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二 中国现代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成功模式 第3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二 中国现代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成功模式 第3册
  • 詹向阳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ISBN:97878052965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92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1页
  • 主题词:银行-经济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银行核心竞争力培育与创新运营成功模式全集 模式二 中国现代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成功模式 第3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模式二 中国现代银行风险防范、内部控制与金融监管成功模式1269

第三册目录1269

第十一编 现代商业银行外汇业务、表外业务和新兴业务的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实务1269

第一章 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控制1269

第一节 外汇风险的成因1270

一、通货膨胀率1270

二、利率水平1271

三、国际收支1271

四、汇率政策1271

五、市场预期1272

六、投机冲击1272

七、经济发展状况1272

八、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1272

第二节 外汇业务的风险类型与风险管理1273

一、外汇风险的类型1273

(一)按风险形成原因划分1273

(二)按从事外汇相关的不同业务来划分1274

(三)对经营外汇业务的外汇银行而言,外汇风险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275

二、风险管理1277

(一)外汇储备风险管理1277

(二)外汇信用风险管理1278

(三)外汇借贷风险管理1279

(四)外汇买卖风险管理1279

(五)外汇结算风险管理1280

(六)外汇国家风险管理1281

第三节 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与措施1282

一、签订交易合同时加以防范1282

(一)选择有利的币种作为计值结算或清偿的货币1282

(二)加强有关货币保护性条款以提高保险系数1283

(三)以谈判中待定价格(利率)为对象,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进行调整1283

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控制风险1283

(一)远期合约1283

(二)货币期货合约1284

(三)货币期权1285

(四)货币互换1286

第四节 具体外汇业务风险与防范1287

一、经营风险防范1287

(一)经营多元化1288

(二)融资多元化1288

二、交易风险防范1288

(一)合理选择计值货币1288

(二)远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1288

(三)货币市场套期保值1289

(四)期权市场套期保值1289

三、换算风险防范1289

(一)资产负债表套期保值1289

(二)提前与延迟1289

四、市场风险防范1290

(一)市场趋势预测1290

(二)交易额度的制定和执行1291

(三)止损点的制定和执行1291

五、道德风险防范1292

(一)思想上的教育1292

(二)利用交易设备进行控制1292

(三)纪律约束1292

【专家论坛】1292

外汇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完善1292

【银行家说】1296

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利率1296

第二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控制1303

第一节 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概述1303

一、表外业务的定义1303

二、表外业务的分类1303

(一)金融保证业务1304

(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1304

(三)金融服务类业务1304

(四)贸易融通业务1304

三、表外业务风险的特征1304

(一)风险损失巨大1304

(二)风险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高1304

(三)风险计量难度高1304

(四)风险集中1304

四、表外业务风险分类1304

(一)信用风险1305

(二)市场风险1305

(三)国家风险1305

(四)流动性风险1305

(五)筹资风险1306

(六)结算风险1306

(七)运作风险1306

(八)定价风险1306

(九)信息风险1306

(十)法律风险1307

五、表外业务风险管理1307

六、表外业务风险评价1307

七、表外业务风险决策1308

八、表外业务风险处理1308

(一)风险预防1308

(二)风险回避1309

(三)风险分散1309

(四)风险抑制和转移1309

第二节 金融保证业务风险管理控制1309

一、提货担保业务风险管理1309

二、保函业务的风险管理1310

三、票据发行便利的风险管理1310

第三节 贸易融通业务风险管理控制1311

一、信用证业务风险管理1311

(一)开证业务的风险及防范1311

(二)通知业务的风险和管理1312

(三)议付业务的风险和管理1312

(四)开证行审单业务的风险和管理1314

(五)保兑行的业务风险管理1314

二、兑付旅行支票的风险及其管理1315

(一)认真审核旅行支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1315

(二)应注意支票签发银行的信用状况1315

(三)应处理好收费的问题1315

三、票据贴现风险及其管理1315

(一)票据贴现的主要风险1315

(二)银行防范贴现风险的主要措施1316

四、福费廷业务1316

五、出口押汇的主要风险及管理1317

(一)出口押汇的主要风险1317

(二)在开展出口押汇业务过程中,银行对押汇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健全的担保机制来避免风险1318

