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0673661.jpg)
- 李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0928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汽车-转向装置-控制系统;汽车-制动装置-控制系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引言1
1.2主动前轮转向系统概述1
1.2.1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1.2.2汽车转向控制技术研究现状4
1.3防抱死制动系统概述5
1.3.1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发展历史6
1.3.2国内研究现状7
1.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常用方法8
1.4协同控制10
第2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常用模型12
2.1滑移率和附着系数μ-λ的模型12
2.2汽车单车轮动力学模型13
2.3汽车转向系统线性二自由度模型13
2.4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非线性模型14
2.4.1整车模型的建立15
2.4.2车轮模型的建立17
2.4.3侧偏角模型的建立18
2.4.4轮胎模型的建立18
第3章 汽车转向控制技术20
3.1汽车转向PID控制系统20
3.2汽车转向系统模糊PID控制21
3.3汽车转向系统模糊PID控制仿真分析22
3.4基于网络切换增益调节的汽车转向滑模变结构控制23
3.4.1系统描述23
3.4.2固定增益滑模控制器的设计23
3.4.3基于RBF网络的增益调节25
第4章 汽车制动控制技术31
4.1汽车制动PID控制系统31
4.2汽车制动模糊PID控制系统32
4.3汽车制动系统模糊PID控制仿真分析36
4.4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制动最优滑模控制器设计41
4.4.1基于遗传算法的最优滑模参数的求取42
4.4.2仿真分析44
第5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基于Agents黑板系统协同控制46
5.1基于Agents黑板系统的车轮协同控制方案设计46
5.1.1车轮协同方案设计概述46
5.1.2协同控制方法的实现49
5.1.3车轮Agent的建立50
5.1.4黑板系统的建立51
5.2自抗扰伺服控制器54
5.2.1纵向制动系统自抗扰控制器54
5.2.2转向系统改进自抗扰控制器55
5.3仿真分析55
第6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协同误差控制59
6.1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鲁棒协同误差控制59
6.1.1转向最优滑模控制器59
6.1.2协同控制器61
6.2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鲁棒自适应协同误差控制65
6.2.1转向控制器65
6.2.2协同控制方法68
第7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无模型协同控制72
7.1简介72
7.1.1泛模型73
7.1.2无模型控制律的基本形式74
7.1.3无模型控制律的一般形式74
7.2控制器的设计75
7.2.1控制系统总体结构75
7.2.2单车轮模型制动控制器设计76
7.2.3整车模型制动控制器设计78
7.2.4转向控制器的设计79
7.2.5协同控制器的设计80
7.3控制器稳定性判定82
7.3.1单轮制动控制器稳定性判定82
7.3.2整车制动控制器稳定性判定84
7.3.3转向控制器稳定性判定87
7.3.4协同控制器稳定性判定88
7.4车辆仿真分析90
7.4.1单轮模型制动仿真分析97
7.4.2直线制动仿真分析98
7.4.3转向系统仿真分析100
7.4.4协同控制仿真分析101
第8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105
8.1汽车转向/制动的非线性解耦控制系统105
8.1.1逆系统的定义106
8.1.2伪线性复合系统107
8.1.3逆系统的综合算法109
8.1.4转向/制动系统的逆系统解耦110
8.2车辆参数辨识112
8.2.1参数辨识概述112
8.2.2参数辨识的技术发展和研究状况114
8.2.3车轮侧偏特性参数和制动力系数的辨识115
8.3附加的PDF控制器的设计118
8.3.1 PDF的基本思想118
8.3.2 PDF控制系统的结构120
8.4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综合解耦控制123
8.5仿真分析126
8.5.1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126
8.5.2直线制动仿真126
8.5.3转向系统仿真130
8.5.4解耦控制仿真131
8.6汽车转向/制动系统非线性解耦内模控制器134
8.6.1非线性控制理论134
8.6.2汽车转向/制动非线性解耦控制器134
8.6.3内模控制器设计135
8.6.4鲁棒稳定性分析137
8.7汽车转向/制动系统非线性鲁棒控制器137
8.7.1汽车非线性综合模型137
8.7.2耗散Hamilton系统理论138
8.7.3汽车转向/制动非线性控制器设计139
第9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多模型控制141
9.1多模型控制方法141
9.1.1非线性T-S模型分析142
9.1.2汽车横向非线性模糊模型142
9.2汽车转向多模型控制器设计145
9.3汽车转向多模型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147
9.4汽车制动多模型控制器设计150
9.4.1单车轮纵向非线性模糊模型150
9.4.2整车制动纵向非线性模糊模型151
9.4.3整车制动控制器设计152
9.5汽车制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153
9.6协同控制系统研究155
9.6.1协同控制算法研究156
9.6.2整车行驶状态识别157
9.6.3控制策略研究158
9.7仿真分析160
9.7.1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160
9.7.2单轮模型制动仿真分析162
9.7.3整车直线制动仿真分析164
9.7.4转向系统仿真分析165
9.7.5协同控制仿真分析166
第10章 汽车转向/制动系统的自适应模糊协同控制169
10.1变论域思想的提出169
10.1.1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169
10.1.2变论域的伸缩因子170
10.1.3变论域伸缩因子的确定171
10.1.4变论域模糊控制的控制过程172
10.2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172
10.3制动控制器设计174
10.3.1变论域的实现174
10.3.2模糊整定规则175
10.4转向控制器设计177
10.5控制器稳定性判定180
10.5.1制动控制器的稳定性判定180
10.5.2转向控制器稳定性判定183
10.6协同补偿控制器的设计183
10.6.1整车控制任务184
10.6.2模糊规则的制定185
10.7仿真分析188
10.7.1 Simulink仿真模型的建立188
10.7.2单轮模型制动仿真分析188
10.7.3车辆直线制动仿真分析190
10.7.4车辆在不同路面情况下的制动仿真分析192
10.7.5车辆在不同干扰情况下的制动仿真分析193
10.7.6车辆转向系统仿真分析194
10.7.7车辆同步补偿控制仿真分析195
参考文献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