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代诗经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代诗经学
  • 林叶连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
  • ISBN:978957150501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历代诗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诗经学之前奏1

一、周朝之社会概况与史官制度1

二、「以道德为根本」之教育政策6

三、讽谏与「兴」诗探源8

四、诗经教材16

五、诗、礼、乐结合18

六、赋诗引诗言志之风21

第二章 孔孟荀论诗27

一、孔子论诗27

二、孟子论诗35

三、荀子论诗39

第三章 汉朝诗经学45

第一节 汉朝经学概述45

(一)社会富庶繁荣45

(二) 经书之复原46

(三) 独尊经学48

(四)官学与私学54

(五) 师法与家法64

(六) 齐学与鲁学68

(七)今古文经学75

(八) 石渠阁与白虎观会议85

第二节 鲁齐韩毛四家诗87

(一)鲁诗88

(二) 齐诗95

(三) 韩诗104

(四) 毛诗110

第三节 阜阳汉简诗经142

第四章 魏晋诗经学145

第一节 经学中衰之原因与历史背景145

(一) 经学极盛而衰之必然规律146

(二) 汉末党锢之祸打击学术界146

(三) 曹魏重法轻儒之风147

(四) 政局混乱与恐怖148

(五) 清谈与玄学盛行149

(六) 唯美文风之负面作用151

第二节 魏晋诗经学概况151

(一)有关经学博士之制度与两汉不同151

(二) 今文经学衰退,古文经学绵延不绝152

(三)学术重镇转移154

(四) 北学、南学渐有分野156

(五)郑、王学派争执159

(六) 诗经学家举例165

第五章 南北朝诗经学167

一、各种文体欣欣向荣,使经学旁落一隅167

二、南学、北学各有渊源,各具特色168

三、士族门阀维系经学173

四、北朝较南朝重视经学174

五、诗经方面,毛传、郑笺一支独秀178

六、义疏之学兴起179

七、诗经学家举例181

第六章 隋唐诗经学183

第一节 隋朝诗经学183

(一)隋皇轻视教育183

(二) 北学并于南学184

(三) 刘焯与刘炫186

(四) 其他诗经学家191

第二节 唐朝诗经学191

(一)唐朝之学术风气192

(二) 科举明经195

(三) 陆德明经典释文196

(四) 订正群经文字198

(五) 群经义疏201

(六) 反群经义疏及其他重要诗经学著作206

(七) 敦煌学之诗经资料209

(八) 敦煌诗经卷子之价值214

第七章 宋朝诗经学217

第一节 宋朝经学背景217

(一)重文轻武之政策217

(二) 崇尚气节220

(三) 刊印经书221

(四) 学校与书院223

(五) 理学发达224

(六) 科举制度与王安石变法226

第二节 宋朝经学之发展趋势230

(一)宋初为唐学之馀响230

(二) 庆历以降之变革231

1.舍训诂而趋义理232

2.喜好新奇,好以己意解经234

3.疑经改经之风盛行239

(三) 宋朝诗经学著作之分类246

(四) 诗经学著作简介248

第三节 欧、吕、朱之诗经学258

(一)欧阳修258

(二) 吕祖谦266

(三) 朱喜277

第八章 元、明诗经学321

第一节 元朝诗经学321

第二节 明朝诗经学326

(一) 科举之风压倒学校教育与荐举制度326

(二) 五经大全自欺欺人,贻误学子327

(三) 王阳明学说盛行,其末流专事游谈,束书不观328

(四) 流行造伪、剽窃之学术歪风328

(五)诗经学家举例330

第九章 清朝诗经学333

第一节 清初诗经学发展之趋势与时代背景(考据学兴盛之原因)333

(一) 受明朝前、后七子提倡文章复古之影响334

(二) 远绍杨慎、焦竑、方以智之尚博雅334

(三)对明朝时文取士之不满335

(四) 清初四大学者力矫王学末流之空疏336

(五) 胡渭、阎若璩唤起求真之观念340

(六) 清廷怀柔、高压并用之政策340

(七) 清朝表彰程朱,到为官学342

(八)受两部自然科学著作之影响344

(九) 经济安定繁荣,助长朴学兴盛344

(十)西学之影响344

(十一)得力于精良之研究法345

第二节 今文经学之复兴347

第三节 诗经学家举例351

(一)陈启源353

(二) 惠周惕361

(三) 胡承珙367

(四) 马瑞辰370

(五) 陈奂384

(六) 魏源396

(七) 姚际恒408

(八) 方玉润411

(九) 诗经古音诸学者415

第十章 结论425

参考书目4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