六、进口押汇的风险管理1319

(一)选择适当的担保形式1319

(二)确保担保的合法性1319

(三)处理好质押同信托收据之间的关系1319

(四)协调好质押与保证之间的关系1319

(五)运用信托收据应注意的问题1319

(六)应注意通过进口押汇协议中强化进口商责任的内容来防范与控制风险1320

七、对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1320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控制1320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义1320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种类1321

三、金融衍生产品特点1321

四、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1322

(一)信用风险1322

(二)市场风险1322

(三)流动性风险1323

(四)操作风险1323

(五)法律风险1323

五、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与防范的原则1324

六、金融衍生产品防范的具体措施1324

【专家论坛】1327

关于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思考1327

论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1329

【银行家说】1332

浅析提货担保业务中的银行风险及防范措施1332

【本土探索】1335

借款保函项下的索赔案1335

付款保函项下的纠纷案1336

补偿贸易保函案例1337

信用证欺诈例外: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338

第三章 商业银行新兴业务风险管理控制1347

第一节 消费贷款风险管理控制1347

一、消费贷款业务管理重点1347

(一)借款人信息管理1347

(二)客户资信评价1349

(三)借款人经济状况与还款情况的实时监测1350

二、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1350

(一)掌握好发展与规范、竞争与安全的关系1351

(二)抓住消费贷款业务重点,把握好借款人信息核查,资信评估及贷后实时监测三个重要环节1351

(三)研究有效的手段、方法进行违约事件的处理1351

(四)有效处理收回抵贷资产1352

(五)建立风险拨备制度1353

(六)建立有效的消费贷款业务人员管理机制1353

第二节 信用卡风险管理控制1353

一、信用卡风险的种类1353

(一)不法分子冒用,诈骗风险1353

(二)持卡人信用风险1354

(三)商户操作不当的风险1354

(四)发卡机构内部作弊风险1354

二、信用卡风险的成因1354

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1355

四、信用卡风险管理重点1356

(一)制卡发卡管理1356

(二)信用卡用卡管理1357

(三)信用监控管理1357

五、信用卡管理策略1357

(一)信用卡风险预测1357

(二)信用卡风险管理方法1358

(三)信用卡动态管理原理1358

(四)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1359

六、信用卡风险管理态势1359

第三节 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控制1362

一、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的含义1363

二、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的特征1363

(一)高技术含量1363

(二)高隐蔽性1363

(三)高破坏性1364

三、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的分类1364

(一)按计算机硬体和软体分类1364

(二)按产生的原因分类1364

四、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的表现1365

(一)电子网络技术客观上造成的风险1365

(二)人为的风险1367

五、电子网络技术风险控制体系1369

(一)电子网络银行系统的特点1369

(二)电子网络技术风险的控制体系1370

【专家论坛】1375

网上银行的风险防范1375

试论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1377

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1382

【银行家说】1385

个人房贷业务应在发展中求规范1385

防范信用卡风险之手段1388

【本土探索】1389

供求结构与配套制度:山东住房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1389

如何控制股票质押贷款中的风险1395

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风险与防范1397

浅谈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1401

【国际典范】1404

美国的住房抵押信贷及风险控制1404

巴塞尔委员会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原则1407

第三部分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实务(下)1417

第十二编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1417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及其构成1417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1417

一、应付各种意外损失,保护存款者的利益1417

二、保证银行从事正常的业务经营活动1418

三、维护商业银行的良好信誉1418

四、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管理控制的工具1419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1419

一、普通股1419

二、优先股1420

三、资本盈余1420

四、未分配利润1420

五、附属债务1420

六、可转换债券1421

第三节 商业银行对资本金的管理原则1421

一、银行资本金的确定1421

(一)实收资本制1421

(二)授权资本制1421

(三)折衷资本制1422

二、银行资本金管理的任务1422

三、银行资本金管理的一般要求1422

(一)筹资管理1422

(二)验资管理1424

(三)运用管理1424

(四)积累管理1424

【专家论坛】1425

浅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立法影响1425

【国际典范】1433

巴塞尔新协议资本金计算方法评述1433

第二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管理1441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及其意义1441

