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063807.jpg)
- 朱秀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7092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三农”问题重要性引发农业生产力的思考2
第二节 “三农”问题解决措施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力12
一 深化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12
二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25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力发展环境29
四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31
五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激发农业生产力发展内在活力33
六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34
第三节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37
一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37
二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39
三 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40
四 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的内在动力44
第二章 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力47
第一节 农业的形成47
一 农业的由来47
二 什么是农业49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52
一 农业生产的发生52
二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54
三 新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55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61
一 农业生产力的本质62
二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72
第三章 农业生产力的载体系统84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主体性要素85
一 农业生产者是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主体性要素85
二 农业生产者的主体作用86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实体性要素87
一 劳动资料是生产力载体系统的实体性要素87
二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载体系统的实体性要素88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渗透性要素90
一 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渗透性要素90
二 农业科学技术的渗透作用91
第四节 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运筹性要素93
一 农业管理是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运筹性要素93
二 农业管理的运筹作用94
第五节 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潜在性要素96
一 信息是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潜在性要素96
二 农业信息的潜在作用97
第六节 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准备性要素98
一 教育是农业生产力载体系统的准备性要素98
二 教育的准备作用99
第四章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动力102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103
一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103
二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106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动因109
一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助力109
二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动因111
第五章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116
第一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环境116
一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力的关系116
二 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118
三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120
四 实现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23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环境125
一 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125
二 国内经济局势的影响127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127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法政环境128
一 国际政治环境急速变化129
二 国内政治环境131
三 法律环境133
第四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135
一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135
二 优化农村社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135
三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136
四 落实农地保护政策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37
第五节 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环境140
一 农村文化与社会文化140
二 农业文化与民族文化141
三 农业文化与农业生产力141
第六章 农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144
第一节 种植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44
一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耕地质量146
二 加强良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撑146
三 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147
四 坚持政策扶持,营造有利环境148
第二节 林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49
一 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51
二 实现林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53
第三节 畜牧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61
一 畜牧业生产力的特点及作用162
二 畜牧业生产力发展现状164
三 畜牧业生产力发展趋势166
四 畜牧业生产力发展措施167
第四节 渔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69
一 渔业生产的特点及作用170
二 渔业生产发展状况172
三 实现渔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175
第七章 农业精神生产力的发展179
第一节 农业生产者思想精神状态的优化179
一 丰富文化知识180
二 提高思想觉悟185
三 端正劳动态度187
四 发扬创新精神190
五 激发生产兴趣192
六 增强心理素质195
第二节 农业生产者精神生活品质的升华197
一 正确的价值观念197
二 高尚的道德情操198
三 科学的思维方式199
四 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201
五 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201
第八章 农业生产者自身生产力的发展204
第一节 农业生产者生命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04
一 人类生命的再生产205
二 人的生命再生产的意义207
三 生命再生产的计划与调节209
第二节 农业生产者能力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12
一 农业生产者体能的再生产212
二 农业生产者智能的再生产214
参考文献221
后记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