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化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姚天扬,孙尔康总主编;李闽生,王南平主编;王坚,周泊,张贤珍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3220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物理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理化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7章 电极过程热力学1
7.1离子的迁移2
7.1.1电解质溶液2
7.1.2 Faraday定律4
7.1.3离子的电迁移现象6
7.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0
7.2.1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10
7.2.2电导的测定12
7.2.3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14
7.2.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15
7.2.5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18
7.2.6强电解质溶液理论22
7.3可逆电池31
7.3.1可逆电池31
7.3.2可逆电池的表示式36
7.4可逆电池热力学38
7.4.1 Nernst方程38
7.4.2由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池反应的热力学函数39
7.4.3浓差电池42
7.5电动势与电极电势43
7.5.1电池电动势来源43
7.5.2电池电动势的产生44
7.5.3电极电势45
7.5.4电池电动势的计算47
7.6电池电动势的应用49
7.6.1求电解质溶液的平均活度因子49
7.6.2求难溶盐的活度积50
7.6.3测量溶液的pH51
7.6.4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53
7.6.5电势滴定54
7.6.6电势-pH图55
7.7化学电源58
7.7.1锌-锰电池(干电池)59
7.7.2蓄电池60
7.7.3锂离子电池60
7.7.4燃料电池61
7.7.5铝-空气-海水电池63
7.8电解与极化63
7.8.1分解电压63
7.8.2电极的极化66
7.8.3电解时电极反应71
7.8.4电解的应用72
7.9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74
7.9.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74
7.9.2金属的防腐76
第8章 宏观反应动力学83
8.1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83
8.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86
8.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89
8.3.1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89
8.3.2反应的级数、反应分子数和反应的速率常数91
8.4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92
8.4.1一级反应92
8.4.2二级反应94
8.4.3三级反应99
8.4.4零级反应和准级反应101
8.4.5反应级数的测定法104
8.5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110
8.5.1对峙反应110
8.5.2平行反应113
8.5.3连续反应115
8.6基元反应的微观可逆性原理117
8.7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8
8.7.1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Arrhenius经验式118
8.7.2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的几种类型121
8.7.3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122
8.8关于活化能124
8.8.1活化能概念的进一步说明124
8.8.2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126
8.8.3活化能的估算127
8.9链反应128
8.9.1直链反应(H2和C12反应的历程)——稳态近似法128
8.9.2支链反应——H2和O2反应的历程131
8.10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133
第9章 微观反应动力学143
9.1碰撞理论143
9.1.1双分子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144
9.1.2硬球碰撞模型——碰撞截面与反应阈能146
9.1.3反应阈能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150
9.1.4概率因子151
9.2过渡态理论152
9.2.1势能面153
9.2.2由过渡态理论计算反应速率常数155
9.2.3实验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与诸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161
9.3单分子反应理论162
9.4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165
9.4.1研究分子反应的实验方法166
9.4.2分子碰撞与态-态反应168
9.4.3直接反应碰撞和形成络合物的碰撞169
9.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170
9.5.1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笼效应170
9.5.2原盐效应172
9.5.3由扩散控制的反应173
9.6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175
9.6.1弛豫法176
9.6.2闪光光解178
9.7光化学反应178
9.7.1光化学反应与热化学反应的区别178
9.7.2光化学反应的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180
9.7.3光化学最基本定律181
9.7.4量子产率181
9.7.5光化学反应动力学182
9.7.6光化学平衡和热化学平衡184
9.7.7感光反应、化学发光186
9.8化学激光简介187
9.9催化反应动力学189
9.9.1催化剂与催化作用189
9.9.2均相酸碱催化192
9.9.3络合催化193
9.9.4酶催化反应195
9.9.5自催化反应和化学振荡199
第10章 界面现象204
10.1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207
10.1.1表面张力207
10.1.2表面热力学的基本公式209
10.1.3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210
10.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蒸气压214
10.2.1附加压力214
10.2.2 Laplace方程215
10.2.3毛细现象216
10.2.4开尔文方程218
10.2.5亚稳态221
10.3液-固界面与液-液界面223
10.3.1接触角223
10.3.2固体表面的润湿224
10.3.3润湿的应用227
10.3.4液-液界面227
10.4固体表面229
10.4.1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230
10.4.2吸附曲线232
10.4.3吸附焓233
10.4.4固体表面吸附的影响因素234
10.4.5吸附等温式234
10.4.6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239
10.4.7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244
10.5溶液表面的吸附245
10.5.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245
10.5.2 Gibbs吸附等温式247
10.5.3分子在界面上的定向排列250
10.6表面活性剂251
10.6.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251
10.6.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52
10.6.3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能参数254
10.6.4表面活性剂的作用257
10.7表面分析技术262
第11章 胶体与分散系统268
11.1分散系统的分类及胶体的基本特性269
11.1.1分散系统的分类269
11.1.2胶体的基本特征及胶团的结构270
11.2溶胶的光学性质272
11.2.1 Tyndall效应和Rayleigh公式272
11.2.2超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274
11.3溶胶的动力性质275
11.3.1布朗运动275
11.3.2扩散作用276
11.3.3沉降和沉降平衡276
11.4溶胶的电学性质278
11.4.1电动现象278
11.4.2电泳279
11.4.3电渗281
11.4.4沉降电势和流动电势281
11.4.5双电层理论及?电势282
11.5溶胶的流变性质285
11.6溶胶的制备与净化286
11.6.1溶胶的制备286
11.6.2溶胶的净化288
11.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290
11.7.1溶胶的稳定性290
11.7.2影响聚沉的一些因素291
11.7.3溶胶稳定性的DLVO理论大意292
11.8凝胶293
11.8.1凝胶的类型293
11.8.2凝胶的性质293
11.9大分子溶液294
11.9.1大分子溶液的界定294
11.9.2大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295
11.10 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296
11.10.1 Donnan平衡296
11.10.2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297
11.11胶体化学与纳米科技299
11.11.1纳米科技简介299
11.11.2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300
11.11.3碳纳米溶胶302
习题参考答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