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李贽评传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李贽评传 下
  • 许苏民著;匡亚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607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70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李贽评传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李贽生活的时代1

第一节 “今人立法,厚末抑本”——明代中叶中国近代商品经济萌芽的基本特征1

第二节 “至正德、嘉靖间而古风渐渺”——明代中叶社会风气的变化15

第三节 “非名教所能羁络”——传统学术的蜕变与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25

第四节 时代的矛盾与问题意识——16世纪明王朝的内忧外患58

第二章 李贽的生平事迹72

第一节 从海上丝路走进乡土中国——李贽的家世与青少年时期73

第二节 “假升斗之禄以为养”——二十五年的仕宦生涯80

第三节 “天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弃官、弃家、与耿定向的争论100

第四节 “寂寞从人谩,疏狂一老身”——郢中避难与重返龙潭129

第五节 “无令山神野鬼,得知踪迹”——第二次外出避难的岁月145

第六节 万历三十年——李贽之死的奇特历史悲剧165

第七节 李贽一生的著述186

第三章 李贽的哲学思想199

第一节 以“童心说”为核心、归宗于《易》的人学本体论200

一、“童心说”——人的自由本质的本体论论证200

二、“厥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以《易》为宗的人学本体论论证222

三、“人人各具首出庶物之资”——以人为本的自然法则与宋明道学的本质区别231

第二节“道不虚谈,学务实效”的认识论思想236

一、“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对关于孔子的偶像崇拜的批判237

二、“道无绝续,人具只眼”——对“道统论”的批判247

三、“是非无定论,无定质”——对人的理性觉醒和多元文化心态的呼唤255

四、“道不虚谈,学务实效”——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265

第三节 “为道屡迁,变易匪常”的辩证法思想273

一、“与世推移,其道必尔”——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辩证法思想274

二、“治贵适时,学必经世”——对社会发展进化的辩证规律的认识283

三、“质文递嬗”的历史规律论——论历史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86

第四章 李贽的史学思想293

第一节 “六经皆史”说与李贽的历史学研究294

一、“经与史相为表里”——史论结合的历史学方法论294

二、“昭彰事实,垂鉴后世”——对传统史学义例的重大突破300

三、“论赞须具旷古只眼”——论历史的事实判断与历史感情的关系310

第二节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论史卓识317

一、“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从万历皇帝说“李贽敢倡乱道”谈起318

二、“原情论势,断自本心”——论设身处地、神交古人325

三、“虚心平气,求短于长,见瑕于瑜”——对于历史人物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335

第五章 李贽的道德伦理思想341

第一节 “人必有私论”342

一、“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论道德的人性论基础343

二、“天下尽市道之交”——论合理的私人利益353

三、“自然真道学”——论道德不能拂逆人性360

第二节 “大道不分男女”——李贽的新妇女观、情爱观、贞操观369

一、“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论男女平等370

二、“失身”与“获身”之辨——论婚姻恋爱自由383

三、“不以必死劝人”——论贞操与节烈390

第三节 “各从所好,各骋所长”——论个性的自由发展398

一、“庶人可言贵,侯王可言贱”——论人格平等399

二、“条教禁约,皆不必用”——论人的自由发展408

第四节 “贱莫贱于无骨力”——论豪杰精神417

一、“纯阳之健,纯阴之顷”——论豪杰之士的气质418

二、“天下第一等好死”——论豪杰之士的生死观424

三、“二十分识、二十分才、二十分胆”——论豪杰之士的人格433

第五节 “朋友的契合只是一个灵魂在两个身躯上”——李贽的友朋观440

第六章 李贽的政治经济思想447

第一节 “不过诱你作他奴才耳”——对专制政治体制的批判448

一、“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论专制制度对人的自由的扼杀449

二、“今之从政者,只是一个无耻!”——对专制政治制度性腐败的揭露452

三、“驱天下大力大贤而尽纳之水浒矣”——对专制统治者败坏人才的批判454

四、“儒者不可以治天下国家”——对儒学意识形态的保守性和狭隘性的批判460

五、“君子之尤能误国也!” ——别出心裁的“清官之害甚于贪官”论467

第二节 李贽的当代政治评论471

一、“欲得扶世,须如海刚峰之悯世”——论海瑞472

二、“今日真令人益思张江陵也”——论张居正改革478

三、“学问岂因大官长乎?”——论政治与学术的微妙关系491

第三节 政治改革方案的设计——李贽的政治理念与救时之策499

一、“普天之下,更无一人不是本”——论人民的福祉高于一切500

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论至人之治507

三、“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论言论自由517

四、“英君非能臣不使”——择才图治的人才兴国论522

五、“当难危之际,以亲王重藩,夹辅王室”——论朝廷与地方的分权535

第四节 李贽的经济思想538

一、“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论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的理财之道539

二、“俗儒之为天下虐,其毒岂不甚哉!”——驳朱熹的“救荒无奇策”论544

三、“国之用与士庶之用孰大?”——论民族危机时期的经济政策548

四、“各遂千万人之欲”——论自由竞争的新经济秩序553

五、“勤俭致富,不敢安命”——论经济伦理559

第七章 李贽的文艺美学思想564

第一节 “自然之谓美”——论艺术的“情感—审美”本质565

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关于审美之本质的探本穷源之论565

二、“画工虽巧,已落二义”——论“画工”与“化工”571

三、“神圣在我,技不得轻”——论艺术的技巧和境界578

第二节 “文与道岂二事乎?”——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586

一、“凡艺之极精者,皆神人也”——论文与道的统一587

二、“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怒骂成诗”说和“发愤著书”说590

三、“孰谓传奇不可以兴、观、群、怨”——对《红拂记》、《拜月亭》的评论594

第三节 “未有其人不能卓立而能文章垂不朽者”——论人品与文品、诗品的统一性597

第八章 李贽的宗教思想607

第一节 “儒、道、释之学,一也”——论儒、释、道三教异同608

第二节 “唯圣人能事神,故其敬之也专”——论以宗教的虔诚去尽心为民613

第三节 “感应因果,名殊理一”——论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619

第九章 李贽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623

第一节 李贽思想的历史地位624

第二节 李贽思想的历史命运635

第三节 李贽思想的国际影响654

附录662

主要参考文献662

人名索引668

词语索引685

后记7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