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研究
  • 杨稳泉,欧新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3735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第一节 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1

一、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大进军中形成的2

二、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是在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挑战和世界军事教育竞争发展的大趋势中形成的4

三、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8

第二节 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12

一、产生阶段(1975.1~1978.12)12

二、形成阶段(1978.12~1983.10)15

三、发展阶段(1983年10月以后)17

第三节 学习研究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19

一、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

二、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办校治学的理论指南20

三、邓小平军队院校教育思想为谋划我军院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24

第二章 军队院校要起到集体干部部的作用29

第一节 集体干部部,是军队院校地位作用的科学定位29

一、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30

二、对毛泽东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8

三、迎接世界军事革命严峻挑战的英明战略决策40

四、科学地揭示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的特点和规律44

五、新形势下赋予军队院校的光荣使命46

第二节 坚持“四个优先”,确保军队院校的战略地位57

一、在发展战略上优先筹划58

二、在领导班子上优先配强63

三、在经费安排上优先投入65

四、在装备器材上优先保障69

第三节 严把“三关”,切实发挥军队院校集体干部部的作用71

一、择优录取,严把干部入口质量关71

二、按纲施训,严把教育训练质量关75

三、知人善任,严把推荐干部质量关82

第三章 军队院校要培养全面合格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85

第一节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素质结构86

一、坚定的政治素质87

二、过硬的军事素质91

三、强健的身心素质94

四、宽厚的科文素质98

五、超凡的谋略素质102

六、较高的创造素质104

第二节 更新教育观念,造就全面合格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108

一、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108

二、树立超前教育的观念,重视人才的发展后劲111

三、树立科技育才的观念,加大人才的科技含量113

四、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开发人才的创造潜能115

五、树立开放教育的观念,拓宽人才的适用范围117

六、树立教“学”的观念,提高人才的自学能力119

七、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促进人才的知识更新120

第四章 军队院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24

第一节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124

一、“三个面向”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124

二、“三个面向”的地位和作用127

三、“三个面向”对军队院校教育的指导意义132

第二节 军队院校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136

一、军队院校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136

二、军队院校教育必须面向世界144

三、军队院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147

第三节 军队院校教育坚持“三个面向”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54

一、正确处理加大高技术含量与打牢科文基础的关系154

二、正确处理“面向世界”与保持我军特色之间的关系156

三、正确处理“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之间的关系158

第五章 办好军队院校要有一个好的教学队伍161

第一节 办好军队院校关键在教师161

一、军校教员在教书中起主导作用161

二、军校教员在育人上起示范作用163

三、教员在院校科研中起主力军作用164

四、名教员是院校的金字招牌165

第二节 办好军队院校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166

一、要选好教员,优化队伍结构167

二、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员素质172

三、要实行考核制度,严格质量管理178

第三节 关心爱护教员,充分发挥教员的作用180

一、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气氛180

二、牢固树立专家治校的思想183

三、优化工作环境,创造教员成才条件184

四、提高教员的物质生活待遇188

第六章 军队院校要坚持科技育才191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1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历史过程192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4

第二节 科学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战斗力201

一、科学技术是战斗力的历史轨迹202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204

第三节 科技强军,关键在干部208

一、没有干部科技素质的提高,就难以有全军官兵科技素质的提高211

二、没有干部科技素质的提高,就难以赢得未来战争胜利212

第四节 科技育才,军队院校责任重大215

一、为了增加干部的科技知识,就要好好办学校216

二、充分认识军队院校科技育才的必要性紧迫性,自觉实施高科技教学221

三、建重点院校、综合性院校,培养英才,抢占高科技制高点223

四、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培养人才群体的科技素质上下功夫225

第七章 军队院校要把体制编制搞合理228

第一节 军队院校体制编制必须改革228

一、军队院校体制编制改革是大势所趋229

二、军队院校体制编制改革是历史必然231

第二节 我军院校体制编制的改革实践234

一、奠定基础时期(1927~1956年)235

二、调整充实时期(1956~1966年)237

三、遭受严重破坏时期(1966~1976年)238

四、恢复完善时期(1976~1989年)240

五、改革发展时期(1989~1999年)243

第三节 建立合理高效的军队院校体制编制246

一、遵循军队院校体制编制建立和变革的基本原则247

二、确立合理的军队院校体制编制内容255

三、追踪军队院校体制编制发展的趋向259

四、把握军队院校体制编制建设的工作重点274

第八章 军队院校的领导班子建设277

第一节 选好办学校的干部很重要277

一、军校领导是军校“灵魂”的赋予者278

二、军校领导是军校运行机制的调控者279

三、军校领导是军校人际关系的协调者280

第二节 要选最优秀的干部来办院校282

一、政治素质要更强283

二、知识水平要更高287

三、品德修养要更好289

四、综合能力要更强293

第三节 第一位的是配备好领导班子297

一、优化军校领导班子结构的基本原则298

二、优化军校领导班子结构的主要内容305

第四节 院校领导就是服务315

一、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员服务的意识315

二、应有为教学服务、为教员服务的实际行动318

第九章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军队院校的教材建设321

第一节 编好教材是提高教学的关键321

一、教材是实现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的知识载体322

二、教材是衡量一个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325

第二节 军队院校教材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28

一、军队院校教材建设应遵循先进性原则328

二、军队院校教材建设要遵循系统性原则329

三、军队院校教材建设要遵循统一性原则330

四、军队院校教材建设要遵循实用性原则331

第三节 大力加强军队院校的教材建设332

一、加强对军队院校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332

二、更新完善军队院校教材的内容334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军队院校教材体系337

四、建立严密科学的军队院校教材组织管理体制339

第十章 军队院校要树立好的风气342

第一节 校风是一所学校特有的作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342

一、校风的含义342

二、校风的特点343

三、校风的作用和意义345

第二节 继承和发扬我军的传统作风,大力培养具有我军特色的优良校风348

一、领导率先垂范,培养优良作风349

二、坚持从严治教,培养优良教风352

三、坚持严谨治学,培养优良学风356

第三节 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360

一、创造健康向上的政治环境,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功能,培养学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军人道德情操361

二、创造严格艰苦的训练环境,加大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使学员在思想、作风、意志、能力、体魄等多方面经受磨练363

三、创造近似部队的生活环境,寓教于管,使学员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熏陶364

四、创造生动活泼的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教育人、凝聚人的作用,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365

第十一章 重视和加强军队院校的后勤工作367

第一节 军校后勤工作的地位和主要任务367

一、后勤工作是军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或缺的物质保证作用368

二、军校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369

第二节 新时期军校后勤保障要走社会化保障的新路376

一、实行社会化保障,是我军院校后勤改革的必然要求376

二、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进程379

三、军校后勤实行社会化保障的主要思路382

后记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