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0645460.jpg)
- 华玉,李兵,赵国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662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19、20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1
一、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发展1
(一)从科举到学堂: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萌芽1
(二)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进6
二、民国初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高等教育7
(一)民国初期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7
(二)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12
(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高等教育的演进和衰退13
(四)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16
三、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发展19
(一)新中国成立初高等教育的重新起步与发展19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23
(三)“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以后的本科教育发展24
第二章 国内外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与实践28
一、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相关概念28
(一)地方、地方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28
(二)地方高等教育29
二、西方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历史与经验30
(一)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历史演变30
(二)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经验借鉴36
三、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历史发展38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探索38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发展39
第三章 跨世纪以来我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43
一、跨世纪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43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与战略选择43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特征47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与增长途径49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地方化趋势50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50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地方化51
(三)区域经济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54
三、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56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56
(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58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区域分布与发展现状59
第四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66
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66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意义66
(二)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与途径68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的途径71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的界定71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的模式71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的途径73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成功经验75
四、美国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的成功经验76
(一)学校类型多样化,满足不同需求77
(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77
(三)服务企业,合作共赢78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8
(五)北卡州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范例79
第五章 管理体制与资源依赖结构81
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改革81
(一)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与结构调整81
(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结构调整82
二、地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体制创新86
(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成效86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体制87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投资体制90
(一)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90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投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92
(三)化解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经费难题的途径95
四、美国公立大学获取资源的途径与启示97
(一)美国公立大学获取资源的途径97
(二)借鉴与启示98
第六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与核心竞争力101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101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101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105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106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战略规划的制定与管理108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制定发展战略的社会环境和基本要素108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110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目标与任务112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初期制定发展战略的背景112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的目标113
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115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关系115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118
五、国外大学发展战略的管理与借鉴121
(一)国外大学校长谈大学发展战略121
(二)国外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管理案例127
(三)国外大学战略发展规划对我国高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启示133
第七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文化建设136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136
(一)文化的内涵136
(二)文化与教育137
(三)文化与大学138
(四)大学文化的内涵139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139
(一)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对于高等院校的普遍意义139
(二)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独特意义141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构想149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原则149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措施153
第八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159
一、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159
(一)学科与学科建设的内涵探源159
(二)专业与专业建设的内涵探析161
(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关系163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166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意义166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168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171
(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174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176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意义176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178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原则与措施181
(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特点及其启示187
第九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191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现状191
(一)师资欠缺的压力得到较大缓解,但总量仍显不足193
(二)学历、职称结构得到改善和优化,年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194
(三)重规模轻质量、重引进轻培养196
(四)骨干教师时有流失,师资队伍稳定压力较大196
(五)教学、学术团队建设相对滞后196
(六)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有待完善和健全197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197
(一)外部因素分析197
(二)内部因素分析198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与实践探索200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200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202
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绩效管理204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管理存在的问题205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健全师资绩效管理机制的意义205
(三)建立有效的师资绩效管理机制207
(四)“全方位”师资绩效考核法209
第十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创新215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结构215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215
(二)现代大学制度体系216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原则218
(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结构218
二、高等教育管理与治理219
(一)高等教育管理系统219
(二)高等教育管理与治理理念220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管理理念22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管理理念222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本科教育管理223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管理模式223
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规范管理与管理创新225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组织结构特点225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管理理念与实践的创新226
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229
(一)学分制运行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230
(二)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与监控保障机制234
六、国外大学治理结构与管理特点238
(一)学校层面治理结构与特点238
(二)学院层面管理模式与特点241
(三)学习与借鉴243
第十一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45
一、本科教育的教育理念245
(一)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245
(二)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247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49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50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250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251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256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256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57
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260
(一)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260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261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265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265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的理念与思路267
(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优化的保障与措施270
六、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271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271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构成与实施273
(三)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意义276
第十二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278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构成特点278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生源具有地域性278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高考成绩特点279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农村生源比例高281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28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形势分析281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指导285
(三)提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的对策288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291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保障体系291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教育体系291
(三)构建以服务和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工作体系292
(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293
四、国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特点与经验295
(一)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295
(二)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297
(三)英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298
(四)国外大学就业指导对我们的启示299
第十三章 高等教育评估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300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与改革走向300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300
(二)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改革走向302
二、高等教育评估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激励与约束作用304
(一)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304
(二)评估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激励与约束305
(三)评估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308
三、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基本问题研究综述310
(一)指导思想、目的、价值取向310
(二)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指导原则、基本思路311
(三)高等学校分类与评估模式及框架312
(四)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想313
(五)第Ⅲ类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316
(六)几点体会316
四、美、英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与启示318
(一)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与改革趋势318
(二)英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特点与价值取向322
(三)美、英高等教育评估的借鉴与启示324
参考文献328
后记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