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 祝正洲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崇文书局
  • ISBN:97875403184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46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语文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

第1章 语音1

知识网络图1

新课标解读1

知识重难点1

知识点聚焦1

一、《汉语拼音方案》1

1.字母表2

2.声母表2

3.韵母表2

4.声调符号3

5.隔音符号(’)4

6.汉语拼音方案的相关知识4

二、拼音的大写4

三、汉字音变5

1.轻声5

2.变调6

3.儿化7

附录7

一、初中生容易因声旁而误读的字7

二、初中生常见的多音字13

三、初中生易读错的成语23

第2章 汉字32

知识网络图32

新课标解读32

知识重难点32

知识点聚焦32

一、汉字的产生与特点32

1.汉字的产生32

2.汉字的特点32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33

1.汉字形体的演变33

2.现行汉字的形体33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33

1.象形34

2.指事34

3.会意34

4.形声35

5.转注35

6.假借35

四、汉字的构造单位35

1.笔画35

2.偏旁36

3.部首36

4.汉字的结构37

五、汉字的书写37

1.基本规则38

2.补充规则38

六、汉字的其他相关知识38

1.如何区别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38

2.独体字与合体字39

七、怎样避免写错别字39

1.造成写错别字的原因39

2.如何纠正错别字39

八、常用字词典及其使用40

1.常用的汉语字典、词典40

2.检字法40

3.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41

附录41

一、初中生易错字集录41

二、初中生易混淆的同(近)音字辨析表48

第3章 词汇知识51

知识网络图51

新课标解读51

知识重难点51

知识点聚焦51

一、语素51

1.语素的概念51

2.语素的分类52

二、词52

1.词的概念52

2.词的分类52

三、词义53

1.词义的特点53

2.词义的分类53

四、词的色彩55

1.词的感情色彩55

2.词的语体色彩56

五、词类56

1.实词56

2.实词运用过程中的误用问题59

3.虚词59

4.虚词运用的几个问题61

5.词的兼类62

6.划分词类的几个问题63

六、关联词的运用63

七、短语及其类型64

1.短语的结构分类64

2.特殊结构的短语65

3.短语的功能分类66

八、熟语66

1.成语66

2.谚语67

3.惯用语67

4.歇后语67

5.格言68

附录68

一、同音词的辨析68

二、初中生常用成语分类表74

三、初中生常用格言集锦87

第4章 句子知识90

知识网络图90

新课标解读90

知识重难点90

知识点聚焦90

一、句子的概念90

二、句子的成分91

1.句子成分的划分91

2.句子成分划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92

3.句子的成分分析及主干93

三、句子的分类94

1.结构分类94

2.语气分类97

四、句子的变化97

1.扩句97

2.缩句97

3.“把”字句和“被”字句互变98

五、修改病句98

1.判别病句的方法98

2.修改病句的原则99

3.病句的类型99

4.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101

六、如何运用语句101

1.句子要完整101

2.句子表达的意思要清晰101

3.句子要合乎情理102

4.句子要形象、具体、生动102

5.句子要得体102

6.句子表述要多样化102

7.学会转述102

第5章 标点符号103

知识网络图103

新课标解读103

知识重难点103

知识点聚焦103

一、标点符号的概念和种类103

1.标点符号的概念103

2.标点符号的种类103

二、标点符号的作用104

1.表示停顿104

2.表示语气104

3.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104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105

