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性命之学 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性命之学 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
  • 翟玉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ISBN:978751172058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新儒家-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性命之学 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性命之学照亮人类未来(代序)1

一、命有三科1

二、性有善恶6

三、生死如一10

第一章 导言15

一、孔子为何罕言性与天道15

二、百家皆言大道17

三、“新四书”是修证天道的大法19

第二章 楚简《五行》篇23

一、善,人道也。德,天道也24

二、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27

三、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30

四、不圣,思不能轻32

五、聪则闻君子道34

六、君子慎其独也36

七、君子之为德也,无与终也42

八、未尝闻君子道,谓之不聪45

九、圣人知天道也48

十、仁义,礼所由生也51

十一、爱父,其攸爱人,仁也53

十二、贵贵,其等尊贤,义也54

十三、恭而博交,礼也56

十四、刚,义之方;柔,仁之方也58

十五、君子集大成61

十六、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役也64

十七、闻道而乐者,好德者也69

第三章 楚简《性自命出》篇72

一、性自命出,命自天降74

二、凡性为主,物取之也80

三、凡心有志也,无与不可81

四、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83

五、凡性,或动之85

六、长性者,道也86

七、凡见者之谓物87

八、凡道,心术为主88

九、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93

十、《赉》、《武》乐取,《韶》、《夏》乐情96

十一、凡至乐必悲97

十二、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98

十三、凡学者求其心为难100

十四、凡用心之躁者,思为甚103

十五、凡人伪为可恶也106

十六、凡人情为可悦也107

十七、言及则明举之而毋伪111

十八、凡交毋烈112

十九、凡于路毋畏113

二十、凡忧患之事欲任114

第四章 《礼记·大学》篇117

一、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20

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25

三、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130

四、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132

五、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135

六、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136

七、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138

八、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140

九、絜矩之道143

十、德者,本也。财者,末也147

十一、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149

十二、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151

第五章 《礼记·中庸》篇154

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156

二、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161

三、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163

四、中立而不倚165

五、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166

六、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168

七、反求诸其身171

八、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172

九、栽者培之,倾者覆之173

十、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175

十一、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176

十二、君子不可以不修身179

十三、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181

十四、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184

十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86

十六、唯天下至诚为能化188

十七、至诚如神190

十八、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191

十九、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192

二十、大哉圣人之道195

二十一、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196

二十二、君子之道,本诸身199

二十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01

二十四、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202

二十五、君子笃恭而天下平204

后记 中国有通天人之际的大学问208

一、道、名、法三者的本质及其间的辩证关系209

二、穷理、尽性、至于命,修养做功夫的三个步骤2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