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0600948.jpg)
- 甘早斌,鲁宏伟,李开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4247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应用-高等学校-教材;智能技术-应用-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联网识别技术及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物联网识别技术1
1.1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1
1.2 物联网基本概念2
1.3 物联网识别技术4
1.4 传统自动识别技术5
1.4.1 磁卡技术6
1.4.2 IC卡识别技术7
1.4.3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9
1.4.4 图像识别技术19
1.4.5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21
习题22
第2章 条形码基本概念24
2.1 条码的起源和发展24
2.1.1 条码的历史24
2.1.2 条码的发展方向26
2.2 条码基本知识27
2.2.1 条码的分类27
2.2.2 条码的结构31
2.3 EAN/UPC32
2.3.1 EAN-13码32
2.3.2 EAN-8码34
2.3.3 UPC-A码35
2.3.4 UPC-E码35
2.3.5 库德巴条码36
2.3.6 128条码37
2.4 ISBN码与ISSN码38
2.4.1 ISBN码38
2.4.2 ISSN码38
2.5 39码39
2.5.1 39码简介39
2.5.2 39码编码方式40
2.5.3 39码检查码的计算40
2.6 PDF417码43
2.6.1 PDF417的结构43
2.6.2 PDF417码的特点44
2.6.3 PDF417的纠错功能45
2.6.4 PDF417二维条码生成算法45
2.6.5 PDF417条码的标准化现状48
2.7 快速响应矩阵码(QR Code)48
2.7.1 QR Code的特点48
2.7.2 编码字符集49
2.7.3 QR Code码符号的基本特性50
2.8 Datamatrix码50
2.8.1 Datamatrix码简介50
2.8.2 Datamatrix二维条码的结构51
2.8.3 资料表示方法52
2.9 Maxicode码52
2.9.1 Maxicode码简介52
2.9.2 Maxicode的基本特征53
2.9.3 Maxicode的组成54
2.9.4 Maxicode的解码步骤55
习题55
第3章 条码识别技术及应用56
3.1 条码采集识别原理56
3.1.1 条码识读相关术语56
3.1.2 条码符号的光学特性57
3.1.3 光电转换、信号放大及整形57
3.1.4 条码识别系统的组成原理58
3.2 条码译码技术59
3.2.1 条码译码技术概述59
3.2.2 二维条码PDF417的译码技术60
3.3 基于条码技术的应用系统61
3.3.1 条码应用系统的组成61
3.3.2 条码应用系统运作流程62
3.3.3 码制的选择63
3.3.4 识读器的选择65
3.4 条码技术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66
3.5 条形码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69
3.6 超市管理中的条码应用71
3.6.1 超市中的商品流通71
3.6.2 成员的管理72
习题73
第4章 射频识别技术74
4.1 射频识别技术起源和发展74
4.2 RFID系统组成及特点75
4.2.1 RFID系统组成75
4.2.2 RFID系统的特点76
4.3 RFID技术的理论基础79
4.3.1 与RFID相关的电磁场理论79
4.3.2 耦合系统81
4.3.3 数据传输原理82
4.3.4 能量传输原理83
4.3.5 数据传输编码84
4.3.6 数据校验方法87
4.4 RFID系统特征89
4.4.1 RFID系统的工作过程89
4.4.2 RFID系统的基本模型89
4.4.3 RFID系统的性能指标91
4.5 RFID技术的应用发展面临的问题94
习题95
第5章 电子标签96
5.1 电子标签概述96
5.2 电子标签的组成及工作原理96
5.2.1 Mifare 1射频卡的工作原理及特点97
5.2.2 Mifare 1射频卡的结构98
5.2.3 Mifare 1射频卡的物理组成及片上天线101
5.2.4 Mifare 1射频卡的存储结构102
5.3 电子标签种类106
5.3.1 按能量来源分类106
5.3.2 按标签工作频率分类107
5.3.3 按标签读写方式分类111
5.3.4 按标签的用途分类112
5.3.5 按标签功能分类114
5.4 双频标签和双频系统115
5.4.1 有源系统116
5.4.2 无源系统117
5.4.3 双频RFID系统的应用118
5.5 电子标签协议119
5.5.1 电子标签协议的基本概念119
5.5.2 电子标签协议的种类119
5.5.3 Gen2协议119
5.5.4 电子标签协议涉及的问题121
5.6 电子标签的天线124
5.7 电子标签的封装及加工125
5.7.1 电子标签的封装126
5.7.2 电子标签的封装工艺128
5.7.3 电子标签信息的写入方式132
5.8 电子标签性能133
5.8.1 电子标签的性能因素133
5.8.2 电子标签性能的测试135
5.9 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135
习题137
第6章 读写器138
6.1 读写器概述138
6.2 读写器工作原理138
6.2.1 读写器的基本构成138
6.2.2 读写器工作流程140
6.2.3 读写器的功能及分类140
6.2.4 读写器协议143
