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流水幽兰 唐诗琴韵解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流水幽兰 唐诗琴韵解说
  • 李祥霆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14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古琴-鉴赏-中国;古琴-奏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流水幽兰 唐诗琴韵解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全唐诗中有关古琴演奏美学部分1

沈佺期1

霹雳引1

李季兰2

三峡流泉歌2

僧皎然2

风入松歌2

李 白3

幽涧泉3

杨师道3

咏琴(一作杨希道诗)3

刘允济3

咏琴3

骆宾王4

咏怀4

乔知之4

拟古赠陈子昂4

陈子昂4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4

征序5

李颀5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5

给事5

王昌龄5

琴5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6

常建6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6

李 白6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6

听蜀僧濬弹琴6

韦应物7

司空主簿琴席7

岑参7

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7

顾况8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8

戎 昱8

听杜山人弹胡笳8

卢纶9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9

李 益9

奉和武相公春晓闻莺9

李端9

胡腾儿9

司空曙10

同张参军喜李尚书寄新琴10

韩愈10

听颖师弹琴10

刘禹锡10

昼居池上亭独吟10

郑澣11

和李德裕游汉州房公湖二首 其一11

孟郊11

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 其二11

卢 仝12

卓女怨12

听萧君姬人弹琴12

李 贺12

听颖师琴歌12

元稹13

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 其一13

乐府古题序13

白居易14

废琴14

夜琴14

琴14

和殷协律琴思14

好听琴15

船夜援琴15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15

江上对酒二首 其一15

松下琴赠客15

对琴待月16

听幽兰16

弹秋思16

夜调琴忆崔少卿16

张瀛17

赠琴棋僧歌17

李 绅17

赋月17

鲍溶17

窃览都官李郎中和李舍人益酬张舍人弘静夏夜寓直思闻雅琴见寄17

姚 合18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二十八18

闲居遣兴18

题河上亭18

春日同会卫尉崔少卿宅18

和友人新居园上18

许浑19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19

李商隐19

蜀桐19

赵嘏19

代人听琴二首其一19

李宣古19

听蜀道士琴歌19

项斯20

送苗七求职20

贾 岛20

听乐山人弹易水20

司马札21

夜听李山人弹琴21

司空图21

书怀21

绮丽21

实境21

张 乔22

听琴22

李咸用22

水仙操22

览友生古风22

闻泉23

韦 庄23

听赵秀才弹琴23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23

伍 乔24

僻居酬友人24

杨希道24

咏笙24

赵抟24

琴歌24

唐尧客25

大梁行25

无名氏25

听琴25

无名氏26

姜宣弹小胡笳引歌26

僧皎然26

奉和裴使君清春夜南堂听陈山人弹白雪26

僧贯休27

听僧弹琴27

虚中27

听轩辕先生琴27

吴 筠27

听尹炼师弹琴27

苏替28

听琴28

二、全唐诗中有关古琴音乐思想部分29

太宗皇帝29

帝京篇十首 其七29

秋日即目29

明皇帝30

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 并序 序30

赐崔日知往潞州30

上官昭容3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十五30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二十一30

