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治理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新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治理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新探索
  • 徐冬青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991084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中小学-学校管理-管理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治理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新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问题的提出1

一、研究综述3

(一)多元认识3

(二)多种取向9

二、本书框架24

第一章 透视社会转型背景28

一、结构转型:从传统到现代29

(一)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31

(二)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33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37

二、体制转轨:从计划到市场41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4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2

(三)市场经济给中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46

三、治理转换:从人治到法治52

(一)人治社会的法制特征52

(二)现代法治的主要特征54

(三)走向现代法治的中国57

第二章 扫描体制改革现状61

一、公办学校:体制内改革61

二、民办学校:体制外发展70

三、转制学校:体制间探索78

第三章 聚焦体制改革问题89

一、体制改革的过程特征90

(一)依附性90

(二)过渡性94

(三)外在化96

二、体制改革的伴生现象99

(一)投机行为100

(二)短期行为100

(三)腐败行为101

三、体制改革的制度失衡103

(一)制度惯性103

(二)制度缺失104

(三)综合失灵107

第四章 整体设计现代学校制度115

一、把握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涵116

(一)独立117

(二)自治118

(三)责任119

二、确立现代学校制度的价值追求120

(一)为不同类型的学校提供统一的制度平台120

(二)树立政府公共形象,实现政府职能转换121

(三)建立社会参与机制,促进学校与社区有效互动121

(四)建立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办学,依法管理122

(五)实现校长身份内涵的转变,培育“教育家市场”122

三、解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124

(一)分权124

(二)竞争126

(三)市场128

(四)社区128

四、正确处理改革中的三大关系129

(一)自主与自治130

(二)行政与专业131

(三)教育与经营132

五、远景:期望的走向132

(一)办学主体由政府过渡到社会133

(二)教育标准由国家控制过渡到社会调节133

(三)办学体制由多元化转向一体化134

第五章 重审学校教育的公益性135

一、遭遇挑战的教育公益性136

(一)市场机制的挑战136

(二)民办学校营利事实的挑战138

(三)部分法律法规的变相突破139

二、产品分析的视角141

(一)三种产品的特征141

(二)产品提供方式的多样选择144

三、教育服务的性质及供给模式选择145

(一)教育服务的性质及类型146

(二)教育服务提供方式的选择150

(三)教育公益性实现形式多样化154

第六章 学校分化的实践逻辑157

一、交换分析的视角158

(一)社会资源的主要类型159

(二)社会资源的性质类型160

(三)社会资源的交换类型161

(四)社会资源的交换结构类型162

二、学校分化的交换逻辑163

(一)资源交换的本质是资本交换164

(二)资源稀缺是学校发展的现实前提166

(三)学校资源获得中的交换逻辑169

(四)学校分化的类型和原因172

三、规则重建中的价值选择175

(一)资源交换的价值基础176

(二)资源交换的规则重建178

第七章 制度变革中的权力转移181

一、权力分析的视角182

二、权力转移的路径依赖187

三、权力的制约及有效转移192

第八章 制度变革中的主体重构196

一、政府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196

(一)政府角色重叠198

(二)政府角色演变199

二、中介组织培育与有效参与202

(一)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204

(二)教育中介组织的功能定位206

三、微观主体独立与活力激发210

(一)法人独立是学校办学活力的制度基础210

(二)有效治理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制度保证211

(三)民主参与是学校治理有效性的机制保证211

第九章 博弈中的制度能力建设213

一、博弈论分析的视角214

二、博弈论与制度分析221

(一)制度的定义、类型和功能221

(二)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定义228

(三)博弈论视角下的制度起源231

三、多重博弈中的制度能力建设233

(一)制度变迁的类型234

(二)博弈类型与制度能力建设237

(三)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原则239

第十章 走向教育公共治理242

一、治理分析的视角243

二、治理之境:三种关系的转换250

三、多中心治理:对话协商机制的培育252

结语:谁之质量?何种质量?——一个延伸性思考256

一、单一与多元:教育标准单一化带来质量认识的窄化257

二、同质与异质:单一教育质量标准导致过度同质性教育竞争259

三、经营与公益:过度经营带来办学质量发展方向性偏差261

四、一致与冲突:利益冲突导致教育共识难以形成,拉缓多元质量改进进程262

五、行政与专业:过度行政干预抑制专业主体质量创新活力263

参考文献265

后 记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