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
  • 刘金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5587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心理行为-研究方法-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与行为研究入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方法和心理与行为研究1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方法1

一、科学研究1

二、科学研究的特征7

三、科学、推理和常识8

四、独立精神11

第二节 心理与行为科学的方法14

一、作为科学的心理与行为科学14

二、心理与行为研究的基本假设15

三、行为:研究被试主观经验的途径16

四、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7

第三节 当代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18

一、早期心理学研究方法18

二、当代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18

三、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23

第四节 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伦理问题24

一、伦理原则24

二、必须“欺骗”时怎么办29

三、向参与者说明情况30

第二章 好的“想法”从哪里来32

第一节 如何做文献检索32

一、文献检索在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中的作用33

二、心理与行为科学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34

三、文献检索过程和方法37

四、撰写文献综述报告37

第二节 研究选题的意义和类型38

一、选择研究课题的意义38

二、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课题的主要类型39

第三节 发现问题的策略40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41

二、选题的评价47

三、课题论证48

第三章 如何提出研究假设50

第一节 理论假说51

一、科学假说及其特点51

二、科学假说的功能52

三、假说的检验53

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建立54

一、什么是假设54

二、理论构思与假设的建立55

三、通过测量检验假设63

四、研究观点的产生64

五、科学家的创新思维过程71

第四章 如何评价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73

第一节 研究的可靠性73

一、什么是信度74

二、信度的种类75

三、可接受的信度范围79

第二节 研究的有效性80

一、什么是效度80

二、测量效度的种类81

三、测验信度与测验效度的关系90

四、实验效度的种类92

五、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构想效度之间的关系102

第五章 研究的取样103

第一节 取样的理论103

一、关于取样的几个基本问题103

二、取样的意义106

三、选取样本的基本要求107

第二节 取样的程序和技术109

一、取样的一般程序109

二、取样的技术109

第三节 取样的误差及其影响因素112

一、取样的误差112

二、确定样本大小114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实验法116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116

