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统复仇文学主题的文化阐释及中外比较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传统复仇文学主题的文化阐释及中外比较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0721779.jpg)
- 王立,刘卫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2050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统复仇文学主题的文化阐释及中外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族复仇与鬼灵崇拜——中国古代血族复仇与鬼灵索命关系略论1
一、多民族早期生活中重要习俗的归因1
二、原始心态、死亡恐惧与鬼灵复仇的根本建构4
三、族的整体性威严与强死者化厉复仇7
第二章 孔子与先秦儒家复仇观初探13
一、关于复仇“以直报怨”的原则与宗旨13
二、正义复仇的不妥协性、不改易性18
三、关于正义复仇的谋略、方法21
四、对见义勇为、诛恶济善的赞许23
第三章 从忠奸斗争与复仇意识看屈原对伍子胥的理解认同27
一、春秋战国时代忠奸观念及其与伍子胥复仇的联系27
二、忠与孝有机联系在复仇动机行为方面的体现30
三、屈原自比伍子胥问题的发现、困惑及理由33
第四章 在文史和礼法的交汇处——从恩赦复仇看古代文学与心态史关系37
一、汉魏六朝复仇与法律的悖左倾向37
二、赦法的争议及“礼”对于“法”的侵蚀41
三、宽纵复仇者方案的具体实施43
四、宽纵复仇与同情复仇者的文学形象塑造47
第五章 法与复仇逻辑——再谈法与古代复仇主题的扩大化、残忍化倾向51
一、扩大化复仇的基本文学表现种种51
二、族刑制度、刑尸习俗与复仇扩大化成因53
三、中国古人对于复仇滥杀的不满和批判56
四、从法制观念看中国古人复仇滥杀及文学表现的局限性60
第六章 中古汉译佛经故事中的复仇母题64
一、佛经果报观念对印度古俗的改造与仇怨情结消减64
二、中古汉译佛经复仇主题的主要艺术机杼69
三、佛经故事的异质参照及其与中土传统比较72
四、佛经故事给予中国传统复仇文学作品的影响75
五、佛经故事对于其他与复仇相关母题模式的开启77
第七章 毒药、诬陷仇人与佛经故事——外来影响与中国文学主题之于复仇方式描写的变化79
一、以毒药复仇的相关故事79
二、佛经故事等对于毒药复仇的表现81
三、以诬陷报仇的佛经故事源流85
四、佛经传译对于中土复仇方式变化的影响88
第八章 动物为主雪怨母题的文化阐释91
一、古代动物复仇故事的基本价值定位92
二、家畜类报主代诉冤雪恨故事及伦理阐释93
三、禽鸟代恩主诉冤雪恨与古代公案故事100
四、母题与禁杀戒律的联系及其人类学意蕴103
第九章 隐忍母题与中国古代复仇策略的文学表现106
一、复仇隐忍策略的弱势文化内涵和女性性别色彩106
二、“儿子长大后复仇”与少儿刃仇母题中的隐忍策略109
三、早期儒家伦理对复仇迫切性的强调和隐忍策略的生成113
四、复仇隐忍母题中的外来影响及其参照116
五、复仇实施时隐忍的理由和深层哲学内蕴121
第十章 复仇故事中的远古普遍性印痕——世界范围中复仇主题的食仇倾向127
一、中国古代的食仇报复故事及亲手报仇的理想观念127
二、女性割负心汉阳物以复仇130
三、情仇雪恨与世界性的食仇泄愤母题133
第十一章 复仇报怨母题与唐代豪侠精神138
一、儿子长大后雪报家仇与女性的侠气隐忍138
二、常规性血亲复仇故事中的礼法冲突与豪侠精神142
三、狐精、犬精及马报仇故事的伦理动机与侠烈精神148
第十二章 《三国志通俗演义》复仇观与孙吴文化151
一、演义复仇意识及其策略的基本表现151
