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用地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201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用地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2013
  • 郧文聚,黄元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50925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农业用地-土地质量-土地评价-研究报告-中国-2013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用地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201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报告】1

中国农用地质量概况1

一、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结构特征1

二、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技术方法8

三、耕地质量管理新制度10

中国农用地质量变化监测研究工作进展13

一、与土地相关的监测研究概况13

二、农用地质量变化监测总体任务目标和年度任务17

三、项目研究的主要工作进展18

四、农用地质量变化监测阶段成果20

五、主要考核指标的完成与应用情况24

中国农用地质量研究框架26

一、农用地质量因素与过程26

二、农用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27

三、农用地质量调查与监测27

四、农用地质量与产能提升28

五、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30

【专题报告】32

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步规划32

一、信息化建设背景32

二、耕地质量数据管理现状与面临的问题32

三、信息化规划概述34

四、信息化建设初步规划38

基于蓝水绿水资源观点的农用地质量建设研究报告49

一、地-水-粮关系和中国粮食安全49

二、中国耕地资源和农业水资源52

三、耕地保育和农业节水56

四、生产养活16亿人的6.8亿t粮食,耕地和水资源管理的路在何方58

耕地资源多功能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启示61

一、耕地多功能保护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的必然选择61

二、中国粮食安全必须要转移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的轨道上来63

三、粮食生产单项技术突破与发展迫切需要多功能的高标准农田技术突破64

四、基于多功能的耕地自然质量限制因素及其提升技术需求64

五、实现耕地多功能的区域“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技术需求66

六、提升耕地生产潜力的土地政策保障需求67

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功能变化机理诊断研究报告70

一、黄淮海区域耕地功能基本判断70

二、黄淮海平原区耕地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分化过程70

三、黄淮海区域耕地功能异化的机理诊断71

四、黄淮海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73

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界限和作物产量潜力的影响研究报告75

一、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75

二、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影响75

三、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作物产量潜力及其提升空间77

高产高效的土壤条件与定向调控研究报告82

一、土壤有机质含量直接决定了耕地生产力82

二、土壤有机质通过改变土壤肥力性状,调控土壤过程调控耕地质量83

三、改革施肥和耕作制度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有效技术85

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的关键环节研究报告86

一、提高土地生态景观服务功能是土地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86

二、做好省市县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定位和内容衔接87

三、切实把握宏观土地整治生态景观规划的关键环节88

四、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景观建设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和示范90

五、加强制度建设,有效推进生态景观建设92

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启示94

一、农田生态服务功能保护与提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94

二、中国农田生态安全格局水平低,生态服务功能薄弱95

三、优化农田生态安全格局是提升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96

四、农田绿色基础设施改善技术是提升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的关键技术途径96

五、农田生态景观管护措施是维持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稳定运转的政策保障98

粮食生产再增产潜力与耕地保障对策99

一、粮食产量“十连增”的原因100

二、黄淮海区粮食生产的地位与困境102

三、黄淮海平原粮食产能提升的途径105

四、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108

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耕地质量管理研究113

一、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基本要求113

二、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共同责任机制研究114

三、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农业转型115

四、国家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经验115

五、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116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117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117

二、新型现代农业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研究118

三、探索以村办农场形式实现中国农业转型发展118

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博弈论解释119

耕地保护科学与技术普及进展报告121

一、被正式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121

二、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讲座121

三、开展了一系列主流媒体科普宣传活动123

四、科普性耕地保护夏季交流会123

五、“感受耕地、珍惜耕地、保护耕地”夏令营活动124

广东省化州市耕地等级监测示范基地建设研究报告125

一、项目概况125

二、耕地质量本底状况126

三、监测技术路线126

四、监测分区、布点和信息采集127

五、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评价129

六、等别和产能变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131

七、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制度建议132

河南省禹州市耕地等级监测示范基地建设研究报告134

一、项目概况134

二、耕地质量本底状况135

三、监测技术路线136

四、监测分区、布点和信息采集138

五、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评价139

六、等别和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和对策144

七、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制度建议145

FAO对农业领域的土地及水资源研究概述147

一、农业领域中的水土资源状况与趋势147

二、水土资源利用中面临的风险148

三、水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技术需求149

四、可持续水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支持150

五、中国土地和水资源面临的挑战151

【年度热点】153

土地整治一路精彩—回眸2013,展望2014153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效益凸显160

守住质量“红线”、推进等级提升162

构建土地“当量”制度、统一耕地按等折算166

中央会议反复强调耕地保护169

【相关链接】170

中国耕地质量之忧170

农业部:耕地红线必须坚守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176

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178

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调向“退减保调转”179

水资源保护上升到捍卫耕地红线之级别182

【附录】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摘录)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摘录)184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57号)(摘录)18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摘录)185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摘录)18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摘录)18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摘录)18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1号)(摘录)190

国务院关于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国函〔2012〕23号)(摘录)191

国务院关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3〕111号)193

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摘录)194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6号)(摘录)195

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摘录)196

关于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120号)(摘录)197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374号)(摘录)198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摘录)199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8号)(摘录)201

国土资源部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08号)203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60号)208

后记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