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技术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技术指南
  • 陆元昌,刘宪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409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1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31页
  • 主题词:人工林-森林经营-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的理论基础1

1.1 人工林经营的历史和问题1

1.2 人工林的概念和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目标2

1.2.1 多功能人工林的概念和定义2

1.2.2 多功能人工林的经营目标3

1.2.3 多功能人工林的经营原则4

1.3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的基本原则5

1.3.1 追求最大化的森林数量和质量生长指标5

1.3.2 保持森林生长过程的稳定性并维持林地生产力7

1.3.3 以木材生产为主导的多种服务功能并行9

1.3.4 发挥森林的高保护价值10

1.3.5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13

1.3.6 发挥人工林的碳汇功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16

1.3.7 保持与利益相关方的密切合作17

第2章 多功能人工林的主要经营树种及其经营方式20

2.1 树种选择的生态学基础20

2.2 主要树种的生态和经营特性22

2.3 主要树种的经营方式23

第3章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的技术体系27

3.1 多功能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技术特征27

3.2 经营设计的技术指标体系29

3.2.1 森林正向演替阶段29

3.2.2 林分主林层结构类型30

3.2.3 树种竞争和演替特性31

3.2.4 林木个体差异32

3.3 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作业技术要素33

3.3.1 基于群落生境和主导功能的经营类型界定33

3.3.2 目标森林的发展类型设计34

3.3.3 以目标树为特征的林分抚育或收获作业36

3.3.4 保护和促进林下天然更新38

3.3.5 群团状混交补植作业39

3.3.6 垂直结构导向的生命周期经营计划40

3.4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对森林碳汇能力的特别设计42

3.4.1 树种组成42

3.4.2 林分结构43

3.4.3 土地利用历史43

3.4.4 采伐作业43

3.4.5 整地和施肥44

3.5 多功能人工林的经营模式设计44

第4章 多功能人工林经营的林分作业模式和应用范围47

4.1 多功能人工林的主要经营作业模式47

4.1.1 皆伐或小面积皆伐作业模式48

4.1.2 带状间伐作业模式49

4.1.3 相对同龄林四次抚育采伐作业模式50

4.1.4 群团状择伐作业模式52

4.1.5 目标树单株抚育择伐经营模式52

4.2 生态环境管理对人工林经营模式的要求56

4.2.1 植被管护57

4.2.2 水土保持57

4.2.3 地力维持57

4.2.4 生物多样性保护57

4.3 地形地貌对经营作业模式的约束作用58

第5章 中国主要树种的人工林经营模式60

5.1 桉树人工林经营模式61

5.1.1 桉树的林学生物学特性61

5.1.2 桉树人工林经营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61

5.1.3 桉树人工林经营方向和发展类型62

5.1.4 桉树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63

5.2 相思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65

5.2.1 相思林学生物学特性65

5.2.2 相思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66

5.3 泡桐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68

5.3.1 泡桐的林学生物学特性68

5.3.2 泡桐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68

5.4 杨树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70

5.4.1 杨树的林学生物学特性70

5.4.2 杨树经营现状与林分模式分析71

5.4.3 杨树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72

5.5 湿地松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73

5.5.1 湿地松林学生物学特性73

5.5.2 湿地松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73

5.6 火炬松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74

5.6.1 火炬松林学生物学特性及培育方法74

5.6.2 火炬松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75

5.7 马尾松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77

5.7.1 马尾松林学生物学特性77

5.7.2 马尾松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77

5.8 樟子松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79

5.8.1 樟子松林学生物学特性79

5.8.2 樟子松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79

5.9 西南桦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81

5.9.1 西南桦林学生物学特性81

5.9.2 西南桦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82

5.10 木荷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84

5.10.1 木荷林学生物学特性84

5.10.2 木荷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85

5.11 福建柏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86

5.11.1 福建柏林学生物学特性86

5.11.2 福建柏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86

5.12 樟树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87

5.12.1 樟树林学生物学特性87

5.12.2 樟树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87

5.13 栲树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88

5.13.1 栲树林学生物学特性88

5.13.2 栲树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89

5.14 杉木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89

5.14.1 杉木林学生物学特性89

5.14.2 杉木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90

5.15 木麻黄人工林抚育经营模式92

5.15.1 木麻黄林学生物学特性92

5.15.2 木麻黄人工林发展类型设计92

第6章 现有人工针叶林的近自然化改造95

6.1 人工针叶纯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95

6.1.1 稳定性低,抵御环境压力的能力弱95

6.1.2 生物多样性低,结构单一96

6.1.3 人工林质量差,生产力低96

6.1.4 经营思想问题96

6.2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目标分析97

6.2.1 树种结构指标97

6.2.2 径级结构和目标直径98

6.2.3 林分层次和垂直结构目标98

6.3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指标99

6.3.1 可持续的天然更新99

6.3.2 主林层郁闭程度100

6.3.3 林分的径级结构100

6.3.4 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计划的持续时间101

6.4 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程序101

6.4.1 直接进行择伐作业的改造模式102

6.4.2 以现有林分的主林层为对象的改造模式102

6.4.3 重点在培育下一代更新层的改造模式102

6.5 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案例和初步效果104

参考文献107

后记1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