一、几个基本概念116

二、实验法的种类118

三、实验研究中的逻辑与因果关系118

第二节 真实验设计124

一、实验设计中的一些常用术语124

二、实验设计的思想基础127

三、实验设计的分类130

四、几种基本的实验设计132

第七章 数据的收集:准实验法142

第一节 准实验设计概述142

一、准实验设计142

二、准实验设计的用途143

第二节 准实验设计的类型144

一、不等同组间设计144

二、间歇时间序列设计147

三、相关设计152

第八章 数据的收集:单一被试设计155

第一节 单一被试设计的简要历史155

一、单一被试设计的含义155

二、单一被试设计的历史156

第二节 单一被试设计的两种形式157

一、描述性单一被试设计157

二、实验性单一被试设计158

第三节 单一被试实验设计的类型159

一、A-B设计159

二、A-B-A设计160

三、A-B-A-B设计160

四、A-B-C-B设计161

五、多重基线设计161

第四节 单一被试研究中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控制162

一、内部效度162

二、外部效度163

第五节 单一被试设计的应用领域及评价164

一、单一被试设计的应用领域164

二、对单一被试设计的评价165

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心理测验法167

第一节 心理测验及测验编制概述167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167

二、心理测验的水平和种类169

三、影响心理测验的因素172

四、测验的编制173

第二节 心理测验理论178

一、经典测验理论178

二、项目反应理论180

第三节 常用的心理测验187

一、智力测验187

二、人格测验193

第四节 态度的测评207

一、语义分析法207

二、里克特量表210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访谈法213

第一节 访谈法的特点和类型213

一、访谈法的含义213

二、访谈法的类型214

三、访谈法的评价219

第二节 访谈法的设计221

一、影响访谈效果的因素221

二、访谈的信度、效度和客观性222

三、访谈问题的设计223

第三节 访谈的过程与技巧228

一、做好准备工作228

二、与被访谈者建立和谐的关系229

三、遇到拒绝怎么办229

四、谈话的技巧229

五、做好访谈记录230

第十一章 数据的收集:问卷法231

第一节 问卷法及其种类231

一、问卷法及其特点232

二、问卷法的种类232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233

一、问卷的组成部分233

二、问卷的编制步骤234

三、问题的设计236

第三节 问卷法的实施242

一、问卷施测的程序242

二、提高问卷回收率243

第十二章 数据的收集:观察法244

第一节 观察法及其分类244

一、观察法的含义244

二、观察法的类型245

第二节 观察法的特点及观察的测定252

一、观察法的特点252

二、观察的测定253

三、对观察法的评价255

第十三章 数据的处理:数据整理和描述统计257

第一节 数据的表达257

一、次数分布表257

二、次数分布图258

三、茎-叶图259

第二节 数据集中趋势259

一、平均数259

二、众数和中位数260

第三节 数据离散趋势260

一、全距261

二、方差和标准差261

三、标准差的应用263

第十四章 统计检验:显著性及其意义265

第一节 虚无假设的显著性检验265

一、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265

二、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266

三、轻信风险和盲目风险268

四、r值的显著性269

第二节 效应值的检验270

一、二项式效应值显示法270

二、r2的局限性272

三、统计检验力分析273

第三节 构建置信区间274

一、置信区间与显著性水平274

二、置信区间的构建275

三、置信区间与样本量276

第十五章 统计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277

第一节 t检验的原理278

一、t检验的定义278

二、t检验的分类278

第二节 t检验与信噪比285

一、简介285

二、t检验与信噪比的关系285

三、利用t表查找p值287

第三节 t检验计算效应值290

一、简介290

二、效应值的概念290

三、效应值的统计分析方法291

四、效应值估计量的分布291

五、齐性检验292

第四节 用t检验计算置信区间293

一、什么是置信区间294

二、计算效应值的置信区间294

三、根据BESD的上下限取得效应值294

第五节 最优化t检验295

一、影响t值的两个因素295

二、最优化t检验的途径296

第十六章 统计检验:多组均数的比较297

第一节 F检验概述297

一、F分布的概念297

二、F分布的特点298

三、F分布表298

第二节 方差分析中的F检验299

一、方差的可分解性299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301

三、F值与t值的比较301

四、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302

五、方差齐性检验304

六、单因素方差分析304

七、多因素方差分析306

第十七章 统计检验:相关的显著性308

第一节 相关系数308

一、相关308

二、相关系数310

三、相关图311

第二节 皮尔逊积差相关312

一、皮尔逊相关的概念与适用资料312

二、皮尔逊相关系数的计算312

三、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315

第三节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317

一、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概念与适用资料317

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的计算317

三、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321

第四节 点二列相关322

一、点二列相关323

二、点二列相关系数的计算324

三、点二列相关系数的统计检验325

第五节 列联表相关326

一、phi系数326

二、列联表相关328

三、四格相关的显著性检验328

第十八章 统计检验:计数数据的比较329

第一节 X2检验的原理329

一、X2检验的假设330

二、X2检验的类别330

三、X2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公式331

四、期望次数的计算331

五、小期望次数的连续性校正332

第二节 拟合优度检验333

一、拟合优度检验的一般问题333

二、拟合优度检验的应用334

三、连续变量分布的拟合度检验335

四、比率或百分数的拟合度检验336

五、二项分类的拟合度检验与比率显著性检验的一致性336

第三节 独立性检验338

一、独立性检验的一般问题与步骤339

二、四格表独立性检验340

三、R×C表独立性检验342

四、多重列联表分析342

第四节 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343

一、单因素分类数据的同质性检验343

二、列联表形式的同质性检验343

三、计数数据的合并方法344

第五节 X2值与ψ系数345

第十九章 研究报告的阅读和撰写351

第一节 阅读研究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351

一、引言部分的问题351

二、方法部分的问题352

三、结果部分的问题352

四、讨论部分的问题352

第二节 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353

一、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意义和要求353

二、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各个部分353

第二十章 方法只是工具不是目的358

第一节 研究的维度359

一、干预维度359

二、环境维度360

三、参与维度360

第二节 作为人的活动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361

一、研究活动的开端:问题361

二、寻求答案的限制361

三、作为复杂的人类过程的科学364

四、研究中的价值观366

五、实用性367

六、科学是超越方法的367

参考文献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