二、吴越区域文化对于复仇精神的高扬154
三、吴越地区女性素质及其与复仇的关系156
第十三章 《水浒传》中的侠女复仇故事160
一、琼英复仇的社会根源与儒家伦理内核161
二、复仇动机:“变化示真相”与“冤死尸如生”162
三、梦中学技、以技复仇与香引奇缘母题166
四、贞节:女性完美复仇结局的必要保证168
五、复仇侠女琼英的爱情观与“幸福”婚姻170
第十四章 王世名复仇叙事的渊源及其与清官文化之关系172
一、儒家复仇观与地域历史风物的文化塑型172
二、侠义崇拜与丧悼民俗传统177
三、清官文化与王世名复仇的人治社会背景179
第十五章 《石点头》申屠娘子复仇形象母题的中印文学来源185
一、《石点头》复仇女性形象及其复仇观念185
二、复仇女性行为与传统女性观的联系187
三、次要人物与复仇女性形象塑造的关系189
四、选择极端复仇方式的原因及其中外来源193
五、剑意象的复仇抗暴象征意义199
第十六章 《姑妄言》与古代女性复仇描写的一个文献源流203
一、咬舌故事中的巧计复仇意趣203
二、古代公案小说中的女性咬舌复仇故事206
三、咬舌母题的外域佛经故事渊源209
第十七章 《阅微草堂笔记》的复仇描写体系214
一、血亲复仇与鬼魂复仇描写的交错互补214
二、狐精复仇描写的独到处及佛经文学渊源217
三、复仇描写体系所体现的总体思维222
第十八章 李自成祖墓被掘传说的文化史意义226
一、李自成祖墓被掘的众多文本载录226
二、左目被射及墓中之物与现实人物对应的文本源流230
三、墓掘运败民俗信仰的历史渊源232
四、李自成祖墓被掘传说的多元传播成因236
第十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以智抗暴母题238
一、先唐史料及文学中的抗暴智慧女性238
二、唐宋野史及文学中的以智抗暴女性241
三、明末清初时代的以智抗暴女性244
四、古人相关评论及女性以智抗暴描写的豪侠文化意蕴249
第二十章 明清复仇评议的文化审视253
一、对于妇女儿童复仇抗暴的褒举253
二、对于复仇主体予以宽纵处理的认同与争议255
三、对于刺客行刺动机效果的求真复议257
四、对于提取复仇精神积极意义的重视258
五、对于盲目肯定复仇、效法复仇的非议261
第二十一章 中国古代复仇精神的文化催奋力267
一、复仇意念的持久正面激励作用267
二、复仇对人类好斗本能的唤起和催化269
三、复仇对于群体凝聚力的有效鼓动272
四、复仇精神弱化国民性格的补弊纠偏275
五、复仇精神之于文学中的英雄主题277
第二十二章 “仇家子女相爱”母题——近现代文学对西方观念的接受熔铸及开创280
一、明清小说中的“仇家子女相爱”故事282
二、近现代小说的“仇家子女相爱”母题开掘286
三、新派武侠小说对“仇家子女相爱”的创获293
第二十三章 林纾的复仇观及中国近代文学复仇观念的转型299
一、林纾复仇策略主张的近代意义300
二、近代复仇文化的总体氛围背景303
三、以毒药和诬陷复仇之文学表现的传扬306
第二十四章 鲁迅复仇观念的文化根源片论——兼谈其对传统复仇观的继承和改造310
一、超越于个体仇怨与小群体的复仇观310
二、弱者复仇基本主张的同情和坚持312
三、对于复仇文化中反正统性质的推重316
四、对于小人自背后偷袭的痛恨和苦恼319
第二十五章 《蜀山剑侠传》女性因爱生恨复仇的主题史开创322
一、《蜀山剑侠传》中的情爱及悲剧后果322
二、对中国传统复仇母题的继承与超越326
三、对西方复仇母题的继承与超越330
四、金庸为例:女性因情变报情仇的文学史影响332
第二十六章 《古船》对传统复仇意识的继承和改造335
一、关于同态复仇中的超越自卑心理335
二、以毁灭自身的弱者反抗方式复仇339
三、以德报怨——在改造复仇意识中进行文化反思341
后记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