一、银行资本充足性1441

(一)资本数量的充足性1441

(二)资本结构的合理性1442

二、资本充足性管理1442

(一)影响资本充足性因素1442

(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标准及其演变1443

(三)国际银行业资本标准1445

(四)对资本的扣除和限制1446

(五)资产风险权重的规定1446

(六)最低资本标准1448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测定1450

一、测定指标1450

(一)资本与存款比率1450

(二)资本与总资产比率1450

(三)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1450

二、测定方法1450

(一)分类比率法1450

(二)综合分析法1451

三、影响资本充足度的因素1451

(一)经济周期的影响1451

(二)银行信誉的影响1452

(三)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1452

(四)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1452

四、对资本充足度的不同看法1452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及影响1453

一、巴塞尔协议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1453

(一)资本衡量标准——风险加权的计算1453

(二)过渡时期的实施安排1453

二、《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经营管理影响1454

(一)增加银行资本1454

(二)减少资产规模或调整资产组合1454

第四节 商业银行资本最佳需要率分析1455

一、银行资本金的法定限额1455

二、银行资本最佳需要量分析1455

(一)资本量太大时,收益函数递减1455

(二)资本量太小时,收益函数递增1456

三、银行资本最佳需要量衡量1456

(一)资本与收益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函数关系1456

(二)银行最佳资本量决定因素1457

【专家论坛】1457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评析1457

【本土探索】1462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商业银行内部风险定价模型RAROC1462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资本筹措与资本管理对策1466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资本计划1466

一、商业银行资本计划的步骤1466

(一)为银行做一个总体的预测1466

(二)在综合考虑基础上,决定银行需要资本1466

(三)决定内部融资的多少1466

(四)选择最佳的外部资本来源1467

二、商业银行资本的内部融资1467

第二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外部融资1468

一、发行普通股1468

二、发行优先股1469

三、发行长期次级债券1469

四、出售与租赁安排1469

第三节 压缩银行资产规模1470

一、资产规模对资本要求的影响1470

二、调整资产结构1471

第四章 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1473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构成分析1473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构成1473

(一)国家资本金1473

(二)法人资本金1474

(三)外商资本金1474

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重要性分析1474

(一)资本:涉足银行业的第一道门槛1474

(二)资本是客户存款避免损失的保障1475

(三)资本是银行进行正常经营活动的保证1475

三、巴塞尔协议——银行风险管理里程碑1475

(一)风险权数系统1476

(二)目标标准比率1476

(三)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1476

四、《巴塞尔补充协议》1477

(一)《补充协议》的基本内容1477

(二)资本比率计算1478

(三)资本要求1478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分析1479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的举措1479

二、资本充足率不足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消极影响1480

三、《巴塞尔协议》在我国实施的对策1480

(一)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对策1480

(二)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本的可能性1481

第三节 资本金增长计划1482

一、我国银行资本的历史和现状1482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1482

三、国有商业银行深化资本改革的对策1483

(一)利用清晰产权逐步充实资本1483

(二)通过增加收益留置而保障资本来源1484

(三)建立经常性的呆帐坏帐提取和冲销制度1485

(四)拓展对外筹资渠道以逐步实现银行资本的合理构成1485

第四节 我国实行资本充足性监管的具体措施与意义1486

一、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的现状与完善1486

(一)1992年《暂行规定》中的缺陷1487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的设计1488