6.3 读写器天线144
6.3.1 天线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参数144
6.3.2 读写器天线的种类146
6.3.3 读写器与天线的连接148
6.4 读写器的发展趋势150
习题151
第7章 RFID技术标准体系152
7.1 RFID标准化概述152
7.1.1 RFID标准的社会影响因素152
7.1.2 RFID标准化组织153
7.1.3 RFID标准体系结构155
7.2 ISO/IEC标准体系156
7.2.1 技术标准156
7.2.2 数据内容标准158
7.2.3 性能测试标准159
7.2.4 应用标准159
7.3 EPCglobal标准体系161
7.3.1 EPCglobal概述161
7.3.2 EPCglobal标准总览162
7.3.3 EPC编码体系166
7.3.4 EPCglobal电子标签170
7.3.5 EPCgloble中间件171
7.4 UID标准体系171
7.4.1 UID标准体系概述171
7.4.2 泛在识别码uCode171
7.4.3 泛在识别技术体系172
7.4.4 UID电子标签体系173
7.4.5 EPC标准和UID标准的比较174
7.5 RFID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175
7.5.1 RFID标准化存在的问题175
7.5.2 RFID标准化发展趋势176
7.5.3 我国相关标准的现状177
习题177
第8章 RFID系统关键技术178
8.1 RFID系统的安全技术179
8.1.1 RFID系统的安全隐患179
8.1.2 RFID系统的攻击手段180
8.1.3 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181
8.1.4 RFID系统的安全技术183
8.2 多标签识别技术185
8.2.1 多标签识别概述185
8.2.2 多标签防碰撞方法186
8.2.3 不确定性防碰撞算法187
8.2.4 确定性防碰撞算法191
8.3 多读写器防碰撞技术192
8.3.1 多读写器防碰撞概述192
8.3.2 多读写器防碰撞算法193
8.3.3 多读写器模式规定与防碰撞194
习题194
第9章 RFID应用系统的构建196
9.1 实施RFID应用系统的流程196
9.2 项目调研与总体规划197
9.3 项目实施前的试验198
9.3.1 试验环境分析198
9.3.2 试验计划198
9.3.3 试验方法199
9.3.4 理想的标签读取试验方法201
9.4 电子标签选择202
9.5 读写器选择203
9.6 RFID中间件的选择205
9.7 实施RFID的价值判断206
9.8 从试点工程到正式实施207
9.8.1 试点工程的作用207
9.8.2 如何成功进行试点工程207
9.8.3 从试点工程到正式工程208
9.9 RFID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208
习题209
第10章 RFID技术应用211
10.1 基于RFID的典型物联网系统EPC211
10.1.1 EPC系统组成及结构211
10.1.2 EPC中间件系统212
10.1.3 对象名解析服务214
10.1.4 实体标识语言216
10.1.5 信息发布服务218
10.2 麦德龙的未来商店219
10.2.1 什么是未来商店219
10.2.2 麦德龙未来商店项目基本情况220
10.2.3 未来商店的基本部件221
10.2.4 工作流程224
10.2.5 隐私保护225
10.2.6 项目评估226
10.3 RFID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27
10.3.1 动物识别领域227
10.3.2 工业生产领域229
10.3.3 休闲娱乐领域231
10.3.4 信息管理领域232
10.3.5 医疗领域234
10.3.6 通信领域236
习题238
第11章 基于RFID的物流电子锁240
11.1 问题的由来240
11.2 古代传统封条与现代电子封条241
11.3 电子封条的含义241
11.3.1 什么是封条241
11.3.2 电子封条与传统机械封条的不同241
11.3.3 传统的机械封条与锁的概念242
11.3.4 电子封条、电子锁与电子封锁242
11.4 多层次的需求、技术、产品、服务243
11.5 中美航线的集装箱电子锁管理项目244
11.5.1 公司简介244
11.5.2 项目背景245
11.5.3 系统业务流程245
11.5.4 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47
习题249
第12章 位置识别技术250
12.1 位置识别技术概述250
12.2 RFID定位技术253
12.3 卫星定位技术257
12.3.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260
12.3.2 GPS定位的误差来源分析261
12.3.3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263
12.4 蜂窝定位技术265
12.4.1 Cell ID定位技术265
12.4.2 UTOA/UTDOA267
12.4.3 E-OTD267
12.4.4 智能天线AOA268
12.4.5 信号衰减(Signal Attenuation)268
12.4.6 A-GPS269
12.4.7 基于数据融合的混合定位270
12.4.8 模式匹配270
12.5 位置识别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270
12.5.1 基于位置的服务270
12.5.2 物流系统中的应用271
12.5.3 车辆GPS定位管理系统272
12.5.4 应用差分GPS技术的车辆管理系统273
习题273
参考文献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