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0755972.jpg)
- 傅守祥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0282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比较文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世界文学经典的诗学阐释与文化沟通1
一、跨学科研究与文化诗学的转向2
二、事件化方法与应用诗学的实效6
第一章 探索命运与关注存在:俄瑞斯忒斯主题的生命回响与审美启示13
第一节 古老而常青的话题:作为题材史内涵的俄瑞斯忒斯主题13
一、故事本源: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存在之思14
二、历史演绎:俄瑞斯忒斯题材的时代回声17
第二节 理性的悖谬: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古典高峰22
一、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恢宏的叙事与“行动者”的片面22
二、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崇高的细密与人性的背离29
三、欧里庇得斯的《厄勒克特拉》和《俄瑞斯忒斯》:凡人悲剧与人性深处的暗影32
第三节 高贵的人性: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启蒙自信35
一、俄瑞斯忒斯主题在十八世纪的成长:人道的道德理性35
二、歌德的《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高贵的单纯”与人性善的感化36
第四节 绝望的反抗与心灵的救赎:俄瑞斯忒斯主题的现代意蕴39
一、俄瑞斯忒斯主题在二十世纪的成长:存在的质疑与绝望的反抗39
二、奥尼尔的《悲悼》三部曲:精神的异变与心灵的救赎43
三、萨特的《苍蝇》:“行动”的选择意义与“自为”的存在自由54
第五节 永恒的生命回响:俄瑞斯忒斯主题的审美现代性繁盛66
第二章 神念传统与现世精神:中西诗歌中的哲学理念与生命体验70
第一节 西方现代精神的理性源头:希腊神话和传说的民族性与现代性70
一、“永久的魅力”:文明的摇篮与精神的源泉71
二、民族精神的隐喻:世俗个体的自由与人间英雄的荣誉74
三、人的存在境况的省察:欲望的冒险与命运的抗争78
第二节 清寒世界里的生命热忱:克里丝蒂娜·罗塞蒂的诗意境界82
一、人生的界标:父亲大病与宗教虔信83
二、莉姬的无望:两首长诗及其精神指向84
三、难舍的心痛:爱情诗中的生命热忱89
第三节 “美国神话”的源头与颂歌:惠特曼诗作中的神秘主义倾向96
一、《草叶集》:歌唱自我与民主的美国抒情史诗96
二、诗性神秘主义的源头:东西方思想的杂糅与融化100
三、《草叶集》四大主题:诗性神秘主义的细密展现104
四、诗性神秘主义的艺术方式:直觉式感悟与神秘的想象110
五、“孤独的歌者”:灵魂探险者与存在之真115
第四节 直面生死见真情:哈代与纳兰性德悼亡诗的诗艺比较116
一、对照艺术的诗情表现:明朗的哀伤与沉重的悲恸119
二、诗歌意象的选择分野:全景式意象与生活化意象124
三、诗歌传达的情景关系:情景相生与烘托对应129
第五节 同根异果两相宜:从两首名诗看中美诗学的文化因缘131
一、中美名诗写境的深致:引而不发与引而即发132
二、传统诗学的引而不发:意象联缀与遗貌取神135
第三章 浪漫想象与现实投射:严酷人生的悲喜展演与经典叙事140
第一节 《伪君子》:理性喜剧的娱乐正弊与悲剧底蕴140
一、莫里哀的戏剧:讽刺喜剧的丰碑141
二、邪教士的伪善:好色的软肋与未能得逞的奸险143
三、贴近民间的理性的笑与悲剧性的喜剧146
第二节 《红与黑》:世俗人生的激情冒险与高贵终结150
一、奇异的“社会公敌”:后拿破仑时代的末路英雄151
二、虚伪与真诚:经受恶考验的善的光辉153
三、虚荣与激情:从脑袋里的爱回归心坎里的爱的幸福157
