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中的佛教 中国III宋元明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化中的佛教 中国III宋元明清
  • 冲本克已,菅野博史编辑;辛如意译 著
  • 出版社: 法鼓文化
  • ISBN:978957598669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中的佛教 中国III宋元明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新亚洲佛教史中文版总序&释果镜3

序言&冲本克己5

体例说明23

【第一章】宋代思想与文化&土田健次郎26

第一节 宋代思想文化史素描26

一、宋代思想史的定位26

二、北宋前期28

三、北宋中期、后期32

四、南宋43

第二节 道学登场47

一、朱子学登场47

(一)何谓朱子学派47

(二)朱喜的思想50

二、道学与佛教54

(一)佛教对道学形成的贡献54

(二)达到最高存在之可能性——佛与圣人55

(三)内心与外界61

(四)修养论的发展63

(五)因应死亡64

(六)三教并存之道66

三、朱子学之后67

专栏 佛教与朱子学&小岛毅70

【第二章】元、明佛教&野口善敬76

第一节 宋代佛教传承与独自发展76

断代与通代——两种观点76

第二节 元代佛教79

一、元朝对佛教的礼遇措施79

二、佛教宗派的阶级关系81

(一)西藏佛教的定位83

(二)禅、教、律的关系83

(三)与其他宗派的关系84

三、华北、华南的区域特色86

四、华北佛教87

(一)教宗的状况87

(二)曹洞宗——在家士大夫的活跃90

(三)曹洞宗——出家人的活跃93

(四)临济宗的并立94

五、华南佛教96

(一)独自兴盛与统制96

(二)临济宗的荣盛98

(三)隐遁禅风100

(四)华南的教宗发展102

六、其他佛教——白云宗与白莲宗104

第三节 明代佛教107

一、元代至明代107

二、前期——洪武、永乐时期110

(一)善世院时期110

(二)设置僧录司112

(三)变更宗派分类113

(四)明初崭露头角的僧侣114

(五)对西藏佛教的因应措施117

三、中期——宣德至嘉靖时期119

(一)明代中期的僧侣123

(二)西藏佛教的活动124

四、后期——隆庆、万历至明亡124

五、万历三高僧(明末四高僧)126

(一)云栖袾宏(一五三五——一六一五)126

(二)憨山德清(一五四六——一六二三)128

(三)紫柏真可(一五四三——一六○三)129

(四)蕅益智旭(一五九九——一六五五)131

六、超越禅门三高僧的发展趋势132

重视师承法系134

七、宗旨论争136

(一)棒喝与纲宗论争136

(二)济、洞宗旨论争137

(三)「主人公」论争138

八、基督教批判140

附论 清初佛教142

一、辫发与遗民僧出现142

二、清初四帝与佛教146

三、世祖与两位禅僧147

四、西藏与世祖、圣祖150

五、法王世宗现身151

六、高宗的佛教去势行动155

七、结语157

由盛转衰——僧侣的自觉157

专栏二佛教与阳明学&马渊昌也159

【第三章】 民间佛教信仰的诸相&陈继东164

第一节 中国庶民与佛教信仰164

仪式、教派、结社164

第二节 佛教四大名山168

一、聚集於「名山」的信仰168

二、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169

三、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173

四、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175

五、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178

第三节 民间信仰的各种型态181

一、明代「罗教」之例181

二、香花僧与葬仪185

三、佛典刊行——民众在助印中的寄愿188

四、观音信仰与女性191

五、结语195

专栏三中国四大名山&程正196

【第四章】 中日交流史 西尾贤隆202

第一节 唐代后期的中日交流202

一、唐大和尚鉴真东征202

二、还学僧最澄,以及留学僧空海205

三、日本禅宗初传——义空208

四、圆仁所见的会昌废佛212

五、公验、过所中所见的圆珍215

第二节 赵宋时期的中日交流220

一、北宋的求法日僧——奝然、成寻220

二、两度入宋求法——荣西223

三、南宋后期的入华日僧——圆尔226

四、渡日僧——兰溪道隆229

五、南禅寺《一切经》231

第三节 蒙古人统治下的元代中日交流235

一、八思巴文字印235

二、北条时宗——招聘宋朝名僧238

三、元朝国信使——一山一宁240

四、新安沉船与东福寺243

五、古源邵元及其撰文246

第四节 明代中日交流250

一、绝海中津与蒲室疏法250

二、成化四年——奉明宪宗之表253

三、遣明使——策彦周良257

专栏四中国说唱曲艺与佛教——绍兴宣卷&矶部祐子262

【第五章】 佛教美术&肥田路美268

第一节 中国佛教美术的起缘268

一、佛教初传与佛教美术268

二、最早期的佛像271

三、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古式金铜佛274

四、现存作品的偏向与研究史276

第二节 石窟美术280

一、营造石窟280

二、北魏的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283

三、法灭尽意识与石窟288

四、刻造摩崖大佛290

五、石窟美术大众化295

第三节 佛教雕刻与佛教绘画298

一、中国式佛像诞生298

二、崇尚「印度式」造像与灵验像301

三、寺院壁画与变相图306

四、日本迎请的佛像与佛画309

第四节 佛舍利与佛塔312

一、阿育王塔与仁寿舍利塔312

二、中华形象、印度形象315

专栏五中国佛教协会&张文良320

【第六章】 中国佛教现状&陈继东326

第一节 清朝佛教遗产326

一、皇朝更迭造成的变化与重生326

二、清末日僧所见的中国佛教326

三、清朝佛教的变革329

(一)废除试经制329

(二)废除汉译咒文331

(三)《禅门日诵》的形成与发展334

第二节 复兴近代中国佛教336

一、杨文会传法活动显示居士佛教的盛行336

二、马鸣宗的成立与背景337

三、杨文会的教判思想339

四、迈向宗派统合之道342

第三节 未完成的佛教改革344

一、社会近代化与排佛344

二、太虚的佛教革命345

三、迈向世界佛教的构想349

四、提倡「人生佛教」351

第四节 面临分歧的中国佛教现状354

一、共产党政权下的统制与改造354

二、现代佛教的复兴实例——南普陀寺356

三、加速经济成长与寺院变异358

四、社会主义国家与佛教的应有型态361

五、佛教在现实人生中扮演的角色363

六、结语365

专栏六居士佛教&邢东风368

年表/参考文献374

年表374

参考文献410

索引429

作者简介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