1.句号105

2.问号105

3.感叹号105

4.逗号105

5.顿号106

6.分号106

7.冒号107

8.破折号107

9.括号107

10.省略号108

11.书名号108

12.引号108

13.连接号109

14.间隔号109

15.着重号109

16.专名号110

第6章 修辞知识111

知识网络图111

新标解读111

知识重难点111

知识点聚焦111

一、修辞的定义111

二、修辞的原则111

1.审美原则111

2.比较原则111

3.适切原则112

三、修辞的种类112

1.比喻112

2.比拟113

3.借代114

4.夸张115

5.反复116

6.对偶116

7.对比117

8.排比117

9.双关118

10.反语118

11.顶真119

12.反问119

13.设问119

14.引用120

15.回环120

16.通感120

17.互文120

18.呼告121

第二部分 文体及文学常识122

第1章 文体知识122

知识网络图122

新课标解读122

知识重难点122

知识点聚焦123

一、文体知识123

1.记叙文123

2.说明文124

3.议论文125

二、文学体裁126

1.小说126

2.戏剧127

3.诗歌127

4.散文128

5.其他文学体裁128

三、中国古代史书体例132

1.编年体132

2.纪传体132

3.国别体132

4.通史132

5.断代史132

6.纪事本末体132

附录133

中外文学作家作品133

1.中国古代作家作品133

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136

3.外国作家作品141

第2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43

知识网络图143

新课标解读143

知识重难点143

知识点聚焦143

一、文史典籍143

二、古代称谓144

1.人称姓名144

2.谦称、敬称、贱称及称其字144

3.年龄称谓145

4.特殊称谓145

三、官职和科举146

1.古代官职146

2.古代科举147

四、历法和刑法148

1.历法148

2.刑法149

五、古代地理150

1.地区名150

2.政区名150

3.山川关隘名150

六、礼仪习俗150

1.尊卑、礼节150

2.忌讳、避讳151

3.服饰、器物151

七、其他152

1.古籍注释体例152

2.现代文中较常用的文言词语152

附录153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并称153

1.风骚153

2.屈宋153

3.枚马153

4.两司马153

5.班马153

6.三曹153

7.建安七子154

8.竹林七贤154

9.陶谢154

10.初唐四杰154

11.王孟154

12.高岑154

13.李杜154

14.唐宋八大家154

15.韩柳154

16.韩孟155

17.元白155

18.温李155

19.三李155

20.小李杜155

21.大小晏155

22.苏辛155

23.苏门四学士155

24.中兴四大诗人155

25.元曲四大家155

26.前七子155

27.后七子156

28.乐府双璧156

29.三言二拍156

30.三吏三别156

31.元杂剧的四大悲剧156

32.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156

33.中国小说四大名著156

34.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156

第3章 名著导读157

知识网络图157

新课标解读157

知识重难点157

知识点聚焦157

一、中国文学名著157

1.古代诗词157

2.古代散文177

3.小说类192

4.诗歌类209

二、外国文学名著导读212

第4章 经典名句223

知识网络图223

新课标解读223

知识重难点223

知识点聚焦223

一、名句辑录223

二、古诗名句分类精选231

1.儿童生活231

2.百花胜景231

3.树木小草231

4.动物天地231

5.名山咏叹232

6.长江黄河232

7.好雨知时节232

8.风雪霜露232

9.日日如新232

10.四季如歌233

11.边塞纪实233

12.田日园风光233

13.节日随感233

14.离情别绪233

15.梦回故里233

16.哲理思辨234

17.爱国情怀234

18.关注民生234

19.壮志凌云234

20.暖暖亲情234

21.楼台亭阁234

22.惜时勤学235

23.文学创作235

三、名句积累与赏析235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35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35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35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35

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35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35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36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236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36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36

1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36

1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36

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36

1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36

1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36

16.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236

1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37

1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37

1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237

20.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237

2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237

2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37

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37

2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37

2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37

2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37

2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37

28.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238

2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38

3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238

3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38

3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38

3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38

3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38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38

3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38

3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38

3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38

3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239

40.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239

4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39

4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39

4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39

44.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239

4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39

46.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239

47.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239

48.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39

4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39

5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40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40

