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5辑 第5册 六朝僧侣诗研究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5辑 第5册 六朝僧侣诗研究 上
  • 罗文玲著;龚鹏程主编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652854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典诗歌研究汇刊 第5辑 第5册 六朝僧侣诗研究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写作缘起1

第二节 题目的定义——关於「六朝」以及「僧侣诗」的定义7

第三节 本论文主要参考资料12

一、注解与赏析僧侣的作品12

二、今人研究六朝僧诗的概况14

三、记载六朝僧诗的原始资料18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目的19

第二章 六朝的社会与佛教的弘传23

第一节 世乱时微的社会25

一、三国的哀歌25

二、两晋的板荡26

三、南朝的动乱30

第二节 佛教与玄学的融合32

一、玄风的畅行34

二、佛玄思想的交融36

第三节 般若思想的流行与格义佛教38

一、般若思想的流行38

(一)般若经典的译出38

(二)两晋时《般若经》的翻译40

二、格义佛教的发展41

第三章 六朝僧侣与诗歌的结缘45

第一节 僧诗创作的滥觞45

一、僧侣作诗现象的开端46

二、僧侣诗作的原始风貌50

第二节 佛教与诗歌的会通52

第三节 六朝的僧侣作家56

一、东晋的僧侣作家57

二、南朝的僧侣作家60

三、北朝的僧侣作家64

四、隋代的僧侣作家65

第四章 六朝主要僧侣作家研究69

第一节 六朝僧侣与文士的往来70

一、名士与高僧交往的契机71

二、支遁的风采74

三、慧远大师的懿行77

第二节 傅大士的传奇色彩及其诗歌79

一、傅大士的生平79

二、傅大士的诗作84

第三节 菩提达摩及其诗歌103

第四节 宝志的生平与诗作109

一、宝志的生平109

二、宝志的诗作110

第五章 六朝僧侣诗的类别分析119

第一节 玄言诗与「微言尽意」119

一、玄言诗内容的界定121

二、内容分析123

(一)赠答诗123

(二)阐述佛理并夹杂玄言126

第二节 静观万物皆自得——论六朝僧侣与山水诗132

一、僧侣与山水诗的创作132

第三节 僧侣与宫体艳诗的创作139

一、僧侣的艳情诗创作142

二、艳情诗创作与佛教传入的关系146

(一)佛经中的艳情描写146

(二)《维摩诘经》中亦僧亦俗的表现148

(三)六朝时重视威仪容貌的社会风气151

第四节 吟咏佛理的诗作154

一、佛理诗兴起的背景154

二、佛理诗的类别156

(一)纯粹阐释佛理157

(二)扬佛德之作164

(三)藉咏物以抒情通理165

下册167

第六章 僧侣诗歌的意象及思想表现167

第一节 僧侣诗中与佛教有关的意象168

一、佛教的人物意象169

(一)与「佛」「菩萨」有关的佛教人物语汇170

(二)与天界人物有关的语汇172

(三)「维摩」的人物意象173

二、与佛教的建筑或地方有关的意象174

三、与佛教的教理有关的意象177

(一)以「心」为本体者177

(二)以「法」为本体178

四、关於「空」的语汇及其意象179

第二节 僧诗中的与自然有关的意象181

一、「浮沤」的意象181

二、以「尘」为首的意象,来比喻红尘俗世的纷扰184

三、与「莲」有关的佛教意象185

四、僧诗中其它与佛教有关的语汇186

第三节 六朝僧侣诗中的其它意象186

第四节 六朝僧诗的思想表现194

一、「苦谛」思想的呈现195

二、慈悲思想的表现197

三、「空」与「诸行无常」思想的表现199

四、因果思想201

五、宗教生活的体验与宗教关怀203

第七章 六朝僧侣诗的价值与影响207

第一节 六朝僧诗的语言特色207

一、由纵的方面来看,佛教的语词融入汉语是源远流长212

二、从文学的横面来观,佛教词语融入汉语的层面广216

第二节 六朝僧诗与中国诗歌形式的会通219

一、汉译佛典中的偈颂220

二、颂的特殊形式及其与诗歌的关系223

第三节 佛典的修辞技巧与表现手法227

一、「譬喻」228

二、誇饰的运用238

三、高度的想像与神通变化240

第八章 结论243

附录253

附录一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253

附录二《世说新语》中关於僧侣的记载259

附录三 六朝僧诗一览表267

附录四 六朝僧诗的体裁307

附录五《高僧传》中所记载六朝僧侣的外学修养319

参考书目3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