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 游洛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978750354546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政党-政治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部分 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7

第一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27

第一节 政党27

第二节 政党制度29

第三节 一些国家在政党制度方面的教训32

第二章 中国政党的产生36

第一节“党”字含义的变化36

第二节 近现代两次组党活跃时期37

第三节 中国的民主党派40

第四节 中国政党产生的历史特点43

第三章 中国的三种政党制度45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多党制45

第二节 国民党的一党专政48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49

第四章 在与共产党的合作过程中民主党派实现了两个转变51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合作的原因51

第二节 响应“五一口号”,民主党派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5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73

第五章 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78

第一节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78

第二节 七届二中全会为新政协的召开奠定了政治基础81

第三节 新政协胜利召开82

第六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91

第一节 两个历史时期91

第二节 五个发展阶段104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发展的成就和特点106

第二部分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17

第一章 民主党派的性质11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民主党派性质的讨论117

第二节“社会主义政党”问题122

第三节 讨论民主党派性质问题的特点和研究方法128

第四节 关于民主党派性质问题讨论的几点启示129

第五节 民主党派性质的完整表述131

第二章 多党合作的内涵133

第一节 多党合作概念的形成133

第二节 发挥无党派人士的作用是多党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140

第三章 民主党派基本职能的变化和发展148

第一节 民主党派基本职能的变化148

第二节“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和意义149

第三节 民主党派组织政治参与的双重功能152

第四章 政治协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权157

第一节 政治协商的中国特色157

第二节 领导权和执政权158

第三节人民民主和政治协商160

第四节在政治协商中实现和巩固党的领导权161

第五节加强党的领导必须重视政治协商163

第五章参政党建设165

第一节 参政党概念涉及的两个问题165

第二节 参政党建设的意义和内容169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代表性173

第四节 参政党指导思想建设181

第五节 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97

第六节 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治责任199

第七节 和谐参政是新阶段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203

第八节 参政党理论的发展208

第九节 参政党建设面临的任务216

第六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19

第一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219

第二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21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必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222

第七章 关于政党的法律规定225

第一节 外国关于政党的法律规定的情况225

第二节 各国对政党作法律规定的目的228

第三节 关于我国政党的法律规定面临的问题230

第三部分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显著特征及主要形式、内容235

第一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性235

第一节 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必然性235

第二节 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发展的现实必然性248

第二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显著特征和政治准则255

第一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显著特征255

第二节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57

第三节 多党合作应遵循的政治准则261

第三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独创性和优越性266

第一节 独创性266

第二节 优越性269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273

第四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形式和内容276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至60年代曾实行的三种形式276

第二节 新时期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284

第四部分 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311

第一章 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311

第一节《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312

第二节《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319

第三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333

第二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机制346

第一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权力及其关系346

第二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功能355

第三节 民主监督的理论和实践366

第四节 各地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的制度措施373

第五部分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方针和政策383

第一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指导思想383

第一节 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的发展383

第二节 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388

第三节 江泽民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391

第四节 十六大以来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395

第二章 我国政党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石403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403

第二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民主理论基石406

第三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理论观点415

第一节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党制度,政党制度要符合本国国情415

第二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发展的,具有历史必然性417

第三节 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420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421

第五节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423

第四章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主要方针424

第一节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24

第二节 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427

第三节 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429

第四节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方针431

第五节 搞好政治交接,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434

第六节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436

第七节 坚持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438

第八节 坚持政治制度的衡量标准442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党派政策的发展444

第一节 帮助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444

第二节 调整和失误阶段(1957年至1978年)451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1978年开始)453

结束语457

参考文献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