郊庙歌辞31

中宗祀昊天乐章&雍和31

让皇帝庙乐章&迎俎31

乐府杂曲31

有所思&卢仝31

相和歌辞32

王昭君&上官仪32

猛虎行&李白32

善哉行&僧贯休32

白头吟&张籍32

怨诗&鲍溶33

怨歌行&虞世南33

怨歌行&李白33

长门怨&齐澣33

乌夜啼二首 其一&顾况33

乌夜啼二首 其二&顾况34

琴曲歌辞34

白雪歌&僧贯休34

湘妃&刘长卿34

湘妃&李贺34

湘妃怨&孟郊34

湘妃怨&陈羽35

湘妃列操&鲍溶35

湘夫人&邹绍先35

湘夫人&李顾35

湘夫人&郎士元35

拘幽操&韩愈36

越裳操&韩愈36

岐山操&韩愈36

履霜操&韩愈36

雉朝飞操&李白36

雉朝飞操&韩愈37

雉朝飞操&张祜37

思归引&张祜37

猗兰操&韩愈37

幽兰&崔涂38

将归操&韩愈38

龟山操&韩愈38

残形操&韩愈38

双燕离&李白38

列女操&孟郊39

别鹄操&韩愈39

别鹤&杨巨源39

别鹤&王建39

别鹤&张籍39

别鹤&杜牧40

走马引&李贺40

昭君怨&白居易40

昭君怨二首 其一&张祜40

昭君怨二首 其二&张祜40

昭君怨&梁氏琼41

明妃怨&杨凌41

蔡氏五弄41

游春曲二首 其一&王涯41

游春曲二首 其二&王涯41

游春辞二首 其一&王涯41

游春辞二首 其二&王涯41

游春辞三首 其一&令狐楚42

游春辞三首 其二&令狐楚42

游春辞三首 其三&令狐楚42

渌水曲&李白42

渌水辞&李贺42

幽居弄&顾况42

秋思二首 其一&李白43

秋思二首 其二&李白43

秋思二首 其一&鲍溶43

秋思二首 其二&鲍溶43

秋思&司空曙43

秋思&司空图44

秋思二首 其一&王涯44

秋思二首 其二&王涯44

胡笳十八拍&刘商44

飞龙引二首 其一&李白47

飞龙引二首 其二&李白47

乌夜啼&张籍47

宛转歌 其一&郎大家宋氏47

宛转歌 其二&郎大家宋氏48

宛转歌 其一&刘方平48

宛转歌 其二&刘方平48

宛转行&张籍48

王敬伯歌&李端48

秋风引&刘禹锡49

明月引&卢照邻49

明月歌&阎朝隐49

绿竹引&宋之问49

山人劝酒&李白49

龙宫操&顾况50

飞鸢操&刘禹锡50

升仙操&李群玉50

司马相如琴歌&张祜50

霍将军歌&崔颢51

琴歌&顾况51

杂曲歌辞51

伤歌行&孟郊51

悲歌&李白51

妾薄命&刘元淑52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其二&李白52

游子吟&顾况52

长相思三首 其二&李白52

东飞伯劳歌&李暇52

行路难&张纮53

古离别&王适53

郑樱桃歌&李颀53

袁朗53

和洗椽登城南坂望京邑53

长孙无忌54

新曲二首 其一54

岑文本54

安德山池宴集54

刘孝孙54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仙字54

杨师道55

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 其一55

其二55

许敬宗55

奉和初春登楼即目应诏55

李义府55

咏乌55

虞世南56

怨歌行56

奉和幸江都应诏56

王绩56

古意六首 其一56

田家三首 其一&一作王勃诗56

田家三首 其二56

山中叙志57

北山57

山夜调琴57

句57

上官仪58

王昭君58

故北平公挽歌58

卢照邻58

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58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58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58

昭君怨59

相如琴台59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59

首春贻京邑文士59

宿玄武二首 其一59

刘祎之59

奉和别越王59

张九龄60

奉和圣制瑞雪篇60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60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合60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60

杨炯60

送刘校书从军60

和崔司空伤姬人61

和刘长史答十九兄61

宋之问61

初到陆浑山庄61

夜饮东亭61

入崖口五渡寄李适61

下桂江县黎壁62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62

伤田洗马韩观主因以题壁赠杜侯杜四62

放白鹇篇62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62

冬夜寓直麟阁62

答李司户夔63

送永昌萧赞府63

王勃63

山居晚眺赠王道士63

羁游饯别63

三月曲水宴得烟字63

他乡叙兴63

赠李十四四首 其一64

寒夜思友三首 其一64

李峤64

六月奉教作64

天官崔侍郎夫人吴氏挽歌64

风64

市64

琴65

桐65

乌65

凫65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65

皇帝上礼抚事述怀65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66

送骆奉礼从军66

夏晚九成宫吴同寮66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66

兼思亲友率成短韵用写长怀赠杜幽素66

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66

送司马先生66

杜审言67

赠崔融二十韵67

刘允济67

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67

田游岩67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67

崔融68

哭蒋詹事俨68

刘 宪68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68

崔知贤68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68

刘友贤68

晦日宴高氏林亭68

苏颋69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兼郎官数子自顷沉疴年复一年兹愿不果率然成章。69

徐 晶69

同蔡孚五亭咏69

徐彦伯69

拟古三首 其三69

和李适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见赠70

淮亭吟70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70

骆宾王70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70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70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71