第三节 《悲惨世界》:浪漫主义的悲悯情怀与现实投射160
一、跨越30年的创作:“这部作品是一座大山”161
二、“善能胜恶”与“爱能消恨”:仁爱万能的人道主义精神163
三、人性世界的精神进化:传记史诗性的浪漫主义小说167
第四节 《格列佛游记》:社会寓言的人性反省与多维返观170
一、斯威夫特:为时事而作的思想家170
二、《格列佛游记》:杰出的讽刺性政治寓言174
三、奇妙的幻想与锋锐的讽刺180
第五节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风格的幽默与反省183
一、人道主义者的伦敦叙事184
二、寓教于“笑”的流浪汉小说188
三、幽默轻快里的反省与沉重191
四、夸张与讽刺的喜剧手法195
第六节 《双城记》:时代的良知与上帝的真理197
一、借古喻今:合为时而作198
二、人道主义视野中革命的合理性与复仇的疯狂性202
三、浪漫主义色彩的悬念小说207
第四章 生命意志与绝望反抗:荒诞世界里的道德准则与不馁精神210
第一节 英雄悲剧《俄狄浦斯王》:存在的寓言与悲壮的抗争210
一、最伟大悲剧家的“十全十美的悲剧”211
二、命运的原型:神灵的意志与人的有限性213
三、人性的缺损:非理性原欲的笼罩与片面理性的盲区215
四、认识你自己:以有限抗击无限的悲壮人生219
第二节 理性悲剧《浮士德》:启蒙精神的高度与道德理性的限度221
一、诗剧《浮士德》:一部人类灵魂与时代精神的发展史222
二、自强不息的理性悲剧:浮士德精神与浮士德难题225
三、穿越传统的现代洞察:“说不尽”的《浮士德》230
第三节 现代荒原上的西绪福斯:海明威小说的存在主义主题234
一、永恒的苦难与存在的困境236
二、荒诞世界里的准则与“重压下的优雅”243
第四节 永不屈服的生命意志:杰克·伦敦小说的生命主题247
一、小说集《热爱生命》:逆境中不屈的生命抗争249
二、《马丁·伊登》:生命意志的探险与世俗挣扎的迷局256
第五节 “多余人”形象:时代先知的思想困顿与精神迷惘258
一、时代先知的精神郁闷与现世鲁莽259
二、思想巨人的行动困顿与社会理想262
第五章 性别政治与隐性暴力:跨媒介流传的艺术沟通与两性对话266
第一节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女性的光芒与对象化的凝视266
一、女性的艺术天分与男权世界的压迫268
二、珍珠光芒上的情欲流转与女性隐忍271
三、对象化的凝视与女性的抵抗274
第二节 《名利场》女性利蓓加:“双性气质”的性别魅力与现代困境278
一、双性气质的“恶之花”:生存的艰辛与环境的异化283
二、男性化的“进取女性”与女性化的“家庭天使”286
三、男权意识的浸透与“双性气质”的困境295
第三节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电影与小说的文本互动300
一、时空转换:地理环境及时代背景的设定302
二、影像叙事:框型结构的复调与女性视角的突出305
三、心理诠释:影像艺术的视觉传达与内心独白的画外音308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双性气质”与女性主义阐释312
一、“双性气质”的形成:适宜的成长环境316
二、男性的女性气质与女性的男性气质:从相貌到习性的对比318
三、“英雄”、“霸王”与“无能第一”: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错位321
第五节 广告中的女性:欢乐叙事的两性政治与隐性暴力326
一、广告话语的欢乐诱惑:美感游戏与色情调笑328
二、男权话语中的广告美女:被观赏的性客体331
三、广告的“幸福”叙事:两性不平等的隐性强化336
附录 译海冲浪:市场经济时代的译介群体与翻译文学341
一、新时期的译介群体341
二、新时期的诗歌翻译345
三、世界文豪全集系列的翻译348
四、翻译文学的理论探索350
主要参考文献356
后记 经典阐释与视域调整:边缘中的开拓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