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当士财政学大纲 附中国租税史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亚当士财政学大纲 附中国租税史略
  • 刘秉麟译述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32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亚当士财政学大纲 附中国租税史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节 财政学之定义1

第二节 财政学之原则1

第三节 国家需要之性质4

第四节 财政学之内容8

第一部 国家支出9

第一编 国家支出之原理9

第一章 国家支出之性质9

第一节 大旨9

第二节 国家支出及个人支出之异同10

甲 相同之点10

乙 不同之点11

第三节 研究国家支出之方法13

第二章 国家支出及本国政治情形与实业情形之关系13

第一节 国家支出及本国实业情形之关系13

第二节 国家支出与政治情形之关系15

第三节 国家支出与政治学说之关系17

第四节 代表大陆派及英伦派学说之学子18

甲 英伦学派18

乙 德国学派19

丙 结论20

第三章 国家支出之分类20

第一节 发凡20

第二节 保护人民之支出21

甲 军费21

乙 保护生命财产名誉等费22

丙 保护人身及社会上流行疾疫之费23

第三节 国家商务性质事业之支出24

甲 商务事业之种类24

乙 商务事业支出之趋势26

第四节 发达国力之支出27

甲 教育事项27

乙 国民消遗之支出28

丙 关於取缔工商业之支出28

丁 调查之支出30

戊 关於发达国家财源之支出31

第五节 本章结论32

第四章 近世国家支出之史略32

第一节 十九世纪以前欧洲国家支出之情形32

第二节 一八三○年後欧洲各国政府之支出33

第三节 国家支出与国富之关系35

第四节 地方自治经费(支出)之加增36

第二编 预算及预算之法律37

第一章 预算大意37

第一节 预算二字之意义37

第二节 预算与宪政之关系38

甲 英国人民财政权39

乙 法国人民财政权39

丙 美国人民财政权40

丁 德国人民财政权40

戊 日本人民财政权41

己 本节结论41

第二章 预算之编制42

第一节 编制机关42

甲 英制43

乙 法制44

丙 德制44

丁 日制45

戊 美制45

第二节 预算年度46

第三节 预算之起草47

甲 美制48

乙 法制48

第四节 预算之格式49

第三章 通过预算案手续51

第一节 国会研究预算时之组织51

甲 英制51

乙 法制52

丙 美制53

第二节 各种之支用款项应否逐年通过54

甲 英制55

乙 法制56

丙 美制56

丁 德制57

戊 结论58

第三节 预算通过时之标准58

第四章 收支不符之补救法60

第一节 各方面之观詧61

甲 财政方面62

乙 行政方面62

丙 宪政方面62

第二节 修正预算案62

第三节 追加支费案63

第四节 行政经费之融通64

甲 寻常筹补之法64

乙 挪拨之法65

丙 预备金66

丁 本节结论66

第五章 财政之机关66

第一节 财政部之组织67

第二节 会计与预算67

第三节 金库制度70

第四节 会计监督72

第二部 国家收入72

绪言72

第一节 国家收入之分类72

第二节 国办实业与私办实业之异同76

第三节 善租税制度之标准77

第一编 直接收入78

第一章 国有土地之收入78

第一节 矿产78

第二节 地产80

甲 国家自行耕种之利害80

乙 田租制度之利害81

丙 田产私有之利害83

第二章 国有实业之收入84

第一节 国有实业之标准84

第二节 国有实业之种类85

甲 因收入而办理之实业85

乙 以管理为目的同时兼有收入者87

丙 因公众利益而办理之实业88

第三节 国办事业定价之原理89

甲 关於以收入为目的之事业89

乙 关於以管理为目的而同时兼有收入者89

(子邮政)89

(丑铁路)90

(寅电车)90

丙 关於公共利益之事业91

第二编 租税92

第一章 租税大意92

第一节 研究租税之方法92

第二节 租税性质93

第三节 法律上之租税界说93

第四节 财政理论上之租税界说94

甲 价格之说95

乙 利益之说95

丙 义务之说96

第五节 征收租税之权97

甲 租税权之性质97

乙 租税权之渊源97

丙 租税权之限制98

第六节 人民纳税之义务99

甲 本国人民住居不同之难100

乙 商务不限於一国境内之难100

第七节 免税之标准101

第二章 租税分配之原理102

第一节 平均之意义103

第二节 分配之理论103

甲 价格说103

乙 利益说104

丙 义务说104

第三节 税源105

第四节 比例税率与递进税率之比较107

第五节 关於递进税之议论107

甲 递进税与社会主义之关系107

乙 递进税及负担平均之关系109

丙 递进税与实业发达之关系110

丁 结论110

第三章 租税之分类111

第一节 租税分类之原理111

第二节 所得税111

甲 劳心劳力之所得112

乙 产业之所得113

丙 受遗产之所得113

第三节 产业税113

甲 人民115

乙 土地116

丙 资本116

丁 消费物117

第四节 营业税117

甲 执照税118

乙 特权税118

丙 公司税119

丁 国产税及关税120

第五节 结论120

第四章 租税之效果121

第一节 租税转嫁及租税归宿122

甲 租税效果与归宿之分别122

乙 租税归宿与价格之关系122

丙 所得税与转嫁之关系125

丁 结论125

第二节 租税与实业之关系125

甲 国民消费力与租税之关系125

乙 租税与工商业之关系126

丙 租税与物产价值之关系127

第三节 工商业对於租税负担公平之问题128

第四节 租税与改革家之关系129

甲 道德之改革家129

乙 租税与财富平均之改革129

丙 租税与保护关税之关系130

第五章 租税制度实行问题131

第一节 单税问题131

甲 以所得税或产业税为单税之说132

乙 以国产税为单税之说132

丙 以地税为单税之说133

第三编 公债135

第一章 公债性质135

第一节 国家信用与商务信用之异同136

第二节 公债与实业之关系137

甲 普通息率之公债137

乙 利息较普通息率稍高之公债138

丙 特别高利公债139

第三节 公债用途140

甲 预算不足时所用之公债141

乙 特别事故政府可发行公债券142

丙 大工程之公债143

第二章 公债用途143

第一节 紧急公债144

第二节 工程公债146

第三章 公债办法147

第一节 公债之发行147

甲 买债票人之心理147

乙 公债之条件148

第二节 公债之借换150

第三节 公债之偿还151

甲 公债应偿还之原由151

乙 国家偿还公债之方法1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