畴昔篇71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71

秋日送侯四得弹字71

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71

乐大夫挽词五首 其五71

称心寺72

夏日夜忆张二72

饯郑安阳入蜀72

武三思72

仙鹤篇72

张昌宗73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73

刘希夷73

蜀城怀古73

陈子昂73

赠赵六贞固二首 其二73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73

喜马参军相遇醉歌 并序74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74

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并序74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 并序74

夏日游晖上人房74

群公集毕氏林亭74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并序75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75

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75

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75

赠别冀侍御崔司议 并序75

张 说76

夕宴房主簿舍 并序76

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76

蜀路二首 其二76

再使蜀道76

岳州作76

同王仆射山亭饯岑广武羲得言字76

岳州山城77

湘州北亭77

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 其二77

李工部挽歌三首 其一77

徐高御挽歌77

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77

别?湖78

张垍78

奉和岳州山城78

韦嗣立78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并序78

崔泰之79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79

李 乂79

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79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79

卢藏用79

宋主簿鸣皋梦赵六予未及报而陈子云亡今追为此诗答宋兼贻平昔游旧79

马怀素80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80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80

王适80

古离别80

沈佺期80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80

哭道士刘无得81

赵冬曦81

酬燕公出湖见寄81

和燕公岳州山城81

陪燕公游?湖上寺81

王琚81

美女篇81

张循之82

送王汶宰江阴又作包何诗82

袁恕己82

咏屏风82

司马逸客82

雅琴篇82

张纮83

行路难83

李迥秀83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83

卢怀慎83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还字83

郑愔84

哭郎著作84

源乾曜84

奉和御制乾曜与张说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84

袁晖84

二月闺情84

徐仁友85

古意赠孙翃85

卢崇道85

新都南亭别郭大元振85

蔡希寂85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85

邢巨85

游春85

张渐86

朗月行86

卢鸿一86

涤烦矶86

幂翠庭86

王维86

送权二86

酬张少府87

东溪玩月87

哭祖六自虚 时年十八87

竹里馆87

丘 为87

竹下残雪87

祖咏88

赠苗发员外88

李颀88

题僧房双桐88

琴歌88

题少府监李丞山池88

储光羲89

述韦昭应画犀牛89

霁后贻马十二巽89

升天行贻卢六健89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89

王昌龄89

赵十四兄见访89

静法师东斋90

常建90

送李十一尉临溪90

江上琴兴90

张山人弹琴90

白湖寺后溪宿云门91

宿五渡溪仙人得道处91

刘长卿91

听弹琴91

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91

陪王明府泛舟91

送李挚赴延陵令91

秋夜雨中诸公过灵光寺所居92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其一幽琴92

哭魏兼遂92

留题李明府雪溪水堂93

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93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93

戏题赠二小男93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93

和中丞出使恩命过终南别业93

颜真卿94

刻清远道士诗,因而继作94

王翰94

赠唐祖二子94

贺兰进明94

古意二首 其二94

杨志坚95

送妻95

孟浩然95

还山贻湛法师95

夏日南亭怀辛大95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95

洗然弟竹亭95

听郑五愔弹琴96

示孟郊96

赠道士参寥96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96

宴荣二山池96

游凤林寺西岭97

秋登张明府海亭97

寒夜97

赋得盈盈楼上女97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97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97

题长安主人壁98

送张郎中迁京98

李 白98

古风 其二十七98

古风 其五十五98

东武吟98

白毫子歌99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99

赠瑕丘王少府99

赠清漳明府侄聿99

赠临洺县令皓弟99

邺中赠王大100

赠溧阳宋少府陟100

戏赠郑溧阳100

赠崔秋浦三首 其二100

陈情赠友人100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100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101

送杨少府赴选101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101

送纪秀才游越101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101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102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102

游泰山六首 其六102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102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102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103

独酌103

山中与幽人对酌103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103

拟古十二首 其十103

题江夏修静寺104

代别情人104

示金陵子104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其三104

韦应物104

拟古诗十二首 其九104

拟古诗十二首 其十一105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105

赠萧河南105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105

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105

林园晚霁105

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106

花径106

张 谓106

送皇甫龄宰交河106

岑 参107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107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107