第五节 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1489

一、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1489

(一)银行资本的主要功能1489

(二)资本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具体作用1490

二、风险资本审计1490

(一)资本审计1490

(二)资本充足性审计1491

(三)风险资产审计1492

三、表外项目的信用转换系数1493

(一)10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1493

(二)5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1493

(三)2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1493

(四)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1494

(五)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1494

四、纳入市场风险的资本充足性衡量1494

(一)对银行市场风险的衡量1494

(二)定性标准1495

(三)定量标准1495

五、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重大意义1495

六、影响资本充足性的因素1497

(一)商业银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1498

(二)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1498

(三)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1498

(四)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性管制的规定1498

七、资本充足率的个案研究1499

(一)风险报酬1499

(二)通过增加资本来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00

八、我国商业银行债务资本结构分析1501

九、巴塞尔新资本充足协议1502

(一)风险管理方法1502

(二)监管审查1504

(三)市场规范1504

十、资本充足度标准的演变1504

(一)按照银行所处地域的人口数量确定的标准1504

(二)自有资本与存款比率法1505

(三)资本与总资产比率法1505

(四)分类计算比率法1505

(五)综合分析法1506

十一、我国商业银行优先股本1506

(一)发行优先股筹资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处1506

(二)发行优先股筹资也有缺点1507

十二、我国商业银行安全网1507

(一)安全网现状1507

(二)核心资本构成1507

【专家论坛】1508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浅谈150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510

【本土探索】151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的可行性研究1514

第十三编 现代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1523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1523

第一节 关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理论1523

一、概述1523

二、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524

(一)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1524

(二)银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526

二、银行体系缺陷和不足分析1527

三、保障银行安全所采取的必要防范措施1529

(一)监管制度1529

(二)自律制度1529

(三)最后贷款人制度1530

(四)内部控制制度1530

(五)存款保险制度1530

第二节 引人存款保险制度的储蓄理论1531

一、储蓄理论概述1531

(一)包含内容介绍1531

(二)核心问题1531

二、关于储蓄的基本理论1531

(一)货币学派的永久收入理论1531

(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1531

三、存款保险的含义及性质1532

(一)存款保险的概念1532

(二)存款保险的性质1532

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意义1532

(一)防止银行风险1532

(二)防范支付危机1532

第三节 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机理1533

一、存款保险制度基本内容1533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533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成要素1533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1534

(四)存款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运行机理的异同1535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运作1536

