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
  • 张超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07238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王守仁(1472~1529)-心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受用一生的王阳明心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阳明说“心力”3

关注心之本体3

不要迷失人生的方向6

良知在人心,勿迷失自己9

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12

圣人之心如明镜,应变无穷15

第二章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说“立志”2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1

像圣人一样立志于道24

坚持心之所想,最终成为力之所及28

立志要选对方向,也要量力而行31

立大志,成大事34

第三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说“德性”39

以德为先,良知自在人心39

仁者爱天下万物42

成大事,心中当有大气象45

凡事当以诚待之48

做人当顶天立地5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3

将美好的品德根植于心56

修炼不迁怒于人的品德60

第四章 “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王阳明说“宽心”65

调整心态,不为泥泞所累65

看破世情,身处繁华而不动68

清空心灵,淡看荣辱毁誉72

敞开胸怀,免被俗世尘埃所扰75

存天理,去人欲78

顺其自然者,当成大器81

安贫乐道,泰然自若84

第五章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王阳明说“淡定”89

心若不动,则不为环境所束缚89

心无外物,谁能扰我92

非宁静无以致远96

怀一颗清净心,远离外界的烦扰99

气定神闲,不受外物所扰102

悉心静坐,沉静内心105

以淡定的心态应对失败109

第六章 动心忍性之徐,恍若有悟——王阳明说“包容”115

拥有像圣人一样的宽广胸襟115

挡住别人,也会堵自己的路118

做人要忍让内敛121

对待恶人,宽容地安抚比责罚更有效124

忍小过,成大事128

第七章 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切体认——王阳明说“学问”133

使学问融会贯通于内心深处133

学问自在内心,不宜外求136

把知识化为心上的智慧139

在万事万物上学习,才能更好地致良知142

做学问要循序渐进,才能有所长进145

有一种方法叫“心上学”148

抛弃虚浮的文辞,追求经典的实质151

学问要点化,但不如自己悟154

第八章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王阳明说“做事”161

人要在事上磨炼下功夫161

学会变通,因时而动165

打消急于求成的念头169

再细小的事,也值得用心去做172

从自省中完善自己176

第九章 士大夫志行无惭,不因毁誉而有荣辱——王阳明说“官道”181

居官当修德业181

为官当有士大夫气节184

及时论功行赏,论罪处罚187

为国为民立远谋190

第十章 父而慈焉,子而孝焉,吾良知所好也——王阳明说“行孝”195

行孝,首先要使父母无忧195

要有诚于孝亲的心198

孝顺要发自内心,由衷而出201

孝顺父母,经不起等待204

第十一章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王阳明说“交友”211

结交朋友当互相谦让211

以友为镜,察己不足215

切忌不讲策略地当面指责他人218

少指责,多赞美221

第十二章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辨浊清——王阳明说“死亡”227

智慧地看待生死苦乐227

生未可喜,死亦未可悲230

生死如昼夜交替一样平常233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长度236

第十三章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王阳明说“圆满”243

依心行事,体味圆满243

养心,才能更好地致良知247

空心,才会心灵清明不糊涂251

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