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彦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184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农业地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农村建设地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新农村建设机遇与地理学研究任务1
1.1中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1
1.1.1农村自我发展能力持续下降1
1.1.2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2
1.1.3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3
1.1.4农村发展区域差距日益加剧4
1.1.5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5
1.2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历史机遇6
1.2.1总体上迈入转型升级新阶段6
1.2.2农业与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6
1.2.3农业与农村发展创新体系不断完善7
1.3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视角和任务7
1.3.1地理学研究农村发展问题的视角8
1.3.2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主题与主线10
1.3.3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主要任务11
第2章 国内外农村发展研究进展与实践启示14
2.1国外不同学科视角的农村发展研究进展14
2.1.1农村发展的地理学研究14
2.1.2农村发展的社会学研究20
2.1.3农村发展的经济学研究22
2.1.4农村发展的政治学研究24
2.1.5不同学科视角的农村发展研究比较25
2.2我国农村发展研究的进展与趋向26
2.2.1我国农村发展研究进展26
2.2.2我国农村发展研究趋向30
2.3我国农村建设与发展实践和探索31
2.3.1 20世纪上半叶的农村建设31
2.3.2 1949~1977年的农村建设32
2.3.3 1978~2004年的农村建设33
2.3.4 2005年以来的农村建设34
2.4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发展典型实践与经验借鉴35
2.4.1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经验启示36
2.4.2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土地整理成功案例与借鉴37
2.4.3发达国家和地区乡村发展主体及其行动参与39
2.4.4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公共服务均等化41
2.4.5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42
第3章 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理论46
3.1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46
3.1.1农村问题产生与演变46
3.1.2农村产业发展与优化49
3.1.3农村建设目标与理念54
3.1.4农村发展对策与模式58
3.2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理论体系60
3.2.1新农村建设的现有相关理论60
3.2.2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研究优势61
3.2.3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研究任务62
3.3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理论解析64
3.3.1城乡地域系统构成及其互动作用64
3.3.2农村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理68
3.3.3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其主导类型71
3.3.4农村空心化时序演进及其整治机理75
3.3.5新农村建设的整谐发展原理与途径80
3.3.6新农村建设的资源最优化配置86
第4章 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方法91
4.1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方法体系91
4.1.1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思维91
4.1.2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方法架构92
4.1.3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定量分析方法93
4.2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主要方法95
4.2.1农村综合调查方法95
4.2.2农村发展状态评价方法101
4.2.3村域系统诊断方法104
4.2.4农村综合区划方法112
4.3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综合集成方法113
4.3.1新农村建设的地理学综合研究113
4.3.2新农村建设地理研究的集成技术思路114
4.3.3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综合集成研究方案116
第5章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区域导向118
5.1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与准则118
5.1.1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理念118
5.1.2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机制119
5.1.3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准则121
5.2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与重点123
5.2.1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选择依据123
5.2.2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与进展125
5.2.3中国新农村建设战略重点133
5.3中国农村发展的区域差异格局138
5.3.1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38
5.3.2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村发展状态评价139
5.3.3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格局及其演进态势141
5.3.4四大政策区农村发展差异及其演进态势147
5.3.5四大政策区农村发展差异的成因分析148
5.4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导向150
5.4.1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重点150
5.4.2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重点152
5.4.3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重点154
5.4.4东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重点156
第6章 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格局159
6.1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的水土资源基础159
6.1.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59
6.1.2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163
6.1.3东部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基础170
6.2东部沿海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177
6.2.1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性177
6.2.2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与乡村性评价179
6.2.3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评价与分析180
6.3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格局及演进态势183
6.3.1数据来源与处理183
6.3.2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183
6.3.3农村发展状态评价与分析185
6.3.4农村发展的动态度分析188
6.3.5农村发展的差异度分析191
6.3.6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区域类型划分191
6.4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差异的成因机制194
6.4.1环渤海地区农村发展的成因机制194
6.4.2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的成因机制196
6.4.3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的成因机制199
第7章 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模式201
7.1新农村建设典型模式的梳理思路201
7.1.1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的基本原则201
7.1.2基于宏观区域形态的农村发展模式203
7.1.3基于不同动力源差异的农村发展模式205
7.1.4基于区域性——主导性——制约性的农村发展模式207
7.2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模式209
7.2.1典型地区农村发展模式成长机理分析209
7.2.2典型地区农村发展模式的诊断分析220
7.2.3新农村建设区域主导模式构建227
7.3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村域模式234
7.3.1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村域模式234
7.3.2新农村建设典型村域模式的共性特征238
7.3.3新农村建设主导性村域模式的梳理240
7.3.4新农村建设主导性村域模式评价242
第8章 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50
8.1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任务250
8.1.1城乡二元体制亟待破除250
8.1.2地域分工格局有待明晰252
8.1.3政府执政能力有待提高253
8.1.4农村公共物品依然匮乏254
8.1.5农民内发能力仍待增强255
8.2东部沿海不同类型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57
8.2.1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57
8.2.2城市近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58
8.2.3城市远郊区及道路沿线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59
8.2.4传统平原农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60
8.2.5山地丘陵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途径262
8.3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264
8.3.1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264
8.3.2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机制265
8.3.3健全农民利益保障机制266
8.3.4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长效机制267
第9章 新农村建设地理学研究讨论与展望269
9.1主要结论269
9.2问题讨论270
9.3趋势与展望273
参考文献278
附录292
后记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