(一)不同模式的机构设置1536

(二)保险制度构造1536

三、存款保险的职能1537

(一)监督管理职能1537

(二)经济补偿职能1537

(三)破产清理职能1538

(四)融资职能1538

(五)保险救助职能1538

(六)稳定经济、稳定社会职能1538

【专家论坛】1538

存款保险制度:金融监管的“最后防线”1538

存款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1541

【银行家说】1546

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和问题1546

【国际典范】1549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安排的比较研究1549

透视美国存款保险制度改革草案1556

第二章 国外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概况1560

第一节 美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1560

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产生的背景1560

(一)土地银行制度阶段1560

(二)自由银行制度阶段1561

(三)双轨银行制度阶段1561

(四)联邦储备制度阶段1561

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形成过程1561

(一)萌芽阶段1561

(二)酝酿阶段1562

(三)1933年存款保险临时法案的形成阶段1562

(四)永久性存款保险法案阶段1563

(五)1950年存款保险法1563

(六)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1563

(七)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阶段1564

(八)《金融服务现代化法》阶段1565

三、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1565

(一)作为保险者和管理者的FDIC(联邦存款保险委员会)1565

(二)FDIC的主要业务范围1565

(三)对有问题存款机构的处理方法1566

四、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新政策1566

(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566

(二)控制风险的政策1567

(三)解决问题的新政策1567

(四)公开银行援助1567

(五)资本暂缓1567

(六)存款保险制度取得的成就与引发的争议1568

第二节 其他国家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1568

一、英国存款保险制度1568

(一)英国金融体制的组成部分1568

(二)英国存款保险制度概要1569

二、意大利存款保险制度1569

(一)直接支付存款赔偿1569

(二)特别管理1570

三、法国存款保险制度1570

(一)法国的金融机构主要构成1570

(二)法国存款保险制度概要1570

四、比利时存款保障制度1571

五、日本存款保障制度1571

(一)日本金融体制特点1571

(二)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1571

六、发展中国家存款保险制度1572

第三节 国外存款保障制度的比较分析1573

一、设立背景1573

二、存款保障制度的内容1573

(一)存款保障制度的承保对象方面1573

(二)存款保障制度的职能1573

(三)存款保障制度的组织体系1574

(四)存款保险基金筹集方式1574

(五)参加保险的方式1574

(六)存款保险的范围和最高限额1574

(七)投保银行的报告制度1574

(八)对濒临破产或破产银行的处理1574

(九)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态度1574

三、经验教训的总结1575

(一)注重与本国实际相结合1575

(二)政府主导是存款保险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1575

(三)政府的支持是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重要条件1575

(四)在各方面协助的条件下,仍不能放弃保险体系的独立性1575

(五)法律保障为存款保险制度奠定必要基础1575

【专家论坛】1576

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运作及其借鉴1576

香港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争议及对内地银行业的启示1579

【本土探索】1585

存款保险:国际比较与中国选择1585

【国际典范】1588

借鉴美国经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存款风险防范机制1588

日本存款保险制度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1592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1597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1597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1597

(一)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1597

(二)促进金融机构有效地竞争1598

(三)平等的考虑1598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职能和目的1598

三、我国银行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599

(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度垄断1599

(二)对国家信用的严重依赖1599

(三)缺乏良好的市场退出机制1599

(四)银行经营风险加大1599

(五)经营方式较为粗放1600

(六)加入WTO以后面临国外银行业的冲击1600

四、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1600

(一)金融机构需要存款保险1600

(二)存在着国家信用的回避需求1601

(三)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需要保险1601

(四)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的攀附需求1601

(五)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需要存款保险1601

五、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1602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市场基础1603

一、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现实条件1603

(一)融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603

(二)中央银行监管手段多样化1604

(三)金融整顿和风险化解,减轻了存款保险的历史包袱1604

二、我国存款保险的市场意识1605

(一)国内几家金融机构的破产关闭,使存款风险变成了不争的事实1605

(二)金融法制的建设和宣传,加强了人们依法处置存款风险的理性意识1605

三、我国存款保险市场的要求1606

【专家论坛】1608

存款保险与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1608

论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1612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探讨1615

【本土探索】1618

关于我国银行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1618

【国际典范】1625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625

韩国存款保险制度1628

第四章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设计1631

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位1631

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总体模式1631

二、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定位1631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机构定位1632

(一)存款保险机构是官办还是商办1632

(二)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是单一的还是多重的1632

(三)存款保险机构体制的构造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进行1632

四、我国存款保险的对象范围定位1633

(一)存款保险对象1633

(二)投保方式1633

(三)投保银行机构范围1633

(四)投保银行业务范围1634

(五)我国存款保险局的职能定位1635

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险费率和赔付限额1636

一、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确定保险费率的原则1636

二、我国存款保险费率标准1636

三、保险费的交纳标准1637

四、我国存款保险赔付标准1637

第三节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1638

一、存款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营运1638

二、存款保险的再保险1638

三、存款保险局的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1639

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步骤1640

(一)存款保险对象的分步到位1640

(二)存款保险费率的分步到位1641

(三)存款保险业务种类的分步到位1641

(四)存款保险局的分步到位1641

(五)存款保险局职能的分步到位1641

【专家论坛】1642

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1642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1645

【本土探索】1650

浅议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建立1650

【国际典范】1655

即将变革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1655

第十四编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与控制1663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概述1663

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内容与职能1663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及对象1664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1664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对象1665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与原则1667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内容1667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原则1668

三、影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因素1670

(一)利息率1670

(二)资金的时间价值1670

(三)风险报酬1671

四、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地位、职能、任务1671

(一)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地位1671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1672

(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任务1673

五、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般步骤1674

(一)财务预测1674

(二)财务决策1674

(三)财务计划1674

(四)财务控制1674

(五)财务分析1675

(六)财务评估1675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1675

一、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1675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1675

(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1676

二、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1677

(一)盈利性目标1677

(二)安全性目标1678

(三)流动性目标1679

【专家论坛】1679

银行财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1679

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其改革1682

完善内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1685

【银行家说】1688

新时期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策略1688

【本土探索】1691

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91

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探讨1693

【国际典范】1696

中外银行财会管理的比较与启示1696

第二章 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分析1701

第一节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概述1701

一、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概念、意义1701

(一)现代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概念1701

(二)财务分析的意义及其必要性1702

(三)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对象、内容1703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原则1705