司马相如琴台107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107

沈宇107

代闺人107

李嘉佑108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108

包何108

裴端公使院赋得隔帘见春雨108

高适108

宴韦司户山亭院108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108

同群公秋登琴台109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109

宓公琴台诗三首109

宋中十首 其九109

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110

杜甫110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110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110

锦树行110

过津口110

夜宴左氏庄111

琴台111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111

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111

西阁二首 其一111

季秋江村112

向夕112

过客相寻112

人日两篇 其二112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112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113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113

贾 至113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113

钱起113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113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114

归故山路逢邻居隐者114

送弹琴李长史往洪州114

送武进韦明府114

夜雨寄寇校书114

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114

酬刘起居卧病见寄115

过张成侍御宅115

题张蓝田讼堂115

独孤及115

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115

郎士元116

送长沙韦明府116

皇甫冉116

寻戴处士116

姚系116

荆山独往116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116

常衮117

题金吾郭将军石洑茅堂117

刘昚虚117

寻东溪还湖中作117

息夫牧117

冬夜宴萧十丈因饯殷郭二子西上并序117

王季友118

杂诗118

秦 系118

鲍防员外见寻因书情呈赠118

任 华118

寄杜拾遗118

崔宗之119

赠李十二白119

窦蒙119

题弟臮述书赋后119

张濯119

题舜庙119

严维119

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119

游灞陵山120

顾况120

十月之郊一章120

游子吟120

和翰林吴舍人兄弟西斋120

弹琴谷120

耿?121

雪后宿王纯池州草堂121

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121

安邑王校书居121

戎昱121

题严氏竹亭121

窦庠122

留守府酬皇甫曙待御弹琴之什122

四皓驿听琴送王师简归湖南使幕122

戴叔伦122

吊畅当122

哭朱放122

卢纶123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123

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听琴123

赋得馆娃宫送王山人游江东123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123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追游向三十载……未几俱沉下泉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123

偶宿山中忆畅当124

重同畅当奘公院闻琴124

同耿?宿陆澧旅舍124

九日奉陪侍中宴白鹤楼124

陪中书李纾舍人夜泛东池124

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125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而投赠125

九日同司直九叔崔侍御登宝鸡南楼125

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125

秋夜宴集陈翃郎中圃亭美校书郎张正元归乡125

送朝邑张明府125

李益126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126

来从窦车骑行126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126

李端126

杂歌126

题从叔沆林园127

题崔端公园林127

送张少府赴夏县127

送夏侯审游蜀127

题元注林园127

山中寄苗员外128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128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沈醉戏赠128

长安书事寄卢纶128

司空曙128

送曹三同猗游山寺128

赠庾侍御129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129

和卢校书文若早入使院书事129

送柳震入蜀129

王建129

送于丹移家洺州129

听琴130

刘 商130

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130

朱湾130

七贤庙130

于鹄130

寻李逸人旧居130

陈存131

楚州赠别周愿侍御131

丹阳作131

朱放131

秣陵送客入京131

武元衡131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131

秋日将赴江上杨弘微时任凤翔寄诗别132

春日酬熊执易南亭花发见赠132

萧祜132

萧祜传略132

权德舆132

竹径偶然作132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133

奉和张舍人阁老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以书事通简僚友133

奉酬从兄南仲见示十九韵133

崔四郎协律以诗见寄兼惠蜀琴以酬赠133

寄临海郡崔稚璋134

送三十叔赴任余杭尉134

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134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134

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134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其一135

杂诗五首 其一135

杂诗五首 其四135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其五135

新月与儿女夜坐听琴举酒135

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纪县伯时室中封安喜县君感庆兼怀聊申贺赠136

羊士谔136

永宁里园亭休沐怅然成咏136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以长才英气固多暇日每游郡之东山……士谔谬因出守得继兹赏乃赋诗十四韵刻于石壁136

书楼怀古136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137

杨巨源137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137

蜀郡符处士137

杨花落137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137

冬夜陪丘待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137

上刘侍中138

赠侯侍御138

僧院听琴138

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138

令狐楚139

李相薨后题断金集139

韩愈139

秋怀诗十一首 其七139

孟生诗139

郓州溪堂诗139

柳宗元140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韵之作依本诗韵次用140

李西川荐琴石140

刘禹锡140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140

缺题140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其词逸而高吟咏不足……故为四韵以谢之141

罢郡归洛阳闲居141

秋中暑退赠乐天141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141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141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141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142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吟之泫然因以继和二首142

