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蚌埠禹会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蚌埠禹会村](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0639015.jpg)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蚌埠市博物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9196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620页
- 主题词:龙山文化-文化遗址-发掘报告-蚌埠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蚌埠禹会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蚌埠历史沿革7
第三章 蚌埠地区史前遗址的调查与勘探11
第四章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21
第一节 位置和现状21
第二节 发掘目的24
第三节 遗址的分区和探方编号26
第四节 工作概况30
第五节 文化堆积41
一、Ⅰ区地层情况41
二、Ⅱ区地层情况42
三、Ⅲ区地层情况43
第五章 遗迹45
第一节 祭祀遗迹45
一、祭祀台基及台基面上的相关设施45
二、祭祀沟56
三、祭祀坑61
四、圆圈遗迹81
第二节 建筑遗迹83
建筑布局、结构及其类型83
第三节 其他遗迹92
一、隔离墙92
二、取土坑93
三、通道93
四、灰沟(HG)95
五、灰坑102
第六章 出土遗物120
第一节 陶器120
第二节 石器177
第三节 石料188
第四节 骨器188
第七章 综合研究189
第一节 年代与分期189
第二节 与周边同类文化的关系194
一、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比较195
二、与黄河下游龙山文化的比较196
三、与苏北滁河流域及环太湖地区龙山文化的比较198
四、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比较201
五、与长江流域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比较201
六、禹会村遗址的自身特点202
第八章 自然科学的测试和研究205
第一节 禹会村遗址距今4500~4000年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205
一、研究区概况207
二、研究材料与方法209
三、研究结果210
四、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的考古学年代214
五、结论与讨论215
第二节 禹会村遗址考古地层学特征研究218
一、禹会村遗址概况218
二、禹会村遗址考古地层主要研究内容219
三、遗址地层采样和实验室分析221
四、环境代用指标的测试结果225
五、结论与讨论228
第三节 禹会村遗址祭祀遗迹的科学分析237
禹会村遗址大型祭祀台基土壤的科学分析237
第四节 禹会村遗址文化层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意义242
一、禹会村遗址及其文化内涵242
二、材料及方法243
三、讨论246
四、结论249
第五节 禹会村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250
一、前言250
二、采样与浮选250
三、浮选结果251
四、分析与讨论260
五、总结268
第六节 禹会村遗址出土木炭的鉴定与初步分析268
一、研究方法269
二、研究结果269
三、禹会村遗址古代人类对树木的利用273
四、结论273
第七节 禹会村遗址出土陶容器内存积土样品的检测274
一、科学分析274
二、学术意义281
第八节 禹会村遗址出土石器研究282
一、出土石器概况282
二、石器形态研究284
三、石器岩性研究304
四、结语319
第九节 禹会村遗址出土陶器的烧成温度研究320
一、选题背景、依据、意义和目的320
二、禹会村遗址及出土陶器概述322
三、禹会村遗址陶器样品烧成温度研究326
四、结论346
第十节 禹会村遗址出土陶器微量元素组成分析348
一、前言348
二、样品与实验349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351
四、结论357
第十一节 禹会村遗址出土泥质薄胎黑陶表面淀粉粒残留物分析363
一、前言363
二、遗址背景介绍365
三、材料与方法366
四、结果与分析367
五、讨论与结论372
第十二节 禹会村遗址陶片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结果375
一、前言375
二、研究方法376
三、陶片及土壤样品的偏光矿物分析结果378
四、陶片化学组成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381
五、结果及讨论385
第十三节 禹会村遗址祭祀彩石的多种谱学方法研究386
一、引言386
二、实验部分387
三、结果与讨论389
四、结论394
第十四节 禹会村遗址地层孢粉记录的环境和人类活动信息394
一、位置、环境与遗址简介395
二、材料与方法396
三、结果与分析399
四、研究区域龙山文化时期的植被、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403
五、结论405
第十五节 禹会村遗址14C测年406
一、测年情况406
二、几点说明407
三、数据结果407
四、数据讨论411
第九章 结语412
附表429
编后记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