(一)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目的1705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原则1706

三、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一般步骤1707

(一)明确目的,拟定计划1707

(二)收集信息,掌握情况1707

(四)对比分析,确定差异,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研究1707

(四)深入实际,查明原因1707

(五)总结评价,提出建议1707

四、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局限性1708

(一)财务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财务表分析1708

(二)一些会计事项利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会对商业银行内部不同时期财务状况评价和商业银行之间财务状况的评价产生影响,即会计政策的不同选择影响可比性1708

(三)受到非货币因素的影响1708

(四)会计核算资料和财务报表有时存在虚假因素,会影响财务分析结果的客观与公正。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1708

(五)比较基础的不合理影响可比性1709

第二节 财务报表1709

一、财务报表的意义和作用1709

(一)财务报表的目的1709

(二)财务报表的意义和作用1710

二、财务报表的种类和层次结构1711

(一)财务报表的种类1711

(二)财务报表的层次结构1711

三、财务报表编制要求1712

(一)表首清晰明了1712

(二)项目分类明确1712

(三)做到正确及时,统一连贯1712

(四)反映全面1712

(五)财务报表的会计年度、报表格式、金额单位、报送单位等内容必须符合《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1712

四、资产负债表及其分析1712

(一)资产负债表1712

(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分析1719

五、损益表及其分析1722

(一)损益表1722

(二)损益表的一般分析1727

六、财务状况变动表1727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性质1727

(二)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用与内容1727

七、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1729

第三节 财务比率分析1735

一、财务比率分析的概念1735

二、财务比率分析的内容1735

(一)盈利能力分析(或盈利水平分析)1735

(二)风险分析1737

(三)清偿力分析1739

(四)资金实力分析1740

(五)经营效率分析1741

第四节 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1742

一、比较分析1742

(一)比较财务报表1742

(二)比较财务比率1743

二、综合分析1747

(一)两因素的杜邦财务分析1748

(二)三因素及四因素的杜邦分析法1748

【专家论坛】1751

试论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分析1751

【银行家说】1754

初论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的风险分析1754

【本土探索】1759

谈加强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1759

第三章 现代商业银行收益管理与利润分配1763

第一节 收益管理1763

一、营业收入的管理1763

(一)营业收入的概念1763

(二)营业收入的构成1763

(三)营业收入管理的原则1765

二、商业银行税金的管理1766

(一)商业银行税金的管理的意义1766

(二)税金的计算与缴纳1766

三、利润管理1768

(一)商业银行利润的作用1768

(二)商业银行利润的构成1769

第二节 利润分配1769

一、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1770

(一)规范性原则1770

(二)效率优先和利益兼顾原则1770

二、商业银行利润分配的内容和程序1770

(一)用于补偿银行在其营业成本与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各种支出项目1770

(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1770

(三)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771

(四)提取公益金1771

(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1771

三、股利分配1771

(一)股利支付程序1771

(二)股利种类1772

(三)股利分配政策1772

(四)股利理论1774

【专家论坛】177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分析1774

【银行家说】178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利润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及纠正1781