答杨八敬之绝句142

闻道士弹思归引142

郑澣143

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143

吕温143

奉和张舍人阁中直夜思闻雅琴因书事通简僚友143

道州夏日早访荀参军林园敬酬见赠143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143

孟郊144

静女吟144

尧歌其二144

去妇144

商州客舍144

秋怀其十四144

夜集汝州郡斋听陆僧辩弹琴145

连州吟 其一145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145

答昼上人止谗作145

送卢虔端公守复州145

赠姚怤别145

读张碧集146

听琴146

哭李观146

张籍146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146

送郑秀才归宁147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五147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九147

题韦郎中新亭147

送杨州判官147

寄令狐宾客147

弟箫远雪夜同宿148

卢仝148

风中琴148

题褚遂良孙庭竹148

小妇吟148

有所思148

感古四首 其一149

李 贺149

咏怀二首 其一149

帝子歌149

秦王饮酒歌149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从生感忆座人制诗嘲谢贺复继四首150

有所思150

刘 叉150

自问150

元稹150

桐花150

春晚寄杨十二兼呈赵八151

和乐天别弟后月夜作151

周先生151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151

开元观闲君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152

病减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韵152

赋得春雪映早梅152

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其二152

有鸟二十章 其二十153

白居易153

养拙153

清夜琴兴153

听弹湘妃怨153

和徽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154

自喜154

琴茶154

琴酒154

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其三154

答崔十八见寄155

期宿客不至155

偶吟二首 其二155

自问155

对琴酒155

闲卧有所思二首 其一156

诗酒琴人例多薄命予酷好三事雅当此科而所得已多为幸斯甚偶成狂咏聊写愧怀156

梦得相过援琴命酒因弹秋思偶咏所怀兼寄继之待价二相府156

春日闲居三首 其一156

自题小园157

卢 贞157

和刘梦得岁夜怀友157

杨衡157

旅次江亭157

赋得直如朱丝弦157

白行简158

夫子鼓琴得其人158

牟融158

送罗约158

写意二首 其一158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 其一158

题朱庆余闲居四首 其三159

雍裕之159

听弹沉湘159

林杰159

林杰传略159

徐凝159

和侍郎邀宿不至159

李德裕160

汉州月夕游房太尉西湖160

房公旧竹亭闻琴缅慕风流神期如在因重题此作160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其一160

鸳鸯篇160

题寄商山石160

潭上喜见新月161

李涉161

送妻入道161

张又新161

吹台山161

鲍溶161

古意161

送僧文江162

宿吴兴道中苕村162

寄海陵韩长官162

舒元舆162

赠李翱162

李播162

见志162

见美人闻琴不听163

殷尧藩163

席上听琴163

姚合163

闲居遣怀十首 其八163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八163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其十八163

过杨处士幽居164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164

章孝标164

题朱秀城南亭子164

上西川王尚书164

顾非熊164

题马儒乂石门山居164

张祜165

题上饶亭165

咏风165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165

欧阳衮165

寄陈去疾进士165

朱庆余165

山居165

题王丘长史宅166

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166

赠陈逸人166

湖中闲夜遣兴166

闲居即事166

杨乘166

榜句166

雍 陶167

孤桐167

杜牧167

代人作167

秋日167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凡二十韵走笔依韵168

句168

许浑168

送友人自荆襄归江东168

送从兄归隐蓝溪二首 其一168

病中二首 其二168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吏部张公喜雪酬唱辄敢攀和168

贻终南山隐者169

伤冯秀才169

赠萧兵曹先辈169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169

赠李伊阙169

题故李秀才居169

病间寄郡中文士170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170

夜归孤山寺却寄卢郎中170

东陵赴京道东柬归寓居开元寺寄卢员外宋魏二先辈170

赠箫炼师 并序170

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171

送从兄别驾归蜀171

游楞伽寺171

李商隐171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171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171

复至裴明府所居171

裴明府居止172

春宵自遣172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172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逾其实……辄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172

