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聚集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黔东工业聚集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聚集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黔东工业聚集区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0617143.jpg)
- 杨春光,孟东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3580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工业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贵州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聚集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以黔东工业聚集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 要1
理论基础与发展现状15
第一章 集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5
第一节 集聚发展的理论来源15
一、工业区位理论15
二、发展极理论16
三、产业集群理论16
四、区域系统开发理论17
第二节 集聚发展的成功范例18
一、德国鲁尔工业园区18
二、苏州工业园区20
第三节 集聚发展的支撑条件23
一、便捷的运输条件23
二、丰富的人力资源23
三、和谐的国内外环境23
四、良好的政策支持24
第四节 集聚发展的实践意义24
一、经济效益25
二、社会效益25
三、生态效益26
第二章 铜仁市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27
第一节 铜仁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27
一、区位环境分析27
二、工业发展现状分析28
第二节 铜仁市经济现存的主要问题30
一、经济基础薄弱30
二、工业带动力较弱31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32
四、规划执行滞后32
五、产城一体化不明显33
六、投入分配机制不健全33
七、产业结构不合理34
第三节 黔东工业聚集区发展现状分析34
一、聚集区投资环境有待提高35
二、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35
第三章 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理性思考36
第一节 铜仁市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必要性36
一、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主要原因36
二、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目的37
三、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意义38
第二节 铜仁市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可行性分析40
一、对工业聚集区形成基础的界定40
二、铜仁市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的可行性43
战略谋划与空间布局47
第四章 总体思路与战略谋划47
第一节 总体思路47
第二节 基本原则48
一、聚焦发展原则48
二、集群创新原则48
三、土地集约利用原则48
四、持续发展原则49
五、产城融合发展原则49
第三节 战略定位49
第四节 发展路径52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52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52
三、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53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54
五、循环经济的发展基础56
六、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58
第五节 发展目标60
第五章 总体空间布局62
第一节 范围界线62
第二节 产业空间布局63
一、构筑一条发展主轴63
二、打造三个聚集中心63
三、抱团五大工业园区66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73
第六章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73
第一节 成立简明高效的工业集聚区组织机构73
第二节 构建科学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机制73
第三节 深化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4
第四节 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75
第五节 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开发建设模式75
一、运营主体企业化模式的内涵和特点76
二、运营主体企业化模式的主要内容76
第六节 构建各园区协作联动机制78
一、加强协作联动机制的顶层设计78
二、构建产业协作联动体系的主体结构79
第七节 建设技术创新体系81
一、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81
二、加强创新主体间的关联互动81
三、推动孵化器建设81
四、加强人才引进82
五、健全中介机构服务82
第七章 推进黔东工业聚集区产城一体化83
一、统一规划,引领产城融合互动83
二、以产促城,推动城市建设84
三、以城兴产,带动产业整体提升84
四、产城融合,统筹规划生产生活85
第八章 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建设86
一、以规划为先导,统领基础设施建设86
二、科学规划企业布局,促进产业合理集聚87
三、科学规划产业培育,促进转型升级88
第九章 健全科学的投入分配机制90
第一节 工业聚集区内的投入分配模式90
一、统一招商模式90
二、“抛绣球”型模式91
三、带商选址型模式91
四、飞地经济型模式92
五、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92
第二节 飞地经济的创新分析93
一、飞地经济的发展现状93
二、飞地经济的资源整合94
三、飞地经济理论的实践探索95
第三节 基础设施投资分担机制98
第四节 工业聚集区投资主体创新100
第十章 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的互动机制104
第一节 职业教育是重要的生产力104
第二节 铜仁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104
第三节 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06
一、认识程度不够高106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107
三、合作机制未建立107
四、监管部门低效率107
第四节 职业教育和园区的互动机制108
一、政校企深度合作是大势所趋108
二、加大投入和支持是迫切之要109
三、双师型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110
第十一章 构建黔东工业聚集区考评机制111
一、建立考核委员会委员临时抽调制度与定期调整制度111
二、试行群众观察员制度111
三、常态逐级考评与特情跨级评价相结合112
四、构建统分结合的核算和考评制度112
宏伟蓝图与发展目标115
第十二章 聚集发展的终极目标——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极115
第一节 聚集发展的误区115
第二节 聚集发展的终极目标116
一、内在目标116
二、外在目标117
附 录120
附录一 政策依据120
附录二 发展数据183
附录三 专家评价186
参考文献191
索 引197
后记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