第四章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计划1785

第一节 财务计划的编制1785

一、财务计划的作用及意义1785

(一)编制财务计划,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明确目标预定发展前景1785

(二)财务计划是协调银行各职能单位工作的重要工具1785

(三)编好财务计划有利于完成税收工作,处理好银行与国家之间的关系1785

(四)财务计划是控制银行经济活动和考核各部门工作的依据1786

(五)财务计划可为实际工作成绩的评定提供标准1786

二、财务计划编制的依据1786

(一)历史资料1786

(二)商业银行的计划期经营计划1786

(三)商业银行劳动人员计划1786

(四)比较借鉴同业的经营计划及历史情况1786

(五)其它资料1786

三、财务计划的编制程序1787

(一)确定财务计划的目标1787

(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1787

(三)进行分析预算,制定初步计划方案1787

(四)作出计划决策1787

四、财务计划编制方法1787

第二节 财务计划的执行与控制1788

一、财务计划的执行1788

二、财务计划的控制1788

(一)财务计划控制的程序1788

(二)财务计划控制的方法1789

第三节 盈亏平衡分析1790

一、单一资产条件下的盈亏平衡分析1790

二、多项资产条件下的盈亏平衡分析1791

第四节 目标利润管理1792

一、目标利润的作用1792

二、银行目标利润的确定方法1792

(一)资产利润率预测法1792

(二)相关比率法1793

(三)利润增长率预测法1793

(四)递增率确定法1793

(五)分项详细预测法1793

(六)因素测算法1793

(七)超保点预测法1794

(八)回归分析法1794

三、目标利润控制1794

四、目标利润的实现措施1795

(一)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活劳动消耗1795

(二)提高管理质量,减少甚至避免经营性损失1795

(三)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盈利水平1795

(四)提高资金来源的利用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1795

【专家论坛】1795

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与利润目标的偏离及调整1795

【国际典范】1799

英国某银行控股集团损益分析1799

近年来德国银行业损益变动分析1801

第十五编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与控制1807

第一章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内含及意义1807

第一节 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概述1807

一、成本的基本含义1808

(一)成本概念的普通含义1808

(二)成本概念的内含和外延1808

二、成本的基本分类1809

(一)按经济职能分类1809

(二)按照成本发生的时间先后划分1810

(三)从企业经营决策的角度划分1810

(四)从企业成本分析角度来划分1811

三、成本管理及其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与发展1811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1811

(二)商业银行中实施成本管理原理的应用发展1811

四、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内容1812

(一)商业银行成本的构成类型1812

(二)不能构成成本的开支1814

(三)商业银行成本的基本属性1814

第二节 全面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1815

一、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TCM)的含义1816

(一)全面成本管理的含义1816

(二)全面成本管理的特点1816

(三)全面成本管理基本原理的实质1818

二、全面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1818

(一)作业成本管理概述1819

(二)TCM的主要对象——商业银行作业1819

(三)作业成本制度中成本运动的前因后果1819

三、全面成本管理的内容1820

(一)成本计算流程1820

(二)成本核算制度1822

(三)标准成本引导1822

(四)成本调控方式1823

(五)全面成本考核1823

四、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823

(一)明确全面成本管理的目标1823

(二)全面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1823

五、全面成本管理工具1824

(一)作业分析和作业链优化1824

(二)成本决策和计划1825

(三)成本控制业绩评价与考核1827

(四)分类成本控制1827

第三节 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意义1827

一、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看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1828

二、从我国加入WTO,迎接世界金融挑战角度看商业银行TCM1828

三、从成本本身特性角度看商业银行TCM1829

(一)成本是补偿商业银行经营耗费的尺度1829

(二)成本是制定贷款利率和各种业务收费的根据1829

(三)成本是反映和监督劳动消耗的重要手段1829

四、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看商业银行的TCM1829

(一)银行经营的无边界发展,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1829

(二)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成本管理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1830