骄儿诗172

喻凫173

送友人罢举归蜀173

得子侄书173

刘得仁173

送河池李明府之任173

赠王尊师173

陈情上李景让大夫173

和郑先辈谢秩闲居寓书所怀174

薛逢174

追昔行174

夏夜宴明月湖174

赵嘏174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174

王先生不别而去174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175

代人听琴二首 其二175

别李谱175

姚鹄175

题终南山隐各居175

寄赠许璋少府175

项斯176

泾州听张处士弹琴176

马戴176

寄广州杨参军176

春日寻浐州王处士176

寄金州姚使君员外176

刘威176

冬夜旅怀176

李群玉177

山中秋夕177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177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177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177

失鹤177

长沙陪裴大夫登北楼178

与三山人夜话178

池州封员外郡斋双鹤丹顶霜翎仙态浮旷罢政之日因呈此章178

送秦炼师178

送陶少府赴选178

寄长沙许侍御178

书院二小松178

言怀179

贾 岛179

赠智朗禅师179

送别179

答王参179

寓兴179

寄钱庶子180

宿池上180

别徐明府180

寄山中长孙栖峤180

秋夜仰怀钱孟二公琴客会180

寄刘侍御180

送朱休归剑南180

送胡道士181

田将军书院181

送张道者181

温庭筠181

哭王元裕181

病中书怀呈友人181

洞户二十二韵182

初秋寄友人182

早秋山居182

登李羽士东楼182

寄山中人182

休浣日西掖谒所知182

段成式182

嘲飞卿七首 其六182

刘沧183

秋日山寺怀友人183

题马太尉华山庄183

入关留别主人183

李频183

送寿昌曹明府183

李郢184

为妻作生日寄意184

崔珏184

和友人鸳鸯之什 其三184

席间咏琴客184

曹邺184

听刘尊师弹琴184

储嗣宗185

宿山馆185

送友人游吴185

于武陵185

匣中琴185

司马札185

古思185

弹琴185

潘纬186

琴186

李昌符186

送琴客186

汪遵186

短歌吟186

易水186

许棠187

哭宣城元征君187

题闻琴馆187

邵 谒187

送徐群宰望江187

古乐府187

皮日休188

元鲁山188

初夏即事寄鲁望188

酒枪188

五贶诗 并序188

临顿里名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郛郭旷若郊墅余每相访款然惜去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 其四188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188

