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城镇防灾与减灾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城镇防灾与减灾 第2版
  • 汤铭潭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6067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小城镇-防灾;小城镇-减灾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城镇防灾与减灾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小城镇防灾减灾相关概述1

1.1 灾害的定义与分类1

1.2 各类灾害规律与特点1

1.2.1 多发性、灾害种类多、出现频次高、成灾因素复杂1

1.2.2 分布地域广、季节性和地域性强2

1.2.3 突发性、相关性与高度扩张性2

1.2.4 高损失性、灾害危害加剧、损失惨重2

1.2.5 一些人为灾害日趋严重3

1.3 防灾减灾相关分析3

1.3.1 防灾减灾重要性3

1.3.2 易发主要灾害相关分析4

1.3.3 防灾减灾重点与技术方法6

1.3.4 其他灾害与社会综合防灾趋势分析7

1.4 防灾与安全综合规划7

1.4.1 防灾与安全综合规划目标7

1.4.2 防灾与安全综合规划内容8

1.5 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构建与机制建设9

1.5.1 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框架构建9

1.5.2 防灾减灾管理体系主要内容10

1.5.3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12

1.6 防灾与安全综合管理信息系统14

1.6.1 系统总体框架14

1.6.2 系统组成14

1.7 防灾减灾相关名词术语15

1.7.1 小城镇基本解释与界定15

1.7.2 抗震减灾15

1.7.3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16

1.7.4 洪涝灾害防灾与减灾16

1.7.5 风灾防灾与减灾16

1.7.6 火灾防灾减灾17

1.7.7 综合防灾17

1.8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19

1.8.1 总则19

1.8.2 启动条件19

1.8.3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20

1.8.4 应急准备20

1.8.5 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22

1.8.6 应急响应23

1.8.7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25

1.8.8 附则26

第2章 小城镇气象灾害防灾减灾28

2.1 暴雨及引发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28

2.1.1 暴雨成因28

2.1.2 暴雨预警及防御28

2.1.3 洪涝灾害成因29

2.1.4 防洪排涝主要问题分析30

2.1.5 防洪涝设防区划30

2.1.6 防洪涝灾害规划32

2.1.7 河流流域与城镇联动防暴雨洪涝借鉴40

2.1.8 雨水资源化利用43

2.2 风灾及防灾减灾46

2.1.1 概况46

2.2.2 风的特性及对城镇规划布局的影响47

2.2.3 防台风灾害51

2.2.4 防沙尘暴灾害57

2.2.5 抗风设防区划61

2.2.6 防风灾规划64

第3章 小城镇工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66

3.1 地质灾害概况66

3.1.1 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性66

3.1.2 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对小城镇的影响66

3.2 泥石流灾害及防灾减灾67

3.2.1 泥石流的灾害特点67

3.2.2 泥石流的成因与特点68

3.2.3 泥石流的分类与分布68

3.2.4 泥石流与地震、暴雨灾害的相关性69

3.2.5 泥石流的预报与监测70

3.2.6 泥石流的防治与应急70

3.3 其他工程地质灾害71

3.3.1 崩塌与滑坡71

3.3.2 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72

3.3.3 地裂缝73

3.4 地质灾害调查73

3.4.1 地质灾害调查内容73

3.4.2 地质灾害等级划分74

3.5 工程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估与预报75

3.5.1 工程地质灾害评估与预测方法75

3.5.2 工程地质灾害评估预测内容76

3.5.3 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案例77

3.6 工程地质灾害区划79

3.6.1 工程地质灾害设防区划的基本原则79

3.6.2 工程地质灾害设防区划标准80

3.6.3 小城镇地质灾害设防区划评估81

3.7 抗工程地质灾害规划81

3.7.1 规划内容81

3.7.2 设防区划与设防等级81

3.7.3 工程地质评价81

3.7.4 抗地质灾害用地布局及相关技术要求81

3.7.5 抗地质灾害对策与措施82

3.7.6 山区小城镇专项工程地质灾害防灾规划83

第4章 小城镇地震灾害防灾减灾84

4.1 地震灾害概况84

4.1.1 地震及地震灾害84

4.1.2 地震类型、震级与烈度85

4.1.3 地震区划86

4.2 抗震防灾工程规划88

4.2.1 抗震防御目标88

4.2.2 规划原则与规划内容89

4.2.3 专项规划基本要求89

4.2.4 抗震设防区划与设防标准91

4.2.5 避震疏散与抗震设施布局99

4.2.6 抗震防灾对策与措施100

4.2.7 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103

第5章 小城镇火灾防灾减灾109

5.1 火灾分类与成因109

5.1.1 火灾分类109

5.1.2 火灾成因及火源109

5.2 消防规划110

5.2.1 规划内容与规划要求110

5.2.2 消防站规划110

5.2.3 消防给水工程规划112

5.2.4 消防通道规划116

5.2.5 消防通讯指挥系统规划116

5.2.6 消防装备116

5.2.7 消防对策与消防措施116