(三)随着商业银行虚拟化经营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830

【专家论坛】1831

试论现代商业银行的全面成本管理1831

【银行家说】1835

进一步推动工商银行改革与发展实施全面成本管理1835

【本土探索】1838

提高认识 树立信心 推动全面成本管理的实施1838

【国际典范】1842

加拿大、美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做法与借鉴1842

第二章 现代全面控制商业银行成本1847

第一节 全面成本管理工具1847

一、银行成本过程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1847

(一)定额定率管理法1847

(二)弹性成本控制法1849

(三)相对成本管理法1850

(四)比例下的定额管理法(混合管理法)1851

(五)指标成本控制法1852

二、目标管理法1856

(一)目标成本管理的作用1856

(二)成本目标管理的特点1857

三、分口成本控制法1859

(一)举例如下1859

(二)成本分口控制应注意的问题1859

(三)分口成本管理的重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1860

四、标杆法1860

五、网络管理法1860

六、成本树管理法1860

(一)运用成本树分析各资金类产品总成本构成1860

(二)找出成本影响大的重点产品及客户1861

(三)采取针对性成本改善措施1861

七、业务流量均衡法1861

(一)削减波动峰谷1861

(二)同轨迹波动1862

(三)调整产品与客户结构1862

第二节 全员成本管理1862

一、全员成本管理概述1862

二、全员成本管理方法体系1863

三、全员成本管理体系的组织法1865

(一)建立全员成本管理组织体系1865

(二)作业价值工程小组制1866

四、全员成本管理体系的激励1867

(一)激励的性质及意义1867

(二)商业银行成本管理中激励的确立与实施1868

第三节 分项成本管理1871

一、作业成本管理1871

(一)银行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将面临四个方面的困难1871

(二)作业成本法的主要概念1872

(三)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体系1872

(四)作业成本法引入商业银行1872

二、部门成本管理1873

(一)商业银行内部部门成本分类结构1873

(二)商业银行部门成本管理的对象1874

(三)商业银行部门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1874

(四)商业银行部门管理的具体方法1875

(五)部门成本报表的一般分析1875

三、产品成本管理1875

(一)产品成本管理体系的七个环节1875

(二)产品成本管理系统的内容1877

四、银行交易替代成本管理1878

(一)银行产品的交易替代1878

(二)影响产品交易方式的主要因素1879

五、客户成本管理1880

(一)建立客户成本管理的原因1880

(二)建立客户成本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1880

六、特殊类型成本管理1881

(一)银行管理成本含义1881

(二)虚拟化经营下的成本管理1883

(三)质量成本管理1884

(四)质量成本管理体系1885

【专家论坛】1886

开展分类成本核算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886

【本土探索】1888

关于建立信贷业务成本认定及收益评价体系的构想1888

第三章 全方位控制银行成本1893

第一节 全方位控制商业银行成本的内容1893

一、成本控制的一般过程1893

(一)成本控制的程序1893

(二)成本控制的分类1894

二、全方位成本控制概述1894

(一)影响成本的因素——三个方向1894

(二)对应的三个方向,全方位成本控制的三种手段1895

三、商业银行全方位成本控制原则和基本要求1895

(一)全方位成本控制的原则1895

(二)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1896

第二节 责任成本控制1897

一、责任成本控制概述1897

(一)责任成本的含义1897

(二)责任成本制度引入商业银行成本管理1898

(三)影响责任成本控制的因素1898

二、建立责任成本控制中心1899

(一)责任成本控制中心概述1899

(二)责任成本中心的建立步骤1900

(三)建立商业银行责任成本中心的原则1901

三、银行内部合理的结算转移价格的制定1902

(一)什么叫内部转移价格1902

(二)内部转移价格的种类1902

(三)银行价值转移内容与方式1903

(四)商业银行定价策略1903

(五)商业银行资金内部转移价格的传统和现代定价方法1904

四、不同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控制1906

(一)责任成本中心划分1906

(二)分中心责任成本控制1906

第三节 岗位成本控制1908

一、岗位成本控制概述1908

(一)岗位成本控制定义1908

(二)岗位成本控制的实现方式及特征1908

(三)岗位成本控制的优势1908

二、分类进行岗位成本控制1909

(一)以客户经理岗位为中心的成本管理1909

(二)虚拟系统成本控制1909

(三)服务设备成本控制1910

第四节 市场逆向成本控制1910

一、市场逆向成本控制法概述1910

(一)市场逆向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1910

(二)市场逆向成本控制法的基本原理1910

二、市场逆向成本控制具体过程的实现1911

(一)市场倒逼阶段1911

(二)成本筑入阶段1911

三、市场及产品特性对实施市场逆向成本控制法的影响1911

(一)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1911

(二)产品利差的影响1911

(三)金融抑制的影响1911

【专家论坛】1912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运用1912

论商业银行效益型成本控制机制的建立1915

【银行家说】1919

建立符合全面成本要求的成本核算体系1919

【本土探索】1922

基层行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操作思路19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