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早期国共关系新论 从俄联、联共到三大政策的辩证 修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早期国共关系新论 从俄联、联共到三大政策的辩证 修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0734521.jpg)
- 克思明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57151272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早期国共关系新论 从俄联、联共到三大政策的辩证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史料条件、研究氛围和理论反省2
壹、史料条件较前优越2
贰、研究环境与氛围的改善8
参、历史解释及其理论根据的探讨11
第二节 以问题爲基础的研究架构13
第一章 「联俄」还是「俄联」23
第一节 「俄联说」:国民党人的观点25
壹、「俄联说」与「阴谋论」25
贰、民族主义的两难与策略运用31
第二节 孙中山的多角经营38
壹、联英:英国外务部反对殖民部联孙39
贰、联美:美国反对孙中山另立政府41
参、联法:拉法夷托何在43
肆、联日:给日本内阁中的朋友写信45
伍、联德:德国柏拉图式的对华政策47
第三节 孙中山何以决定接受俄援50
壹、一根稻草总比什么都没有好50
贰、必先要有所凭藉54
结语59
第二章 新俄的奋进与对华的试探65
第一节 和平法令与布列斯特和约67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与契切林的报告71
壹、战时共产主义是紧急应变措施71
贰、契切林对东方光明的回应77
第三节 加拉罕两次对华宣言的因由82
壹、加拉罕第一次宣言的两个版本83
贰、加拉罕第二次宣言的内容调整86
第四节 新经济政策:易於引起错觉的外衣91
壹、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92
贰、新经济政策及其退却转进的特点96
结语102
第三章 俄国赴华使者的任务与影响105
第一节 新俄处境的改善与啓动对华工作106
壹、新俄基本巩固并整合对华部署107
贰、共产国际二大调整策略与新俄突破孤立110
第二节 莫斯科对中国的多管齐下115
壹、魏金斯基的来华探路与成果115
贰、远东共和国的成立与优林使华120
参、契切林与孙中山的第二回合互动125
肆、巴意开斯代表团与达林南下广州134
第三节 马林——影响深远的关键角色140
结语153
第四章 孙越宣言是双方各如所愿157
第一节 伊尔库茨克路线的终结159
壹、俄国人的褒陈贬孙160
贰、开明的吴佩孚元帅163
第二节 越飞使华与孙越会晤的前置准备169
壹、越飞对孙中山的初步试探170
贰、莫斯科幡然变计175
参、〈孙越宣言〉发表前的密集协商179
第三节 〈孙越宣言〉的再诠释187
壹、孙中山先驰得点——俄国人何以要删掉一段187
贰、孙中山再得一分——俄援的隐藏式表述198
参、中东铁路是俄国伸到中国的生命线199
肆、苏俄对蒙古难以忘怀的历史传统203
伍、孙中山同意俄军暂驻外蒙另有深意205
第四节 〈孙越宣言〉发表后的进展207
结语219
第五章 「容共说」与「联共说」的争议223
第一节 国民党研究传统的形成226
壹、以对敌思想斗争为前提226
贰、从「容共」引伸出的种种说法230
一、溶共说230
二、熔共说233
三、镕共说234
四、养共说234
五、灭共说235
六、制共说236
七、驱共说236
八、其他说法237
参、驳斥「联共说」为统战阴谋238
第二节 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及其根据243
壹、孙中山没有说过「容共」243
贰、批评「容共说」是恶意歪曲246
参、强调「联共」是客观事实的反映247
第三节 各方说法的商榷248
壹、由孙中山遗言推断「容共乃防共说」249
贰、以「赤祸延后说」证明当年清党之正确254
参、青年党人说国民党容共是「自食其果」257
肆、产党人的若干说法和史实的对比262
一、国民党一大没有「联共案」262
二、毛泽东的诠释爲「联共说」之所宗263
三、孙中山坚持和实行「联共」的辨疑266
结语268
第六章 共产党人何以要加入国民党271
第一节 正确的抉择:客观环境的制约273
壹、共产国际的策略取向274
贰、中共何以必须服从共产国际277
参、共产党人的弱点:二七惨案的启示281
肆、国民党的优势和孙中山的坚持283
第二节 最好的选择:主观意图的考量288
壹、共产党人立场的转变288
贰、「党内合作」与「党外联合」的争议291
参、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另有打算296
第三节 唯一的选择:若干命题的商榷303
壹、「党内合作」并不符合马列主义的策略原则303
一、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后的角色及任务304
二、中共二大尙未制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308
贰、第一次国共合作由列宁首先提出的疑义313
参、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反而受到限制317
肆、国民党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阶级联盟319
结语327
第七章 国民党如何处理共产派问题331
第一节 国共各自的不同解读334
壹、国民党的反共护党运动334
贰、右派向左派进攻了340
参、孙中山以乾纲独断顶住右派压力344
第二节 国民党内有没有左、中、右派349
壹、国民党何时出现左、右派350
贰、如何区分左、右派354
一、依据经济背景分355
二、按照政治立场分357
参、产党人何以要将国民党分派362
第三节 国民党如何因应党内共产派问题372
壹、三大要案之处理372
一、邓泽如等检举案373
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弹劾案375
三、吴敬恒致函中监委请查办共产党384
贰、国民党中央发训令以解决共产派问题390
一、第一个训令与四个「相信」390
二、第二个训令和第五个「相信」394
三、第三个训令是补充说明398
参、整理党务案的意义及其效果400
结语407
第八章 三大政策的起源及其影响411
第一节 三大政策的起源414
壹、1923年1月说414
贰、1923年11月说416
参、1924年1月说417
肆、1925年12月说421
伍、1926年10月说——根源所在423
陆、1926年11月说427
柒、1926年12月说428
捌、1927年1月3日说431
玖、1927年1月11日说432
拾、1927年2月10日说437
第二节 三大政策是共产党人概括的440
壹、共产党人修正了传统观点440
贰、肯定孙中山从而肯定自己444
第三节 国共立场的针锋相对451
壹、共产党用三大政策欺骗国民党人452
贰、三大政策是对蒋介石进攻的反击459
第四节 若干论述的厘清与商榷464
壹、「容共」与「联共」的概念混淆464
贰、将「旧三民主义」误为「旧民主主义」468
参、国民党内是否存在反农工思潮的疑义469
肆、三大政策何时出现的时间误差470
伍、三大政策不是孙中山所手订的471
结语472
第九章 中共何以要强调新三民主义477
第一节 新三民主义的蓝本说479
壹、共产国际的11月决议480
贰、鲍罗廷的新思路484
参、蒋介石访俄时谈到的三民主义487
第二节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496
壹、根据时间先后检视497
贰、对照内容差异分析500
第三节 新三民主义是毛泽东提出的504
壹、「新三民主义说」的思想探源504
贰、毛泽东如何界定新三民主义509
第四节 中共何以要高举新三民主义的旗帜520
壹、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迫切需要521
贰、革命正统和历史主流的标志527
参、「新三民主义说」的影响深远534
结语539
第十章 结论543
第一节 「俄联说」成立与否的验证544
第二节 「联共说」是要取国民党而代之551
第三节 旗帜之争: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560
第四节 后人哀之亦当鑑之567
徵引及参考书目573
索引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