5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40

5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40

5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40

5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40

5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40

5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40

5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240

59.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240

第三部分 阅读241

阅读总论241

一、阅读的概念241

1.阅读的特性241

2.阅读的类型241

二、阅读的步骤241

1.初读241

2.细读241

3.研读241

4.赏读(或拓展阅读)241

三、阅读的方法242

四、解答阅读题的方法243

1.读——解题的基础243

2.抓——解题的重点243

3.扣——解题的中心243

4.联——解题的保障243

5.结——解题的关键244

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44

1.多读244

2.精思244

3.勤记244

4.善用244

第1章 记叙文阅读245

知识网络图245

新课标解读245

知识重难点245

知识点聚焦245

一、记叙文知识盘点245

1.记叙文六要素246

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246

3.记叙的人称及作用246

4.记叙文的线索246

5.表现手法247

6.记叙的表达方式248

7.结构层次249

8.记叙的中心和详略250

二、记叙文阅读全攻略250

1.整体感知,把握全文要点250

2.结合文体知识分析,使脉络分明250

3.分析段落,理清层次251

4.精心揣摩,把握关键词句252

5.深入体会,把握感情蕴味252

三、记叙文阅读备考方略253

1.解答阅读题的步骤253

2.总结规律,举一反三254

第2章 说明文阅读255

知识网络图255

新课标解读255

知识重难点255

知识点聚焦255

一、说明文知识盘点255

1.说明对象的特征255

2.说明文的分类256

3.说明顺序256

4.说明文的结构257

5.说明方法258

6.说明文语言的特征259

7.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现手法259

二、说明文阅读全攻略259

1.从总体上把握说明内容259

2.理清说明顺序259

3.认真辨析,掌握说明方法260

4.细心揣摩,体会语言特点260

三、说明文阅读备考方略260

第3章 议论文阅读261

知识网络图261

新课标解读261

知识重难点261

知识点聚焦261

一、议论文知识盘点261

1.议论文的分类261

2.议论文的三要素262

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264

4.议论文的语言264

二、议论文阅读全攻略264

1.整体感知,明确要点和思路264

2.分析论据怎样论证论点265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句意及文意265

三、议论文阅读备考方略266

1.客观题型266

2.主观题型266

第4章 文学作品的鉴赏267

知识网络图267

新课标解读267

知识重难点267

知识点聚焦268

第一节 小说阅读268

一、小说知识盘点268

1.小说的分类268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268

3.故事情节268

4.环境描写269

5.小说的基本结构269

6.小说的主题269

二、小说阅读全攻略270

1.分析典型环境270

2.分析故事情节270

3.分析人物性格270

4.把握主题思想270

5.品味小说的语言270

第二节 散文阅读270

一、散文知识盘点270

1.散文的分类271

2.散文的线索271

3.散文的特点271

4.散文常用的手法272

二、散文阅读全攻略272

1.理清线索272

2.抓住文眼,弄清主旨273

3.披文入境,体味散文的意境美273

4.品味散文的语言美273

第三节 戏剧阅读273

一、戏剧知识盘点273

1.剧本273

2.戏剧的分类274

3.戏剧的特点274

4.戏剧的结构274

5.戏剧冲突275

6.戏剧语言275

二、阅读戏剧全攻略276

1.通读全剧,掌握剧情276

2.理清结构,抓住线索276

3.抓住关键,分析戏剧冲突276

4.分析人物语言,掌握人物性格276

5.读懂舞台说明276

第四节 诗歌阅读276

一、诗歌知识盘点276

1.诗歌简述277

2.诗歌的分类277

3.诗歌的感情与意境277

4.诗歌的特点278

5.诗歌的形象278

6.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78

二、诗歌阅读全攻略279

1.朗读吟诵,整体感受279

2.激发感情279

3.展开联想,体味意境279

4.把握节奏,领略韵味279

5.炼字炼句,推敲妙处279

三、现代诗歌阅读备考方略279

1.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279

2.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适合语境279

3.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279

4.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辨真伪279

第五节 童话、寓言、神话及其他文学作品阅读280

一、童话、寓言、神话等文学作品知识盘点280

1.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传说等文体特点280

2.童话、寓言、神话这三种文学样式的异同280

3分析寓言和童话的寓意281

二、童话、寓言、神话等文学作品阅读全攻略282

1.一“读”282

2.二“析”282

3.三“评”282

第5章 古诗词曲鉴赏283

知识网络图283

新课标解读283

知识重难点283

知识点聚焦283

一、古诗词曲知识盘点283

1.古代诗歌的分类283

2.古诗词曲朗读284

3.对名句的理解与鉴赏284

4.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285

5.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285

6.体会诗歌的意境美285

7.古诗词的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286

二、古诗词曲鉴赏全攻略286

1.明确主旨286

2.把握意境286

3.体会感情286

4.把握技巧286

5.辨析风格287

6.品味语言287

第6章 文言文阅读288

知识网络图288

新课标解读288

知识重难点288

知识点聚焦288

一、文言文知识盘点288

1.通假字288

2.实词289

3.虚词291

4.文言句式295

5.文言语句的断读298

6.文言文的翻译299

二、文言文阅读全攻略300

1.文言文整体阅读法300

2.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方法300

3.文言文比较阅读法301

附录301

一、常见通假字集录表301

二、常用实词集录表303

三、常见文言文凝固结构简表312

第四部分 综合性学习316

第1章 语言创新与表达316

知识网络图316

新课标解读316

知识重难点316

知识点聚焦316

第一节 仿写316

一、仿写的原则317

二、仿写的四种形式317

1.命题导入式317

2.中间补充式317

3.承接续写式317

4.自主开放式318

第二节 对联318

一、对联的特点318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318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18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318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318

