命令115

7.35 ERASE命令117

7.36 FASTPOEN命令118

7.37 FDISK命令119

7.38 FIND筛选程序命令119

7.39 FORMAT命令121

7.40 FORMAT兼容性123

7.41 GRAFTABL(装入图形表)命令125

7.42 GRAPHICS(屏幕打印)命令126

7.43 JOIN(连接)命令127

7.44 KEYB(装入键盘)命令129

7.45 LABEL(盘标号)命令131

7.46 MKDIR(建立目录)命令132

7.47 MODE命令133

7.48 MORE筛选命令138

7.49 NLSFUNC命令139

7.50 PATH(设置检索目录)命令139

7.51 PRINT命令141

7.52 PROMPT(设置系统提示符)命令143

7.53 RECOVER命令145

7.54 RENAME(或REN)命令146

7.55 REPLACE命令146

7.56 RESTORE命令148

7.57 RMDIR(删除目录)命令150

7.58 SELECT命令150

7.59 SET(设置/显示环境)命令151

7.60 SHARE命令153

7.61 SORT(筛选)命令153

7.62 按年和月对目录表进行排序154

7.63 SUBST(替换)命令154

7.64 SYS(系统)命令156

7.65 TIME命令157

7.66 TREE(显示目录结构)命令158

7.67 TYPE(打印)命令159

7.68 VER(版本)命令160

7.69 VERIFY(设置/显示磁盘检验)命令160

7.70 VOL(显示卷标号)命令161

7.71 XCOPY命令161

第八章 行编辑程序(EDLIN)165

8.1 引言165

8.2 如何起动EDLIN程序165

8.3 EDLI N命令参数167

8.4 A(Append Lines)(附加行)命令168

8.5 C(Copy Lines)(复制行)命令168

8.6 D(Delete Lines)(删除行)命令168

8.7 Edit Line(编辑行)命令170

8.8 E(End Edit)(结束编辑)命令171

8.9 I(Insent Lines )(插入行)命令171

8.10 L(List Lines)(列行)命令173

8.11 M(More Lines)(移动行)命令174

8.12 P(Page)(页)命令175

8.13 Q(Quit Edit)(退出编辑)命令175

8.14 R(Replace Text)(替换字符串)命令175

8.15 S(Search Text)(查找字符串)命令177

8.16 T(Transfer Lines)(传送行)命令178

8.17 W(Write Lines)(写行)命令179

第九章 代码页转换179

9.1 引言179

9.2 代码页(面)的定义180

9.3 什么是代码页转换180

9.4 为什么使用代码页转换180

9.5 怎样装入代码页转换181

附录A 信息184

A1 引言184

A2 响应184

A3 设备出错信息185

A4 其它信息187

附录B 国家与键盘代码246

附录D 代码页表248

附录E 允许的死键组合253

附录C 键盘面板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