襄阳闲居与友生夜会189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189

奉和鲁望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189

苦雨杂言寄鲁望189

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189

平去声189

平入声190

夜会问答十 其三190

陆龟蒙190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190

石板190

酒杯190

丁隐君歌 并序190

赓歌191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191

京口与友生话别191

送琴客之建康191

张贲192

奉和袭美伤开元观顾道士192

司空图192

寄考功王员外192

即事九首其二192

光启丁未别山192

歌者十二首 其七192

张乔193

送韩处士归少室山193

题小松193

赠友人193

题友人草堂193

曹唐193

三年冬大礼五首 其五193

来鹄194

宛陵送李明府罢任归江州194

李山甫194

赠弹琴李处士194

南山194

寄卫别驾194

李咸用195

秋日访同人195

山居195

方 干195

送江阴霍明府之任195

题睦州郡中千峰榭195

题桐庐谢逸人江居195

赠华阴隐者196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196

山中言事196

听段处士弹琴196

过姚监故居196

赠山阴崔明府196

与桐庐郑明府197

叙龙瑞观胜异寄于尊师197

过李群玉故居197

罗隐197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197

思故人197

旅舍书怀寄所知二首 其一198

旅舍书怀寄所知二首 其二198

下第寄张坤198

听琴198

岐王宅198

罗虬199

比红儿诗 其第二十八首199

秦韬玉199

桧树199

唐彦谦199

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 其三199

春阴199

周 朴200

哭陈庾200

郑谷200

从叔郎中諴辍自秋曹分符安陆属,群盗倡炽流毒江堧,竟以援兵不来,城池失守例削,今任却叙省衔退居荆汉之间,颇得琴尊之趣,因有寄献200

赠富平李宰200

题水部李羽员外招国里居200

深居200

春阴200

蜀中三首 其三201

献制诰杨舍人201

赠宗人前公安宰君201

驾部郑郎中三十八丈尹贰东周荣加金紫谷以末派之外恩旧事深因贺送201

赠咸阳王主簿201

崔涂202

过陶征君隐居202

韩偓202

赠隐逸202

南亭202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202

吴融203

追咏棠梨花十韵203

秋日经别墅203

风雨吟203

李沇203

闲宵望月203

陆希声203

阳羡杂咏十九首 其六 绿云亭203

李昭象204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204

吴仁璧204

秋日听僧弹琴204

杜荀鹤204

寄益阳武灌明府204

山中寄诗友204

夏日登友人书斋林亭205

旅寓205

韦 庄205

梁氏水斋205

三用韵205

早秋夜作205

题许仙师院206

袁州作206

鄜州留别张员外206

悼亡姬206

王贞白206

洗竹206

张蠙207

送友尉蜀中207

黄滔207

送李山人往湘中207

书崔少府居207

上刑部卢员外207

题王侍御宅内亭子207

寄湘中郑明府208

赠郑明府208

湘中赠张逸人208

奉酬翁文尧员外驻南台见寄之什208

喻坦之208

留别友人书斋208

崔道融209

梅209

山居卧疾广利大师见访209

曹松209

林下书怀寄建州李频员外209

罗浮山下书逸人壁209

李洞210

赠唐山人210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210

吊膳曹从叔郎中210

寄窦禅山薛秀才210

上昭国水部从叔郎中210

毙驴210

赠长安毕郎中211

有寄211

唐求211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211

山居偶作211

赵光远211

咏手二首 其二211

周 昙212

师旷212

鲍宣妻212

胡宿212

次韵和朱况雨中之什212

早夏212

布燮213

听妓洞云歌213

和凝213

句213

李涛213

句213

伍乔213

寄史处士213

陈陶214

自归山214

湓城赠别214

旅泊涂江214

送谢山人归江夏214

李中214

访蔡文庆处士留题214

赠史虚白214

献张义方常侍215

投所知215

访山叟留题215

思九江旧居三首 其一215

听郑羽人弹琴215

赠钟尊师游茅山216

赠朐山孙明府216

赠海上书记张济员外216

赠王道者216

赠致仕沈彬郎中216

对雨寄朐山林番明府216

赠夏秀才217

晋陵罢任寓居依韵和陈锐秀才见寄217

新喻县酬王仲华少府见贻217

寄庐山庄隐士217

贻庐山清溪观王尊师217

言志寄刘钧秀才217

鹤218

寄杨先生218

献中书潘舍人218

徐铉218

赋得有所思218

送彭秀才南游218

送高起居之泾县219

右省仆射相公垂览和诗复贻长句辄次来韵219

孟 贯219

山中访人不遇219

寄张山人219

王元219

听琴219

廖融220

赠天台逸人220

杨夔220

送邹尊师归洞庭220

谭用之220

寄友人220

感怀呈所知220

途次宿友人别墅221

寄徐拾遗221

王 周221

题厅壁221

自和221

碧鲜亭221

刘 兼222

春宵222

登楼寓望222

命妓不至222

访饮妓不遇招酒徒不至222

刘戬222

夏弹琴222

杨衡223

白纻辞223

韦鹏翼223

戏题盱眙壁223

李澣223

房公旧竹亭闻琴223

阎德隐224

薛王花烛行224

刘元叔224

妾薄命224

邵士彦224

秋闺224

张鸿224

赠乔尊师224

姚揆225

颖川客舍225

邢象玉225

古意225

王玄225

听琴225

袁求贤225

早春送郎官出宰225

无名氏226

六言诗226

联句226

(题略)刘禹锡、白居易226

(题略)白居易、王起、刘禹锡226

城南联句,韩愈、孟郊226

同宿联句,韩愈、孟郊226

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杜牧、赵嘏227

重联句一首,清昼、崔逵句227

高元矩 赠徐学士227

三、全唐诗中有关古琴其他类别228

魏氏228

赠外228

孙氏228

闻琴228

程长文229

铜雀台怨229

步非烟229

答赵子229

赵象寄非烟诗229

舞柘枝女229

献李观察229

史凤230

闭门羹230

赵鸾鸾230

酥乳230

鱼玄机230

遣怀230

寄飞卿230

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230

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有客自京师来吝示予因次其韵231

李 冶231

相思怨231

寒山231

诗三百三首其五231

辨才231

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231

护国232

题王班水亭232

无可232

送姚宰任吉州安福县232

和宾客相国咏雪诗232

皎然232

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232

夏日集李司直纵溪斋232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233

奉酬袁使君西楼饯泰山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233

杂兴六首 其三233

贯休233

上裴大夫二首 其二233

杜侯行234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234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234

