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 徐国盛,李仲东,罗小平,宋荣彩,陈义才,袁海锋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7822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458页
  • 主题词:石油天然气地质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油气成因理论及成藏基本要素10

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10

第一节 石油10

一、石油的概念及化学组成10

二、石油的分类14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16

四、海相石油与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19

第二节 天然气20

一、天然气的概念及产状20

二、天然气的化学组成22

三、天然气的物理性质23

四、天然气与石油的区别29

第三节 油田水30

一、油田水的概念与来源30

二、油田水的产状31

三、油田水的化学组成和矿化度31

四、油田水的类型33

五、油田水的物理性质35

第四节 油气的稳定同位素35

一、稳定同位素的基本知识35

二、油气中的稳定碳、氢同位素36

思考题39

第二章 油气的成因与烃源岩40

第一节 石油成因概述40

一、无机成因说概述40

二、有机成因说概述41

三、早期有机成因说41

四、晚期有机成因说42

第二节 石油成因的现代理论43

一、有机起源的证据43

二、有机质的形成43

三、有机质的分布和类型48

四、促使有机质转化成烃的因素53

五、有机质成岩演化与油气生成的阶段性59

六、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65

七、油气成因理论的几个相关问题68

第三节 天然气的成因73

一、天然气的生成特点73

二、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基本特征74

三、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鉴别86

第四节 烃源岩评价88

一、概述88

二、有机质的数量88

三、有机质的类型91

四、有机质的成熟度93

第五节 油气地球化学对比102

一、对比的意义和依据102

二、常用对比参数的选择103

三、对比结果分析107

思考题108

第三章 油气储层109

第一节 概述109

第二节 储层的物理性质109

一、孔隙性109

二、渗透性112

三、孔隙结构115

四、储层的非均质性117

第三节 储层类型及特征119

一、碎屑岩储层119

二、碳酸盐岩储层128

三、其他类型储层137

思考题140

第四章 油气盖层及生储盖组合141

第一节 盖层的概念及类型141

一、盖层的概念141

二、盖层的分类141

第二节 盖层的封闭机理142

一、物性封闭142

二、超压封闭143

三、烃浓度封闭144

第三节 盖层评价145

一、盖层的岩矿性质146

二、盖层的物理性质146

三、盖层的分布147

第四节 生储盖组合149

一、生储盖组合的概念149

二、生储盖组合的分类149

思考题150

第二篇 油气成藏理论151

第五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51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151