5.3 森林防火124

5.3.1 森林火灾及成因与特点124

5.3.2 森林火灾的危害124

5.3.3 森林防火与灭火124

5.3.4 森林防火对策与措施126

5.4 草原防火127

5.4.1 草原火灾风险与草原火灾127

5.4.2 草原火险评价与管理127

5.4.3 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对策127

5.4.4 草原火灾风险管理实施战略128

第6章 小城镇综合防灾与减灾129

6.1 综合防灾概述129

6.1.1 综合防灾及其必要性129

6.1.2 综合防灾基本要求130

6.2 综合防灾规划基本框架130

6.2.1 规划原则130

6.2.2 规划主要内容131

6.2.3 预定抗灾设防标准与防御目标131

6.3 用地综合防灾适宜性133

6.3.1 用地综合防灾适宜性评价与规划133

6.3.2 地质灾害的易发生与危险性评估及规划防治对策134

6.3.3 建设用地的避险选择136

6.3.4 抗震设防区用地的防灾评价与规划138

6.4 综合防灾布局139

6.4.1 防灾布局结构与要素139

6.4.2 防灾分区划分与设置140

6.4.3 重大危险源的单独防灾分区141

6.4.4 防灾隔离带与安全岛142

6.5 防灾工程设施143

6.5.1 防灾工程体系及其基本要求143

6.5.2 防洪工程体系规划要求144

6.5.3 消防工程体系规划要求145

6.5.4 应急指挥中心规划要求145

6.6 应急保障设施145

6.6.1 应急保障基础设施145

6.6.2 应急服务设施151

6.7 次生灾害预防与生命线系统保障155

6.7.1 次生灾害预防155

6.7.2 生命线系统保障155

6.8 综合防灾对策与措施157

6.8.1 综合防灾对策157

6.8.2 综合防灾措施160

6.9 综合防灾管理161

6.9.1 综合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161

6.9.2 综合防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63

6.9.3 综合防灾管理评价体系建设165

6.10 灾后救灾与相关灾后重建规划171

第7章 小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标准(建议稿)173

1 总则173

2 术语173

3 规划编制内容与基本要求173

4 灾害综合防御174

4.1 灾害环境综合评价174

4.2 用地适宜性175

4.3 避灾疏散175

5 地质灾害防御176

6 洪灾防御176

7 震灾防御177

7.1 一般规定177

7.2 建设用地抗震评价与要求178

7.3 地震次生灾害防御179

8 防风减灾180

8.1 一般规定180

8.2 风灾危害性评价180

8.3 风灾防御要求和措施180

9 火灾防御180

附录A 小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编制模式分类与编制工作区级别划分182

附录B 小城镇建设用地防灾适宜性评价与避洪设施安全超高182

附录C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184

附录D 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评价和要求185

小城镇防灾减灾工程规划标准(建议稿)条文说明187

1 总则187

2 名词术语188

3 规划编制内容与基本要求189

4 灾害综合防御189

5 地质灾害防御191

6 洪灾防御195

7 震灾防御196

8 防风减灾197

9 火灾防御198

第8章 小城镇灾后重建防灾减灾199

8.1 灾后重建防灾在内的科学规划与工程论证的重要性199

8.2 洪灾区防灾减灾灾后重建规划199

8.2.1 洪灾区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及相关要求199

8.2.2 洪灾区灾后重建规划内容与指南要求201

8.3 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防灾减灾201

8.3.1 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选址及防灾减灾特征201

8.3.2 灾后重建小城镇规划的生态规划防灾理念203

8.3.3 地震灾区小城镇灾后重建的防灾对策205

8.4 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布局与规划选址案例借鉴206

8.4.1 受灾城镇的空间分布特征207

8.4.2 灾后重建防灾与发展条件评价207

8.4.3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要求211

8.4.4 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布局212

8.4.5 市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城镇选址216

8.4.6 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体系217

8.4.7 恢复重建山区镇乡选址及规划指引218

第9章 小城镇防灾减灾及相关规划案例示范分析223

9.1 店口镇防灾减灾及相关规划示范分析223

9.1.1 防洪排涝规划223

9.1.2 消防规划225

9.1.3 抗震防灾规划227

9.1.4 人防工程规划229

9.1.5 应用示范分析与建议230

9.1.6 相关示范实施条例的空间发展管治232

9.1.7 相关示范实施条例的生态功能区划及管治232

9.2 明城镇防灾规划及相关标准技术综合试点示范应用分析235

9.2.1 防洪规划235

9.2.2 消防规划235

9.2.3 防震抗震规划236

9.2.4 人防规划237

9.2.5 应用示范分析与建议238

9.2.6 相关示范实施条例的空间分区与空间分区管制240

9.3 会东县综合防灾规划及示范分析242

9.3.1 县域防灾规划242

9.3.2 县域生态功能区划243

9.3.3 县域空间管制244

9.3.4 县城综合防灾规划245

9.4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及相关规划借鉴254

9.4.1 恢复重建综合防灾规划主要借鉴254

9.4.2 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相关规划借鉴255

参考文献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