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批评语言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批评语言学
  • 丁建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1350885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语言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批评语言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4

第1章 构建中华话语研究体系&施旭4

1引言4

2话语和话语分析的概念5

3对主流话语研究的文化反思7

4重建中华文化话语研究范式的基础9

5重构新范式的话语准则13

6重构新范式的行动策略14

7结语15

第2章 批评性语篇分析:问题与讨论&辛斌18

1引言18

2 CDA作为评价语篇分析的标准及其权威性19

3混合型语篇的描写主张20

4语篇、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关系22

5语料的筛选23

6 CDA与其他语言和认知的建构理论的关联24

7结语26

第3章 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田海龙28

1引言28

2批评意识29

3批评视角31

4从“锐角”遭遇的批评看“钝角”的优势33

5结语36

第4章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朱永生41

1引言41

2多模态话语的产生42

3多模态话语的性质和识别标准43

4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内容、方法与意义45

5不足之处与今后走向48

第5章 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李战子51

1评价理论研究现状概述51

2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52

3在话语分析中应用评价理论潜在的问题57

4余言62

第6章 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张辉 江龙64

1引言64

2 CDA研究简介66

3作为CDA语言分析框架的认知语言学68

4批评话语分析与认知语言学融合的主要途径71

5结语76

第7章“话语转向”时代的语篇分析&苗兴伟80

1引言80

2术语问题81

3语言学与相邻学科中的话语转向83

4语篇分析的阶段特征86

5语篇分析的地域特征88

6没有结束的结束语90

第8章 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王泽霞 杨忠96

1引言96

2费尔克劳的话语三维模式97

3话语三维动态模式101

4结论104

第9章 本雅明的语言观&袁文彬106

1引言106

2语言观的思想来源107

3隐藏在本雅明语言观背后的纷争:“亚当理论”和“洛克传统”111

4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最高的经验是语言114

5本雅明早晚期语言观的转向118

6语言的内在性和外在性122

7结语:纯语言的追寻129

第10章 从罗素与斯特劳森间的争论看指称中的几个问题&孙英温133

1迈农与弗雷格的指称理论133

2罗素关于指称的观点及其描述语理论134

3斯特劳森对罗素的批判及其语境原则的提出137

4罗素对斯特劳森批评的回应140

5争论中的主要问题及评论141

第11章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詹全旺148

1引言148

2建构主义认识论149

3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话语分析152

4结语156

第二篇 话语与意识形态163

第12章 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评价价值&杨信彰163

1批评性话语分析163

2话语中的权势与思想意识164

3语篇与评价165

4语篇与语篇设计165

5作为评价工具的系统功能语法167

6作为理论接口的系统功能语法169

7结语170

第13章 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常晨光173

1语法作为经验的理论173

2语法隐喻与意义的重新建构176

3科技英语与意义的重新建构179

4结语182

第14章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纪玉华 陈燕185

1引言185

2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批评隐喻分析186

3隐喻与语用188

4隐喻的识别189

5隐喻的阐释与说明190

6批评隐喻分析在英美政客跨文化语境演讲分析中的应用192

7结语194

第15章 引语的不确定性——语言哲学研究系列之三&王爱华196

1序言196

2引语的哲学诠释197

3引语指称的不确定性203

第三篇 话语与权势、身份213

第16章 中西话语权势关系的语言哲学探源——话语学的文化研究视角&吴宗杰213

1中国话语的西化以及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213

2从西方文明离根到中华文明被割裂的语言原因215

3语言、思想与话语幻觉217

4话语批判的内涵与对象219

第17章 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丁建新224

1引言224

2反语言的寄生性226

3反语言的隐喻性228

4“反语言”与“反社会”230

5身份认同:寻找有意义的“他者”234

6结语236

第18章 社会性别的批评话语分析述评&廖益清239

1引言239

2批评话语分析240

3社会性别的批评话语分析242

4对话分析245

5女性主义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247

6结语248

第19章 语言即人人即语言——反思英语全球化与弱势民族语言文化的丧失&曹廷军 迈克尔·辛 韩京和252

1引言252

2英语全球化的现状与原因252

3弱势民族的衰亡及其语言的厄运254

4英语对弱势民族语言的“吞噬”和取代255

5民族语言的丧失及其文化知识的流失257

6结论258

第20章 也谈“隐含作者”&罗朝晖261

1引言261

2“隐含作者”的概念内涵和产生缘由262

3“隐含作者”复杂的身份特征及引起的争论263

4和真实作者相似或相异的“隐含作者”266

5结语268

第21章 民间社团的社会话语身份研究——民间抗癌俱乐部话语身份建构分析&潘丽萍270

1引言270

2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271

3特色指称提升特殊群体意识272

4机构及其成员话语策略塑造社会现实275

5政府和媒体话语实践反衬弱势机构的亮点279

6结语280

第四篇 话语与社会变迁283

第22章 从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看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徐真华283

1引言283

2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283

3日常言语行为的互动特征288

4结语290

第23章 大学生自传性文本中的文化定型转变&边永卫 高一虹292

1研究背景292

2研究目的与方法294

3结果与分析295

4结语302

第24章 福柯后现代话语观与中国话语建构&庄琴芳305

1福柯的话语观305

2以往的“中国话语”实践308

3结论309

第25章 研究语言变迁的视角—— Labov的社会语言学和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纪卫宁312

1前言312

2研究语言变化的两种视角313

3 CDA与社会语言学的互补空间316

4结语318

第五篇 语言教育与翻译:批评视角322

第26章 欧盟语言多元化政策及相关外语教育政策分析&傅荣 王克非322

1欧洲联盟的语言现状322

2欧洲联盟语言多元化政策之成因323

3与语言多元化相关的外语教育政策问题326

4结语332

第27章 当代西方互文性的读写教学研究&杨汝福333

1引言333

2互文性读写教学研究的背景334

3互文性读写教学研究的特征337

4互文性读写教学研究的视角338

5互文性读写教学研究的前景342

6结语344

第28章 翻译——政治视野中的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对话&何高大 陈水平349

1翻译的本质349

2权力关系350

3差异性353

4文化身份355

5结语358

第29章 从互文性看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鲁硕360

1引言360

2意识形态——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性要素361

3意识形态互文的传递与抗衡365

4结语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