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法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法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0679160.jpg)
- 臧大年,谢哲胜,吴家桐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
- ISBN:98680750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资产证券化理论与法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功能1
第二节 本书的特色4
第三节 本书的架构6
第二章 金融资产证券化与相类似概念的区别9
第一节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9
第一项 概说9
第二项 本章的分析范围12
第二节 与相类似概念的区别14
第一项 金融资产证券化与应收帐款收买的区别15
第一款 就资产让售人而言16
第二款 就让与的资产标的而言16
第三款 就风险评估与承担而言16
第四款 就追索权的有无而言16
第五款 就资产受让人而言17
第六款 就出让资产价金的收取方式而言17
第二项 金融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贷款债权出售的区别18
第一款 就金融资产证券化而言18
第二款 就银行贷款债权的出售而言18
第三项 金融资产证券化与不动产证券化的区别19
第一款 就证券化的主要目的而言20
第二款 就证券化标的而言20
第三款 就证券化的架构而言21
第四款 就所发行证券的形式而言21
第五款 就商业作用而言22
第四项 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主要概念特徵归纳22
第三章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架构与发行证券的种类25
第一节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架构26
第一项 证券化的主体(参与者)26
第一款 借款人26
第二款 创始机构27
一、创始机构的概念与基本任务27
二、创始机构所持有资产的现金流量分析28
三、创始机构於证券化交易中的其他任务29
第三款 特殊目的工具30
一、特殊目的工具的概念30
二、特殊目的工具於证券化交易中的作用—破产隔离31
第四款 服务机构32
第五款 信用评等机构与信用增强机构35
一、信用评等机制35
二、信用增强机制36
(一)公司保证38
(二)银行信用状38
(三)贷款群组保险或债券保险38
(四)优先/次顺位证券39
(五)准备基金40
第六款 承销机构42
第七款 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的基本商业轮廓43
第二项 证券化的架构44
第一款 特殊目的工具的功能45
一、法律主体的设立45
二、破产隔离的建置45
三、税法上与会计上优惠地位的取得46
第二款 证券化的基本架构47
一、转付架构47
二、支付架构52
三、担保负债架构57
第三款 决定证券化架构的考量因素归纳62
第二节 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行证券的种类64
第一项 债务工具与权益工具65
第二项 资产支撐证券66
第一款 转付证券67
第二款 资产支撐债券69
第三款 支付证券73
第三项 资产支撐商业票据与资产支撐优先股票75
第四项 归纳与比较76
第四章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优点与相关风险81
第一节 对创始机构的优点83
第一项 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并改善财务状况85
第二项 使资金来源多样化并降低金融机构取得资金的成本85
第三项 保留股权以维持稳健经营87
第四项 创始机构得以发挥其资本管理专业以赚取稳定的服务费用88
第五项 免於践行资讯揭露的要求89
第二节 对投资人的优点89
第一项 稳定的收益与本息清偿的担保90
第二项 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并分散投资风险91
第三项 增加投资组合的相对流动性92
第四项 提供进入信用供给市场的媒介93
第三节 相关风险93
第一项 违约风险94
第二项 现金流量风险94
第三项 营运风险96
第一款 参与机构的破产风险96
一、创始机构的破产风险96
二、服务机构的破产风险97
第二款 行政风险98
