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妇产科护理实习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妇产科护理实习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779286.jpg)
- 王春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874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妇科学:产科学:护理学-实习-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妇产科护理实习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1
第一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1
一、尊重服务对象的人格和尊严2
二、树立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2
三、平等合作,谨言慎行3
第二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4
一、良好的科学素质4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5
三、良好的身体素质5
第三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行为规范6
一、日常仪容礼仪6
二、在工作中的仪容礼仪11
第四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服装服饰礼仪12
一、服装礼仪12
二、在工作中的服饰礼仪15
第五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仪态礼仪17
一、仪态的特点、功能和作用17
二、仪态的要求18
三、体态礼仪26
第六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语言礼仪27
一、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28
二、护理工作中的礼貌用语与禁忌用语29
三、护理工作中的电话礼仪33
四、护患交谈礼仪36
第七节 妇产科实习护士的工作礼仪40
一、同事间的工作礼仪40
二、与患者交往的礼仪41
三、在工作场所中的行路规范44
第2章 妇产科护理核心制度及护理人员岗位职责45
第一节 护理核心制度45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45
二、病房管理制度47
三、抢救工作制度48
四、分级护理制度[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49
五、查对制度51
六、给药制度52
七、患者健康教育制度53
八、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54
九、护理安全管理制度55
十、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56
十一、术前患者访视制度57
十二、护理病例讨论制度58
十三、护理查房制度59
十四、护理会诊制度60
十五、护理人员值班管理制度61
十六、护理交接班制度61
十七、患者识别制度63
十八、急救物品管理制度63
十九、输注药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64
二十、输注药物安全管理制度65
二十一、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66
二十二、静脉输液管理制度66
二十三、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制度68
二十四、留置导尿管的医院感染控制制度68
二十五、重要药物巡视观察制度及程序69
二十六、产房与病区管理流程及交接规范70
二十七、手术室患者查对确认制度70
二十八、压疮的管理制度71
二十九、压疮的预防护理措施72
三十、坠床/跌倒的防范制度73
三十一、坠床/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73
第二节 妇产科护理人员岗位职责74
一、病房护士长职责74
二、产房护士长职责75
三、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75
四、主管护师职责76
五、护师职责77
六、病房护士职责77
七、助产士职责78
八、全程陪伴助产士职责78
九、责任护士职责79
十、夜班护士职责80
十一、病区工作人员守则81
第3章 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83
第一节 基础护理考核标准83
第二节 一级护理考核标准86
第三节重(危)患者护理考核标准88
第四节 专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91
第五节 病房管理考核标准93
第六节 消毒隔离考核标准96
第七节 护理安全管理考核标准100
第八节 急救药械管理质量考核标准102
第九节 文明优质服务考核标准104
第十节 护理文件书写考核标准107
第十一节 产房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标准109
第4章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113
第一节 妇产科护理应急预案113
第二节 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告知程序123
第三节 产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告知程序143
第四节 妇产科安全用药护理知识172
一、妊娠期安全用药知识172
二、哺乳期安全用药知识179
三、新生儿安全用药知识183
第5章 妇产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86
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186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186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187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188
四、医院感染控制标准189
第二节 清洁、消毒与灭菌189
一、医院环境的清洁、消毒190
二、空气净化与消毒190
三、被服类消毒191
四、器械、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192
第三节 医疗废物的管理193
一、医疗废物定义193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193
三、医疗废物的标志193
四、废弃物的储存时间193
五、污物袋的使用194
第四节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194
一、概念194
二、隔离的管理要求197
三、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197
附录A口罩的佩戴方法200
附录B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202
附录C无菌手套戴脱方法203
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204
第五节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10
一、概念210
二、手卫生设施211
三、洗手与手卫生消毒212
附录E医务人员洗手方法213
第6章 妇产科基本护理理论216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16
一、骨盆216
二、骨盆底217
三、外生殖器217
四、内生殖器219
五、血管、淋巴及神经221
六、邻近器官22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22
