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河南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河南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0635572.jpg)
- 袁行霈,陈进玉主编;朱绍侯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8994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文化史-河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 河南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绪论&袁行霈1
绪论2
第一节 河南文化生成、演变的环境条件2
第二节 河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阶段7
第三节 河南文化的特性和历史地位11
上编19
第一章 史前时期河南文化的萌生19
第一节 原始人类与旧石器时代文化19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文化的起源22
第三节 铜石并用时代原始农耕文化的发展26
第四节 丰富的史前传说31
第五节 河南文化的起源与华夏文明的曙光34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三代河南文化的形成44
第一节 立国河南的夏朝与二里头文化44
第二节 建都河南的商王朝与二里岗、殷墟文化48
第三节 西周王朝在河南的经营与商周文化的融合52
第四节 辉煌的青铜文化与甲骨文55
第五节 礼乐文化起源与西周礼乐文化59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河南文化的勃兴66
第一节 百家争鸣中的思想学术66
第二节 史地学著作的出现73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兴起75
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私学教育的出现80
第五节 河南南部的楚文化82
第四章 秦汉时期河南文化的建构与拓展87
第一节 思想的进步与宗教的初传87
第二节 经学、史学与文字学的发展95
第三节 诗赋、散文的发展100
第四节 书画与乐舞艺术的发展103
第五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106
第六节 学校教育的逐渐完备109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文化的融合114
第一节 玄学思想的出现与宗教的传播114
第二节 学术的兴盛121
第三节 文学的自觉与创作的繁荣127
第四节 艺术的发展131
第五节 科学技术的成就135
第六节 官学教育的延续与私学的兴盛139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河南文化的繁荣145
第一节 哲学与新儒学思想145
第二节 佛教、道教的兴盛与祆教、摩尼教、景教的传入150
第三节 骄人的学术成果156
第四节 诗歌的繁荣与古文运动159
第五节 多彩的艺术168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171
第七节 教育的发达与科举的初创174
第七章 北宋时期河南文化的鼎盛179
第一节 象数学与洛学179
第二节 佛教、道教的持续发展与犹太教的传入185
第三节 类书的编修与史地、音韵、目录学的新进展189
第四节 诗歌、散文的新成就与词的兴起194
第五节 书画、乐舞艺术繁荣与杂剧的出现197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203
第七节 官学、书院教育与科举的规范化207
第八章 金元明清时期河南文化的缓慢发展与更新214
第一节 理学的延续与反理学思想214
第二节 佛、道二教的衰落与新宗教的传入220
第三节 方志修纂的兴盛223
第四节 相对沉寂的文坛225
第五节 书画、戏曲与乐舞艺术233
第六节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236
第七节 传统学校教育的衰落与新学校的建立241
下编252
第一章 三大世界遗产252
第一节 殷墟252
第二节 龙门石窟271
第三节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79
第二章 四大古都与历史文化名城300
第一节 洛阳300
第二节 开封311
第三节 安阳320
第四节 郑州325
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城及重要史迹329
第三章 汉字文化339
第一节 刻划符号与仓颉造字传说339
第二节 汉字成熟时期的甲骨文342
第三节 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金文347
第四节 李斯的小篆与秦朝文字的统一352
第五节 汉字字典《说文解字》的编纂353
第六节 汉字字体的发展358
第四章 河南姓氏文化362
第一节 河南姓氏产生的条件362
第二节 两晋之际河南人的南迁和文化传播368
第三节 唐、五代河南人的南迁和文化传播371
第四节 两宋之际河南人的南迁和文化传播377
第五节 河南人向台湾的迁徙与文化传播381
第五章 历史文化建筑389
第一节 宗教建筑389
第二节 天文台与书院397
第三节 公用建筑403
第四节 名人祠庙410
第六章 历史文化遗存与墓葬421
第一节 史前聚落遗址与城址421
第二节 音乐考古与文物436
第三节 美术文物古迹445
第四节 陵寝墓葬453
第七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72
第一节 河南武术472
第二节 民间传统乐舞478
第三节 地方戏剧、曲艺481
第四节 传统工艺489
第五节 民俗信仰497
主要参考文献502
索引508
后记525
跋&陈进玉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