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汽车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立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2010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167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汽车工程-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汽车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1
1.1 汽车发动机历史回顾2
1.1.1 发动机的早期探索3
1.1.2 车用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4
1.2 发动机进排气控制新技术5
1.2.1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5
1.2.2 可变长度进气歧管11
1.2.3 电子节气门技术12
1.3 燃油缸内直喷技术14
1.3.1 汽油发动机的发展进程15
1.3.2 燃油缸内直喷技术原理和控制策略15
1.3.3 燃油缸内直喷技术优点及存在的问题18
1.3.4 燃油缸内直喷技术的发展方向21
1.4 发动机均质充量压缩燃烧技术22
1.4.1 传统燃烧概念局限性22
1.4.2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技术特点23
1.4.3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展望26
1.5 可变压缩比技术28
1.5.1 可变压缩比的实现方案29
1.5.2 可变压缩比技术的优点及展望31
1.6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32
1.6.1 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33
1.6.2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优点以及发展方向36
思考题37
第2章 汽车传动系统新技术38
2.1 无级变速器39
2.1.1 概况39
2.1.2 无级变速器的特点43
2.1.3 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43
2.1.4 几种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典型应用48
2.1.5 活齿式无级变速器50
2.2 双质量飞轮51
2.2.1 概述51
2.2.2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53
2.2.3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的典型结构和特点57
2.3 汽车双离合器变速器技术62
2.3.1 概况62
2.3.2 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62
2.3.3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64
2.3.4 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67
2.3.5 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应用和特点性能69
2.4 驱动防滑系统70
2.4.1 概述70
2.4.2 驱动防滑系统的理论基础70
2.4.3 驱动防滑系统的控制方式72
2.4.4 防滑转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74
2.5 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技术77
2.5.1 概述77
2.5.2 串联式HEV动力传动系统78
2.5.3 并联式HEV动力传动系统80
2.5.4 混联式HEV动力传动系统83
思考题86
第3章 汽车底盘新技术87
3.1 悬架系统新技术88
3.1.1 空气悬架88
3.1.2 可调阻尼减振器92
3.1.3 主动悬架95
3.1.4 多连杆悬架102
3.2 转向系统新技术105
3.2.1 可变转向比转向系统105
3.2.2 电动助力转向108
3.2.3 线控转向114
3.2.4 四轮转向技术116
3.3 制动系统新技术119
3.3.1 制动盘新技术119
3.3.2 制动辅助系统121
3.3.3 电子制动系统123
3.4 轮胎新技术128
3.4.1 低压安全轮胎129
3.4.2 防滑水轮胎131
思考题132
第4章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133
4.1 汽车振动噪声控制技术的新进展134
4.1.1 汽车振动噪声概述135
4.1.2 汽车振动噪声技术的分析方法138
4.1.3 汽车振动噪声的测试技术139
4.2 汽车振动噪声的主动控制技术145
4.2.1 汽车振动主动控制技术145
4.2.2 汽车噪声主动控制技术151
4.3 汽车车内外噪声控制155
4.3.1 车内噪声控制156
4.3.2 车外噪声控制162
思考题164
第5章 先进汽车安全技术165
5.1 先进汽车主动安全控制技术166
5.1.1 电子稳定程序167
5.1.2 轮胎压力监控预警系统173
5.1.3 安全预警技术177
5.2 智能乘员约束技术183
5.2.1 智能安全气囊183
5.2.2 气囊式安全带187
5.2.3 乘员头颈保护系统188
5.3 汽车侧面碰撞保护技术189
5.3.1 汽车侧面碰撞的研究190
5.3.2 车身结构新技术191
5.3.3 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帘192
5.4 行人碰撞保护技术193
5.4.1 行人碰撞法规的新进展193
5.4.2 车辆智能安全保障系统194
5.4.3 发动机盖弹升技术195
5.4.4 行人安全气囊系统196
5.5 儿童乘员保护技术197
5.5.1 我国儿童乘员保护的意义197
5.5.2 我国儿童乘员保护法规的新发展198
5.5.3 ISO-FIX标准和LATCH标准199
思考题201
第6章 汽车新材料及轻量化202
6.1 概述203
6.2 高强度钢207
6.3 车用轻质合金212
6.4 复合材料和塑料制品218
6.4.1 复合材料218
6.4.2 碳纤维复合材料222
6.4.3 铝蜂窝夹层复合材料224
6.4.4 塑料制品230
6.5 轻型钢结构233
6.5.1 激光拼焊板233
6.5.2 连续变截面板235
6.5.3 空心变截面钢管技术235
6.5.4 轻型结构对比236
6.6 国内外材料和技术发展动向237
思考题240
第7章 智能汽车与车联网241
7.1 智能汽车概论242
7.1.1 智能汽车简介242
7.1.2 国内外智能汽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244
7.2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246
7.2.1 几种常见的汽车防撞预警系统246
7.2.2 汽车防撞预警系统的发展方向250
7.3 事故自动报警系统250
7.3.1 事故自动报警系统简介250
7.3.2 事故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251
7.4 无人驾驶汽车255
7.4.1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原理257
7.4.2 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方向260
7.5 车联网技术与智能交通261
7.5.1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261
7.5.2 车联网通信系统的设计263
7.5.3 车联网应用系统267
7.5.4 车联网在智能交通的应用展望268
思考题271
第8章 新能源汽车技术272
8.1 电动汽车概论273
8.1.1 电动汽车电驱动的结构形式274
8.1.2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278
8.1.3 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279
8.2 电动汽车电动机及电池技术279
8.2.1 电动汽车电动机技术279
8.2.2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285
8.3 电动汽车充电及充电设备检测技术289
8.3.1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289
8.3.2 充电机连接器设计293
8.3.3 充电设备检测技术研究294
8.4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296
8.4.1 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结构296
8.4.2 燃料电池发动机299
8.5 其他清洁能源汽车技术301
思考题312
第9章 汽车先进制造技术313
9.1 锻造技术314
9.1.1 锻造技术简介314
9.1.2 摆动辗压316
9.1.3 辗环技术318
9.1.4 热挤压技术320
9.1.5 楔横轧技术323
9.1.6 我国汽车锻造行业的展望326
9.2 铸造技术326
9.2.1 铸造简介326
9.2.2 造型技术329
9.2.3 熔炼技术338
9.2.4 制芯技术339
9.2.5 汽车铸造材料342
9.2.6 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343
9.3 冲压技术344
9.3.1 冲压技术简介344
9.3.2 冲压模具346
9.3.3 冲压新技术349
9.3.4 冲压工艺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应用353
9.3.5 汽车冲压技术的展望356
9.4 焊接技术356
9.4.1 搅拌摩擦焊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357
9.4.2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应用359
9.4.3 新型焊接技术362
9.4.4 汽车制造中焊接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364
9.4.5 汽车工业焊接的总体发展趋势364
9.5 机械加工及热处理技术365
9.5.1 汽车制造机械加工技术及装备365
9.5.2 汽车工业热处理技术展望373
9.5.3 机械加工及热处理的发展趋势378
思考题379
参考文献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