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征地利益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征地利益论
  • 李慧中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0806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土地征用-经济利益-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征地利益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6

一、研究思路6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7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征地活动中相关经济主体的界定10

一、土地、耕地、城市用地和农地10

二、征地与农地征用、农地征收11

三、征地活动的相关经济主体12

第四节 农地转换及征地活动相关文献综述13

一、农地转换过程中的利益冲突14

二、农地转换过程中征地活动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22

三、城市化过程中农地转换的后续影响25

四、关于征地问题的其他国内文献30

五、文献评论31

第二章 征地活动的经济根源36

一、城市化、农地城市化与征地36

二、征地根源的分析37

三、征地活动的经济根源及其宏观经济利益取向44

第三章 征地活动与我国城乡整体经济利益48

第一节 征地与城乡整体经济利益的一致性48

一、征地、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与城乡整体经济利益50

二、征地、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利用、城乡居民收入与城乡整体经济利益53

第二节 征地与我国城乡整体经济利益一致性的表现55

一、基于中国征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比较55

二、基于中国征地量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考察59

三、基于中国征地量与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历史考察62

第三节 征地与我国城乡整体经济利益的冲突性及其表现65

小结与引申68

第四章 我国征地活动中的微观利益冲突70

第一节 LW市冲突型征地调研分析70

一、LW市城市化与征地73

二、LW市5个被调查村庄及其征地情况76

三、LW市征地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基于村庄调研的分析79

第二节 地方政府过度征地的经济解释96

一、官员的升迁机制、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和过度的征地96

二、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体制、土地财政和过度的征地97

三、地方政府间的征地博弈99

第三节 征地微观利益冲突与城乡整体经济利益101

第五章 政府的制度设计与征地利益冲突104

第一节 征地制度与农地产权体系104

第二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史简介及评价106

第三节 我国的征地制度与实践述评110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征地制度与实践回顾110

二、我国征地相关法律制度及其实践述评111

第四节 征地利益冲突的客观因素解读117

一、“公共利益”的全面动态解读与征地利益冲突117

二、效率、公平问题与征地利益冲突121

三、从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到征地利益冲突123

四、征地利益冲突的制度根源137

五、征地利益突冲缓解的制度设计139

第六章 基于利益集团的冲突型征地模型分析144

第一节 利益集团相关模型文献述评144

一、从斯蒂格勒模型到佩茨曼模型144

二、贝克尔模型147

三、克拉克模型及其应用150

四、孤立国的利益集团治理模型155

五、述评与引申159

第二节 村长的双重代理行为与征地利益冲突160

一、基本模型设定160

二、纯粹自我约束型村长与村—委利益分配164

三、自我约束型村长、按人口平均分配征地补偿款和村—委利益分配168

四、自我约束型村长、定额激励与村—委利益分配175

五、村民抗争与村—委利益分配——两阶段博弈分析179

六、村民约束、村长偏好与总征地补偿风险191

七、村民反抗的比较静态分析194

第三节 利益集团、压力资源投入和征地利益分配196

一、征地相关压力集团的基本模型设定196

二、基本压力模型的最大化求解与比较静态分析197

三、基本模型的拓展——征地过程中压力集团的行为均衡分析198

四、从村—委关系模型到压力集团均衡——一个特例207

第四节 征地模型主要结论汇总及其总体经济含义212

本章附录215

第七章 征地过程中被征地村民利益的维护220

第一节 被征地村民的集团化220

一、利益集团和集体行动相关文献述评221

二、被征地村民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经济解释224

三、从被征地村民的集体理性启蒙到被征地村民集团的形成230

第二节 征地议价与政府规制240

一、被征地村民集团的利益短视、征地议价与政府规制242

二、政府规制征地议价的博弈分析——基于讨价还价模型的分析246

本章附录253

第八章 一个遗留问题:土地补偿的归属及其分享255

第一节 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255

一、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重新解读“土地涨价归公”258

二、被征农地增值收益的归属——重新解读土地发展权262

第二节 土地补偿的支配与分享266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土地补偿支配上的利益冲突266

二、土地补偿费的股份化操作——典型地区土地补偿费的支配实践268

三、土地补偿费股份化的评析与操作建议270

结语272

附录1275

附录2277

参考文献288

后记304

表1.1-1 1978—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2

表3.2-1 1996—2007年我国的征地面积56

表3.2-2 1996—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7

表3.2-3 1996—2007年我国的征地面积比57

表3.2-4 1996—2007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60

表3.2-5 1996—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发展状况63

表3.3-1 1996—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与城乡人口状况66

表4.1-1 1990—2006年LW市城市化数据73

表4.1-2 被调研5个村庄的大体情况76

表4.1-3 各村征地概况调查表77

表4.1-4 被征地村民对征地的总体评价调查78

表4.1-5 村委会对征地的通知调查表80

表4.1-6 农户对征地消息的获得调查表80

表4.1-7 村委会征地通知的信息缺失状况调查表81

表4.1-8 三村90户农民要求公开征地重要事项的意愿调查表82

表4.1-9 农户对村委会在征地活动中侵害性的认识调查表83

表4.1-10 征地前村民对村庄贫富状况的看法84

表4.1-11 征地后村民对目前村庄贫富状况的看法85

表4.1-12 农户对征地与村委成员家庭富裕之间关系的认识调查表87

表4.1-13 被征地村民集体行动状况调查表90

表4.1-14 被征地村民集体行动状况调查表91

表4.1-15 各村村民集体行动状况调查表92

表4.2-1 地方政府间的征地博弈100

表7.1-1 囚徒困境225

表7.1-2 被征地村民对集体上访的参与情况统计表226

表7.1-3 被征地村民未参与集体上访的原因统计表227

图3.1-1 征地活动与城市化关系49

图3.2-1 征地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58

图3.2-2 征地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61

图3.2-3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动64

图3.2-4 征地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64

图3.3-1 征地与我国耕地变化情况67

图5.3-1 农村集体征地(征收)流程1114

图5.3-2 农村集体征地(征收)流程2115

图5.3-3 我国政府主导的征地程序116

图5.3-4 现实中我国农村征地与农民上访116

图5.4-1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与机制126

图6.1-1 利益集团的人均贡献149

图6.2-1 被征地群众、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的关系161

图7.2-1 被征地村民集团的利益短视Ⅰ与征地议价143

图7.2-2 被征地村民集团的利益短视Ⅱ与征地议价245

图7.2-3 用地方集团与被征地村民集团的讨价还价250

图8.1-1 被征农地增值收益归公的经济逻辑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