第三款 服务机构风险98
第四款 群组风险/资产风险99
第五款 结构风险100
第四项 法律与管制风险101
第一款 法律与管制风险的概念101
第二款 法律与管制风险的态样101
一、将来债权证券化的疑义102
二、资产群组与担保品随同移转的疑义103
三、最高限额抵押下担保移转的疑义106
四、本书评析与修法建议107
(一)本书评析107
(二)修法建议109
1.法令管制与规范模型的应有内涵109
2.主管机关的地位111
第五项 市场风险113
第五章 特殊目的信讬法制115
第一节 特殊目的信讬的概念115
第一项 概说115
第二项 本章的分析范围116
第一款 特殊目的信讬法制与既有法制的调和116
第二款 交易安全确保机制与特殊目的信讬法制规范模型的建立118
第二节 特殊目的信讬的法律关系与受讬机构的权利义务120
第一项 特殊目的信讬的法律关系120
第一款 特殊目的信讬的概念特徵120
一、特殊目的信讬属商业信讬121
二、特殊目的信讬属商事信讬122
三、特殊目的信讬属集团信讬123
四、特殊目的信讬原则上属金钱债权及其担保物权的信讬125
五、特殊目的信讬属自益信讬126
第二款 特殊目的信讬并非消极信讬127
第二项 受讬机构的权利义务128
第一款 受讬机构的权利129
一、报酬请求权129
二、支出费用偿还请求权130
三、负担债务清偿请求权131
第二款 受讬机构的义务131
一、运用相当注意与技能处理信讬事务的义务132
二、忠诚义务133
三、自行处理信讬事务的义务135
四、备置帐簿与提供讯息的义务138
五、分别管理义务141
六、保密义务142
第三节 特殊目的信讬的架构与流程143
第一项 特殊目的信讬关系的设定144
第一款 受讬机构的建置144
一、受讬机构的资格144
(一)积极资格145
(二)消极资格146
二、受讬机构的任务终了与结算移交147
第二款 特殊目的信讬契约的订立、变更与终止149
一、特殊目的信讬契约的订立149
二、特殊目的信讬契约的变更与终止151
(一)行使主体与行使方式151
(二)特殊目的信讬契约的变更153
(三)特殊目的信讬契约的终止155
1.终止事由155
2.终止后的清算156
第三款 资产信讬证券化计画157
一、资产信讬证券化计画的拟定158
二、资产信讬证券化计画的变更159
三、资产信讬证券化计画的执行160
第四款 信讬资产的移转162
一、信讬移转行为的法律效力163
(一)对抗第三人效力的取得164
(二)对抗债务人效力的取得165
(三)信讬公告与信讬公示的践行166
二、诈害信讬的防止170
第二项 受益权证券化的流程171
第一款 受益权证券化的基础172
一、证券的概念及其商业交易作用172
(一)证券的概念意涵与概念特徵172
1.就书面性的概念特徵而言174
2.就公开性的概念特徵而言175
(二)有价证券法律效力於商业交易上的作用175
1.交易上真正权利归属认定的便宜性功能175
2.交易安全保障的功能176
3.流通性与融资性的功能181
二、受益权证券化的准据182
(一)受益权证券化的规范正当性182
(二)受益权证券化的法律依据184
第二款 受益证券的募集、发行与转让185
一、受益证券的募集185
(一)受益证券的公开招募185
1.就事前的申请核准或申报生效而言186
2.就公开说明书的制作与交付而言189
(二)受益证券的私募191
(三)公开招募与私募的归纳比较193
二、受益证券的发行196
(一)事前审查程序—申请核准或申报生效196
(二)发行受益证券199
三、受益证券的转让201
第四节 特殊目的信讬的财务、会计与税赋204
第一项 特殊目的信讬的财务与会计204
第一款 特殊目的信讬的财务205
一、信讬财产借入款项的限制205
二、信讬财产所生閒置资金运用的限制206
第二款 特殊目的信讬的会计208
第三款 受讬机构的民事责任209
第二项 特殊目的信讬的税赋209
第一款 信讬课税的立法原则与相关理论209
一、信讬课税的立法原则209
二、信讬课税的相关理论210
第二款 特殊目的信讬税赋的法律规范211
一、信讬移转行为的课税211
二、受益证券交易行为的课税212
三、信讬财产收入的课税212
(一)营业税的部分213
(二)所得税的部分213
第五节 特殊目的信讬的监督机制214
第一项 市场监督机制215
第一款 外部监督机制215
一、资讯公开制度215
二、信讬监察人制度218
(一)信讬监察人的选任219
(二)信讬监察人的职权与其行使方式220
(三)信讬监察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221
第二款 内部监督机制—受益人会议223
第二项 行政监理225
第一款 行政监理必要性的分析225
第二款 行政监理的准据与具体内容226
第六节 小结228
第六章 特殊目的公司法制231
第一节 特殊目的公司的概念231
第一项 概说231
第二项 本章的分析范围233
第一款 特殊目的公司的组织业务特性及其与固有公司法制间的调和233
