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学合作与法律制度创新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促进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学合作与法律制度创新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促进研究
  • 许长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027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产学结合-法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产学合作与法律制度创新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促进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的论题由来和基本立意1

1.1.1 基于对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实践的关注和思考7

1.1.2 基于对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知识产业化新发展的关注和思考10

1.1.3 基于对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15

1.1.4 基于对大学知识产业化法律规范诉求的关注和思考16

1.2 研究的历史进展和基本概况20

1.2.1 关于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研究20

1.2.2 关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研究23

1.3 研究的框架设计及主要方法25

1.3.1 研究的框架设计25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26

1.4 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基本假设26

1.4.1 研究的逻辑起点26

1.4.2 研究的基本假设30

1.5 研究的基础性概念范畴31

1.5.1 产业31

1.5.2 大学知识产业化34

1.5.3 制度与制度创新35

1.5.4 立法39

1.5.5 技术和技术转移40

1.6 研究可能的学术创新和不足之处43

1.6.1 研究可能的学术创新43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44

第2章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理论基础45

2.1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45

2.1.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之概念范畴46

2.1.2 新制度经济学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68

2.2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博弈论分析86

2.2.1 博弈论的基本内涵86

2.2.2 博弈论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87

2.3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解读89

2.3.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涵89

2.3.2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92

2.3.3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98

2.4 法学视域中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法律渊源99

2.4.1 法律渊源之内涵99

2.4.2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法律渊源100

第3章 大学知识产业化兴起与发展的国际考察107

3.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背景和驱动力107

3.1.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背景107

3.1.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驱动力130

3.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137

3.2.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一:赞助研究138

3.2.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二:合作研究139

3.2.3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三:知识转移140

3.2.4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四:技术转移140

3.2.5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模式之五:兴办企业143

3.3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国际考察144

3.3.1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145

3.3.2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162

3.3.3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175

第4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发展与立法促进185

4.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发展185

4.1.1 改革开放前的大学知识产业化:从起步、破坏到恢复186

4.1.2 改革开放后的大学知识产业化:从快速发展、稳步发展到完善187

4.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促进203

4.2.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必要性204

4.2.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促进的可行性213

4.3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法治功能219

4.3.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规范功能220

4.3.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社会功能223

第5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227

5.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基本定位227

5.1.1 立法定位的基本问题227

5.1.2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定位228

5.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法律关系调整之主要内涵230

5.2.1 科技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基本任务230

5.2.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法律关系调整之主要内涵232

第6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法律机制243

6.1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产权机制244

6.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及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知识产权范畴界定244

6.1.2 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知识产权的特点与产权保护的理性思维246

6.1.3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产权机制258

6.1.4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产权机制的建立266

6.2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风险机制277

6.2.1 大学知识产业化的风险分析278

6.2.2 风险投资的范畴及其在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作用284

6.2.3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风险投资289

6.2.4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风险机制的建立296

6.3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政府服务机制307

6.3.1 政府经济职能的诠释307

6.3.2 大学知识产业化政府服务机制的建立316

6.4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权益保障机制321

6.4.1 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保密协议机制322

6.4.2 大学知识产业化中的合作合同机制325

6.5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337

6.5.1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338

6.5.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时大学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347

第7章 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国际考察与比较353

7.1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353

7.1.1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的立法概况353

7.1.2 美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实效364

7.2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368

7.2.1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政策)的发展368

7.2.2 英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政策)的效果382

7.3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383

7.3.1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发展383

7.3.2 日本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成效396

7.4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比较400

7.4.1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相同点400

7.4.2 美英日三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之不同点408

第8章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模式构建411

8.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立法的基本状况与问题411

8.1.1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立法的基本状况411

8.1.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相关立法存在的问题414

8.2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模式构建417

8.2.1 宏观制度创新之国家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419

8.2.2 中观制度创新之地方政府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437

8.2.3 微观制度创新之大学内部知识产业化制度创新440

8.3 中国大学知识产业化立法的法律实施建议448

8.3.1 制定《大学技术转移与知识产业化法》448

8.3.2 成立中国大学技术转移与知识产业化咨询指导委员会449

8.3.3 建立健全大学知识产业化中介服务机制449

8.3.4 建立健全大学知识产业化科技评估机制453

结语455

参考论文及著作457

后记4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