第二节 油气的初次运移152

一、初次运移的概念152

二、初次运移的相态153

三、初次运移的动力157

四、初次运移的通道162

五、初次运移的模式163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164

一、二次运移的概念164

二、二次运移的相态165

三、二次运移的动力和阻力165

四、二次运移中的流体势169

五、二次运移的通道175

六、二次运移的方向、距离和时期181

思考题191

第六章 圈闭和油气藏192

第一节 圈闭和油气藏概述192

一、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192

二、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195

三、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198

第二节 构造圈闭和构造油气藏199

一、背斜圈闭与背斜油气藏199

二、断层圈闭与断层油气藏207

三、裂缝性圈闭及其油气藏214

四、刺穿圈闭和刺穿油气藏218

第三节 地层圈闭和地层油气藏220

一、岩性圈闭及其油气藏221

二、不整合圈闭及其油气藏228

三、礁型圈闭及其油气藏235

四、沥青封闭油气藏238

第四节 水动力圈闭及油气藏238

一、水动力圈闭的形成机制238

二、水动力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239

第五节 复合油气藏242

一、复合圈闭及其油气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42

二、复合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实例243

思考题245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247

第一节 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247

一、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机理247

二、油气在不同圈闭中的聚集模式248

三、油气在圈闭中的聚集过程250

四、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252

五、圈闭封闭烃柱最大高度257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260

一、充足的油气源260

二、良好的储层261

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262

四、有效的大容积圈闭264

五、较好的运移条件266

六、优越的保存条件266

七、优质的时空配置269

第三节 油气成藏动力学270

一、概念270

二、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思路和内容273

三、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技术276

四、油气成藏动力学展望277

第四节 油气成藏年代学277

一、传统的地质综合分析方法278

二、成岩矿物定年分析方法282

三、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283

四、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285

五、古地磁学分析方法285

六、碘同位素定年分析方法286

思考题286

第三篇 油气分布规律287

第八章 油气赋存规律287

第一节 含油气盆地287

一、含油气盆地概述287

二、含油气盆地的结构和构造287

三、含油气盆地的分类289

四、不同类型盆地的含油气特征295

第二节 含油气系统305

一、含油气系统的概念305

二、含油气系统的组成305

三、含油气系统的命名及分类307

四、含油气系统的研究308

第三节 油气田和油气聚集带316

一、油气田316

二、油气聚集带320

第四节 油气分布规律327

一、油气在层位上的分布327

二、油气在地域上的分布328

三、油气在深度上的分布332

思考题334

第九章 油气藏保存与破坏335

第一节 油气藏的保存335

一、盖层的分布与油气保存335

二、断层的封闭与油气保存339

第二节 油气藏的破坏与油气再分布343

一、概述343

二、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343

三、油气藏的再形成346

四、油气藏破坏的产物349

思考题353

第十章 油气资源分布及评价354

第一节 油气资源概念及序列354

一、油气资源概念354

二、油气资源分类体系354

第二节 中国油气资源分布特征355

一、中国油气资源量355

二、中国油气资源分布概况356

第三节 世界油气资源分布特征360

一、世界油气资源量360

二、世界油气资源分布概况360

第四节 油气资源评价系统简介362

一、油气资源评价的目的362

二、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与对象362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关键参数363

四、油气资源评价的主要层次366

思考题369

第四篇 非常规油气资源370

第十一章 非常规油气资源概述370

第一节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370

第二节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地位和作用371

第三节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特点373

第十二章 煤层气375

第一节 煤层气的概念及基本特征375

一、煤层气的概念375

二、煤的分类与组成375

三、煤化作用与煤成烃376

第二节 煤储层特征376

一、煤储层孔隙系统376

二、煤储层微裂缝系统378

三、煤储层的渗透性378

第三节 煤层气赋存状态及产出机理379

一、煤层气的赋存状态379

二、煤层气的产出机理379

第四节 煤层气的形成及分布379

一、煤层气系统的定义379

二、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380

三、煤层气的形成与演化过程380

四、煤层气分布规律381

第五节 煤层气资源潜力381

一、煤层气资源评价381

二、煤层气资源潜力381

思考题382

第十三章 页岩气383

第一节 页岩及页岩气的基本特征383

一、页岩类型与成因383

二、页岩气地质特征384

第二节 页岩气储层特点386

一、岩石矿物组成386

二、页岩储层孔渗特征386

三、页岩微裂缝特征386

四、页岩储层含气性特点386

五、页岩储层评价标准387

第三节 页岩气形成和分布特征387

一、页岩气形成过程387

二、页岩气分布特征388

三、页岩气分布控制因素388

第四节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及资源潜力389

一、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389

二、页岩气资源潜力390

思考题392

第十四章 致密砂岩油气393

第一节 致密砂岩油气的概念及研究内容393

一、概念393

二、研究内容393

第二节 致密砂岩油气储层特征394

一、储层岩石学特征394

二、储层储集空间394

三、储层孔隙结构397

四、储层致密化成因398

第三节 致密砂岩油气形成与分布特征401

一、致密砂岩油气水性质401

二、致密砂岩地层水分布特征402

三、致密砂岩压力系统403

四、致密砂岩油气分布特征403

五、致密砂岩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403

第四节 致密砂岩油气的资源潜力404

一、致密砂岩油气勘探开发历程404

二、致密砂岩油气资源潜力404

思考题405

第十五章 天然气水合物406

第一节 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及特征406

一、天然气水合物概念406

二、天然气水合物组构特征406

三、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406

四、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背景408

第二节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理409

一、温压条件409

二、烃类来源409

三、储集特征410

四、运移过程411

第三节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411

一、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411

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特征及资源潜力412

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方法413

思考题413

第十六章 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414

第一节 重油沥青(油砂)414

一、重油沥青的物化性质414

二、重油沥青的圈闭类型及分布416

三、重油沥青的形成与演化417

四、重油沥青的聚集成藏机理420

第二节 油页岩423

一、油页岩特征424

二、油页岩的分布424

三、油页岩的利用425

第三节 水溶气426

一、水溶气的组成特征426

二、水溶气富集的因素427

三、水溶气脱溶成藏机制429

四、水溶气资源概况430

思考题431

参考文献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