第二款 破产隔离要求的贯彻233
第二节 特殊目的公司的法律属性及其设立与解散235
第一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法律上地位235
第一款 特殊目的公司的商业交易属性236
第二款 特殊目的公司的法人格定位236
第二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设立与解散239
第一款 特殊目的公司的设立240
一、设立许可240
二、设立要件242
(一)人的要件242
(二)物的要件244
1.特殊目的公司的资本额244
2.特殊目的公司的章程245
第二款 特殊目的公司的解散246
第三节 特殊目的公司的组织与业务248
第一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组织特性249
第一款 股东会的设置249
第二款 管理机关与监督机关的设置250
一、管理机关的设置250
二、监察机关的设置252
三、管理机关与监察机关的权利义务252
第三款 公司法中相关规定的排除适用254
第二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业务特性255
第一款 专一性的业务种类与范围255
一、兼营其他业务的禁止256
二、受让资产处分的限制257
三、保证与背书的限制258
四、违反效果259
五、归纳260
第二款 业务准则—资产证券化计画260
一、资产证券化计画的性质与内容260
二、资产证券化计画的执行与变更262
(一)资产证券化计画的执行262
(二)资产证券化计画的变更264
第三项 资产基础证券的募集、发行与转让265
第一款 资产基础证券的募集265
一、资产基础证券的公开招募与私募266
二、公开说明书或投资说明书的提供269
三、相关责任规范271
第二款 资产基础证券的发行273
一、申请核准或申报生效的事前审查机制273
二、资产基础证券的制作格式与应记载事项275
三、资产基础证券的种类276
(一)於交易实务上的分类276
(二)於现行法制下的分类277
四、自益行为的禁止280
第三款 资产基础证券的转让280
第四节 特殊目的公司的财务、会计与税赋282
第一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财务284
第一款 借入款项的限制284
第二款 閒置资金运用的限制285
第二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会计286
第一款 设置帐簿与作成报告书并公告的义务286
第二款 编制财务报告及申报的义务288
第三项 特殊目的公司的税赋293
第五节 特殊目的公司的破产隔离机制293
第一项 破产隔离机制的设计295
第一款 特殊目的公司独立性的确保295
第二款 交易上真实买卖的确保298
一、真实买卖的概念298
二、真实买卖的判断标准299
三、诈害移转的问题303
四、归纳305
第二项 现行法制就破产隔离机制的规范305
第一款 就特殊目的公司独立性的确保而言305
第二款 就交易上真实买卖的确保而言307
一、本条例的规范307
二、金融资产的移转应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308
三、就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及确实移转应由专门技术人员出具意见说明312
四、资产移转交易的公示制度314
五、真实买卖的法律效果315
第三项 破产隔离的法律效果316
第一款 原则316
第二款 本条例的规范317
一、资产分割作用下的投资人优先受偿权317
二、发行时的信用增强机制320
三、服务机构债权人追索的隔绝322
第三款 本书评析323
第六节 特殊目的公司的监督机制323
第一项 内部监控机制324
第二项 市场监督机制326
第一款 监督机构的建置326
一、资产基础证券持有人会议机制与设置监督机构的必要性326
二、监督机构的设置及其权利义务329
三、监督机构的权限331
第二款 资讯公开机制333
一、资讯公开原则的基础及其内涵333
二、本条例的具体规范335
第三项 行政监理机制336
第七节 小结337
第七章 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理想规范模式341
第一节 概说341
第二节 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的两个面向342
第一项 经济的面向343
第二项 法制的面向346
第三节 本书的建议349
第一项 法令管制的应有内容349
第二项 主管机关的地位351
附件355
参考文献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