齐 己234

过陈陶处士旧居234

湖西逸人234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234

赠李明府235

题无余处士书斋235

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坂谒七真仪象因有十八韵235

送孙逸人归庐山235

听李尊师弹琴235

湘中送翁员外归闽235

偶作寄王秘书236

赠琴客236

释彪236

宝琴236

司马承祯236

答宋之问236

吴 筠237

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237

杜光庭237

怀古今237

吕 岩237

七言 (六十三首)237

其二十一237

其二十四238

其三十八238

其四十一238

其六十238

绝句 (三十二首) 其十七238

其二十五239

秦州北山观留诗239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239

赠刘方处士239

韩湘239

言志239

张辞240

上盐城令述德诗240

殷七七240

醉歌240

孙玄照240

琴中歌赠王仙仙240

甄后240

与箫旷冥会诗三首240

其一241

其二241

真符女241

真符女与申屠澄赠和诗 女和诗241

张生241

梦舜抚琴歌241

陈季卿242

别妻242

李瀚242

蒙求242

全唐诗补遗242

唐彦谦242

垂柳242

全唐诗逸242

王昌龄242

句242

章孝标243

句243

赵嘏243

句243

曹戵243

句243

唐枢243

句243

卢条244

句244

周存孺244

句244

道彦244

句244

游仙窟诗244

崔五嫂244

游后园 其三244

四、全唐五代词有关古琴部分245

李绅245

一七令 赋月245

冯延巳246

更漏子 其五246

韦 庄246

清平乐 其二246

薛昭蕴246

浣溪沙 其四246

李珣246

定风波 其二246

定风波 其三246

定风波 其五247

顾忧247

甘州子247

敦煌词 云谣集杂曲子247

喜秋天247

敦煌词 其他曲子词247

谒金门247

五更转248

闺思248

五更转248

发愤248

无名氏词248

沁园春 其八248

步步高 其二248

南乡子 其九249

琴精249

千金意249

五、全唐文中有关古琴部分250

吕 才250

进白雪歌奏250

顾升251

瘗琴铭并序251

姚崇251

弹琴诫 并序251

李 白252

琴赞252

李希言252

对学琴不进判252

柳 识253

琴会记253

梁涉254

对琴有杀声判254

徐浩254

雷琴铭254

仲子陵254

五色琴弦赋254

梁肃255

观石山人弹琴序255

顾况256

王氏广陵散记256

韩愈257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257

柳宗元258

霹雳琴赞 并序258

吴仲舒258

南风之薰赋258

李夷亮259

南风之薰赋259

李方叔259

南风之薰赋259

韩伯庸260

幽兰赋260

韩皋260

广陵散解260

吕温261

送琴客摇兼济东归便道谒王261

虢州序262

元稹262

怒心鼓琴判262

回风变节判262

学生鼓琴判263

与卫淮南石琴荐启263

蒋 防263

舜琴歌南风赋263

舒元舆264

斫琴志264

谢观265

琴瑟合奏赋265

薛易简266

琴诀266

陈康士267

琴调自叙267

黄滔268

戴安道碎琴赋268

张随268

无弦琴赋268

司马承祯269

素琴传269

六、琴史(宋·朱长文)唐代琴人事迹272

东皋子272

吕 才272

赵耶利273

司马子微274

卢藏用276

赵元276

元紫芝277

房公、李勉277

韩滉及其子皋278

独孤宪公278

白乐天279

崔晦叔279

卫次公279

郭虚舟280

萧祐280

董庭兰280

李氏王氏女281

薛易简281

陈康283

宋霁贺若存附283

甘谠284

孙希裕284

陈拙284

七、旧唐书有关古琴部分285

志第九·音乐二·卷二十九285

其一285

其二285

其三286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隐逸·卷一百九十二286

王绩286

志第二十六·经籍上·卷四十六286

乐二十九部286

八、新唐书有关古琴部分288

志第四十七·艺文一·卷五十七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