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22
二、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223
三、月经的周期性调节224
四、卵巢的周期性变化225
五、月经的周期性变化226
第三节 妊娠生理228
第四节 正常分娩231
第7章 妇产科营养护理234
第一节 月经期营养护理234
第二节 孕期营养护理235
第三节 哺乳期营养护理237
第四节 妊娠并发症营养护理240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240
二、妊娠合并糖尿病240
第五节 妇产科手术后营养护理243
第六节 更年期营养护理243
第七节 妇科恶性肿瘤营养护理244
一、进展期肿瘤患者244
二、晚期肿瘤患者245
第8章 妇产科疾病的护理规范246
第一节 妇科护理常规246
一、一般护理常规246
二、闭经护理247
三、痛经护理247
四、梅毒护理247
五、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48
六、慢性盆腔炎护理248
七、淋病护理248
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249
九、子宫内膜异位症护理249
十、子宫颈炎症护理249
十一、急性盆腔炎护理250
十二、外阴炎护理250
十三、前庭大腺炎护理251
十四、滴虫阴道炎护理251
十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真菌性阴道炎)护理252
十六、老年性阴道炎护理252
十七、围绝经期综合征护理252
十八、葡萄胎护理253
十九、侵蚀性葡萄胎护理254
二十、绒毛膜癌护理254
二十一、化疗护理255
二十二、子宫脱垂护理256
二十三、阴道壁膨出护理256
二十四、尿瘘护理257
二十五、子宫颈癌护理258
二十六、子宫肌瘤护理259
二十七、子宫内膜癌护理259
二十八、卵巢肿瘤护理260
二十九、妇科腹部手术护理261
三十、外阴、阴道手术护理264
三十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护理266
第二节 产科护理常规266
一、一般护理常规266
二、流产护理267
三、异位妊娠护理268
四、妊娠剧吐护理268
五、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269
六、前置胎盘护理270
七、胎盘早剥护理271
八、双胎妊娠护理272
九、羊水过多护理273
十、羊水过少护理273
十一、死胎护理273
十二、胎膜早破护理274
十三、产后出血护理275
十四、子宫破裂护理275
十五、羊水栓塞护理276
十六、产褥感染护理277
十七、晚期产后出血护理278
十八、产褥期抑郁症护理278
十九、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279
二十、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281
二十一、正常分娩护理282
二十二、早产护理285
第9章 妇产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86
第一节 骨盆外测量286
第二节 四步触诊法287
第三节 测宫高、腹围289
第四节 宫缩的监测289
第五节 备皮290
第六节 会阴擦洗292
第七节 新生儿抚触293
第八节 新生儿游泳295
第九节 阴道灌洗296
第十节 宫颈上药298
第十一节 外阴湿热敷299
第十二节 坐浴301
第十三节 挤奶技术301
第十四节 乙肝疫苗接种303
第十五节 卡介苗接种303
第十六节 新生儿沐浴304
第十七节 听诊胎心音306
第十八节 母乳喂养307
第10章 妇产科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309
第一节 整理床单位309
第二节 面部清洁和梳头310
第三节 口腔护理310
第四节 会阴护理311
第五节 足部清洁312
第六节 协助患者进食312
第七节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313
第八节 协助患者床上移动314
第九节 压疮预防及护理315
第十节 失禁护理315
第十一节 床上使用便器316
第十二节 留置尿管的护理317
第十三节 温水擦浴317
第十四节 协助更衣318
第十五节 床上洗头319
第十六节指(趾)甲护理319
第十七节 安全管理320
第11章 妇产科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322
第一节 患者入院护理322
第二节 患者出院护理323
第三节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323
第四节 导尿技术325
第五节 胃肠减压技术326
第六节 灌肠技术327
第七节 氧气吸入技术328
第八节 雾化吸入疗法329
第九节 血糖监测330
第十节 口服给药技术330
第十一节 密闭式输液技术331
第十二节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332
第十三节 静脉留置针技术333
第十四节 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334
第十五节 静脉注射技术334
第十六节 肌内注射技术335
第十七节 皮内注射技术336
第十八节 皮下注射技术337
第十九节 物理降温法337
第二十节 经鼻/口腔吸痰法338
第二十一节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339
第二十二节 心电监测技术339
第二十三节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340
第12章 妇产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342
第一节 正常妊娠健康教育342
一、孕期监测342
二、分娩期344
三、产褥期346
第二节 妊娠期并发症健康教育348
一、流产348
二、异位妊娠350
三、妊娠剧吐351
四、早产352
五、胎盘早期剥离353
六、前置胎盘354
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55
第三节 妊娠并发症健康教育356
一、妊娠合并心脏病356
二、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57
三、妊娠合并糖尿病358
第四节 分娩期与产褥期并发症健康教育360
一、胎膜早破360
二、产后出血361
三、胎儿窘迫362
四、产褥期感染363
第五节 妇科疾病健康教育365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365
二、痛经366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367
四、子宫肌瘤368
五、子宫颈癌370
六、卵巢肿瘤372
七、妊娠滋养细胞疾病374
八、急性盆腔炎376
第六节 常见疾病诊疗技术健康教育377
一、人工流产术377
二、妇科腹腔镜手术378
第13章 妇产科患者的心理卫生与心理护理381
第一节 心理护理概述382
第二节 女性不同时期的心理卫生386
一、妊娠期心理卫生386
二、分娩期心理卫生388
三、产褥期心理卫生389
四、更年期心理卫生390
第三节 妇科常见疾病的心理护理391
一、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391
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391
三、心因性痛经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392
四、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392
五、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394
第14章 母婴保健知识396
第一节 孕期保健知识396
一、孕早期(1~3孕月)396
二、孕中期(4~7孕月)401
三、孕晚期(8~10孕月)403
第二节 新生儿保健知识405
一、新生儿(出生至28天)生理特征405
二、新生儿保健重点406
三、新生儿护理407
四、预防感染408
五、预防新生儿腹泻409
六、预防接种409
参考文献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