二、常见的对联题型318

1.对联选配319

2.对联删改319

3.对联应对319

4.对联赏析319

第三节 广告与标语320

一、广告与标语的特点320

二、广告与标语常见题型320

1.广告、标语的拟写320

2.广告、标语的辨别与纠错321

3.广告、标语的赏析321

第四节 口语交际322

一、口语交际命题特点322

1.考查方法322

2.题型322

3.材料的选择322

二、口语交际的考查形式322

1.听说类322

2.介绍类322

3.辩论类323

4.独白类324

第2章 材料整理325

知识网络图325

新课标解读325

知识重难点325

知识点聚焦325

一、材料整理的特点325

1.关注时事325

2.综合性强325

二、材料整理的题型分类326

1.语段压缩326

2.材料整合与探究326

第3章 图表转述328

知识网络图328

新课标解读328

知识重难点328

知识点聚焦328

一、图表转述题的特点328

1.材料特点328

2.题型的解答328

二、图表转述题的分类328

1.图表分析329

2.漫画解读331

第4章 活动策划与探究333

知识网络图333

新课标解读333

知识重难点333

知识点聚焦333

一、考查形式333

1.设置情境,完成活动334

2.给出主题,完成活动335

二、考查内容336

1.漫游语文世界336

2.到民间采风337

3.古代文化知识竞赛339

第五部分 写作340

第1章 写作综述340

知识网络图340

新课标解读340

知识重难点340

知识点聚焦341

第一节 写作基础341

一、写作形式及要求341

二、对初中生作文的文字量和写作速度的规定341

三、写作过程注意要点341

1.有创意地表达341

2.强调写作过程342

第二节 写作要点342

一、审题342

1.审文题形式342

2.审写作内容342

3.审写作重点342

4.审文题的限制342

二、立意343

1.什么是立意343

2.立意原则344

3.创新立意技法344

三、拟题345

1.拟题要求345

2.拟题技巧346

四、选材347

1.材料的“准”和“好”347

2.选材“妙方”348

3.材料不足时的写作方法349

五、结构349

1.构篇基本规律349

2.布局谋篇妙法349

3.作文结构注意要点350

六、技巧351

1.让语言生动形象的技法351

2.开头、结尾的技法352

3.过渡、照应的技法355

4.表达方式的技法357

七、修改作文365

第2章 应试作文368

知识网络图368

新课标解读368

知识重难点368

知识点聚焦368

第一节 命题作文368

一、什么是命题作文368

二、命题作文的主要题型369

三、如何写好命题作文369

1.细“审”明“辨”369

2.深“立”巧“选”370

3.紧“扣”广“拓”371

第二节 半命题作文372

一、半命题作文的分类372

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372

1.补题372

2.立意372

3.选材372

4.构思373

三、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法373

1.认真审明题意373

2.画龙点睛拟标题373

3.推陈出新巧作文373

第三节 话题作文374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374

1.导向性374

2.灵活性374

3.宽泛性374

二、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374

1.审题立意374

2.取材374

3.文体374

4.思维方式374

三、怎样写好话题作文375

1.摒弃传统作文模式375

2.认真推敲话题材料375

3.拟制新颖作文题目375

4.坚持化大为小原则375

5.争取文章体裁创新376

6.追求文章立意创新376

第四节 材料作文376

一、材料作文的题型特点376

1.材料提供多种多样376

2.考查角度多种多样376

3.“题”的变化形式多样376

二、材料作文的供材类型376

1.材料的含义明显376

2.材料零碎,但有联系377

3.材料观点隐晦,要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377

4.材料是非不清,要求评理377

5.材料角度具有多面性,要确定最佳观点377

6.材料属比喻性,需挖掘引申378

7.提供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要求补写、扩写、改写、续写378

三、如何写好材料作文378

1.认真研读材料378

2.挖掘材料的精神实质378

3.提炼出最佳的观点379

4.紧扣材料作文章379

第五节 读后感380

一、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380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380

2.亮明基本观点380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380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380

二、写读后感的一般格式380

1.确定正副标题380

2.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套路:引,议,联,结380

三、写读后感要注意的问题381

1.切忌“感”少“述”多381

2.力除“感”得不新381

3.不能“感”得不深381

4.不可“感”得走调381

第3章 应用文写作382

知识网络图382

新课标解读382

知识重难点382

知识点聚焦382

第一节 应用文的类型及格式382

一、应用文特点382

二、常用应用文类型及格式383

1.通知383

2.启事383

3.申请书385

4.书信386

5.日记391

6.说明书391

7.海报392

8.公约392

9.条据393

10.新闻393

11.手机短信394

12.广告词395

13.宣传标语395

14.黑板报396

15.会议记录396

16.计划397

17.演讲稿398

18.总结399

第二节 应用文写作的总体要求401

一、行文要得体401

二、格式要规范401

三、语言要简明得体401

1.简明401

2.得体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