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具手册之四 冲模设计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模具手册之四 冲模设计手册
  • 《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0558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84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8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模具手册之四 冲模设计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冲模有关术语1

第一节 冲压工序术语1

第二节 冲模和冲模零件术语7

第三节 冲压工艺术语20

第二章 冲压件的工艺性27

第一节 冲裁件的工艺性27

一、冲裁件结构工艺性27

二、冲裁件的精度和毛刺28

(一)精度28

(二)毛刺29

第二节 弯曲件的工艺性30

一、弯曲件结构工艺性30

二、弯曲件的精度31

第三节 拉深件、成形件的工艺性32

一、拉深件、成形件结构工艺性32

二、拉深件、成形件的精度33

三、拉深件、成形件的尺寸标注33

第四节 精冲件的工艺性34

一、精冲件结构工艺性34

二、精冲件的精度36

(一)精度和公差36

(二)断面粗糙度37

(三)塌角39

(四)毛刺39

第五节 更改设计、变换工艺、扩大冲压应用面39

一、改用冲压工艺的主要途径40

(一)更改产品零件设计40

(二)采用先进的冲压工艺41

二、改善冲压件设计41

第三章 冲裁43

第一节 变形特点43

第二节 间隙44

一、间隙的含义44

二、间隙对冲裁表面质量的影响44

三、间隙的其他影响46

(一)冲裁力和卸料力46

(二)工件尺寸46

(三)寿命47

(四)间隙对冲裁的综合影响47

四、间隙值的选择47

五、选择间隙方向的基本原则50

六、棒材剪切的间隙50

第三节 凹、凸模尺寸计算51

一、尺寸分类51

(一)外形尺寸51

(二)内形尺寸52

(三)中心距尺寸,L类52

二、尺寸计算53

第四节 冲裁力65

第五节 降低冲裁力的方法66

第六节 卸料力、推料力和顶料力的计算67

第七节 排样和搭边68

一、排样68

二、搭边71

第八节 无废料、少废料冲裁72

一、无废料排样的理论——和合几何72

二、无废料、少废料排样76

三、无废料、少废料冲裁的特点79

(一)优缺点79

(二)工件质量和精度79

四、无废料、少废料冲裁模81

(一)模具结构的基本原则81

(二)单排排样的模具结构82

(三)双排排样的模具结构87

(四)多排排样的模具结构90

第九节 非金属材料的冲裁90

一、品种90

二、冲裁特点91

三、加热冲裁凹、凸模尺寸计算93

第十节 整修99

一、外形整修99

二、内形整修100

第十一节 光洁冲裁115

第十二节 深孔冲裁118

一、模具结构118

(一)全长导向结构118

(二)缩短式结构119

(三)弹性保护套结构119

(四)简化结构119

(五)多孔结构121

(六)长方孔结构121

二、冲裁特点122

三、尺寸计算123

(一)冲裁间隙123

(二)公差配合123

(三)弹性保护套的设计123

第十三节 精冲124

一、精冲过程124

二、精冲模的类型125

三、齿圈128

(一)齿圈的作用128

(二)齿形参数128

(三)齿圈的分布129

(四)齿圈保护130

四、精冲力131

(一)力的计算131

(二)力和工件质量132

五、间隙132

六、凹、凸模尺寸计算132

七、搭边134

八、模具零部件结构135

(一)凸模(凸凹模)固定方式135

(二)凹模固定方式136

(三)预应力公盈值136

(四)顶杆137

(五)顶板138

(六)弹簧顶料销138

(七)通气结构141

(八)润滑结构142

(九)零件配合142

九、精冲用材料142

(一)非铁金属142

(二)钢铁143

第四章 弯曲145

第一节 变形特点145

一、弯曲过程145

二、弯曲变形分析146

第二节 弯曲件展开长度的确定146

一、中性层半径146

二、展开长度149

(一)计算法149

(二)查表法149

(三)铰链卷圆的展开长度计算149

(四)圆杆弯曲件的展开长度计算154

三、展开尺寸计算可靠性的判定154

(一)判定原理154

(二)直角形弯曲件展开尺寸可靠性的判定155

第三节 弯曲力161

第四节 弯曲模工作部分参数164

一、V形和U形弯曲模164

(一)凸模、凹模结构参数164

(二)U形弯曲模的间隙165

(三)U形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67

(四)钝角U形弯曲模的尺寸差167

二、铰链卷圆模167

三、圆管和夹箍件弯模171

(一)工序安排171

(二)预弯模结构参数172

第五节 回弹173

一、影响回弹的因素173

二、回弹的计算174

三、回弹的经验数据176

四、克服回弹的方法179

(一)补偿法179

(二)校正法179

五、弯曲件的质量分析180

第五章 拉深181

第一节 变形特点181

一、拉深变形过程181

二、拉深变形过程中的起皱现象及厚度变化182

三、拉深与材料性能182

第二节 压料184

一、压料的应用范围184

二、压料力185

三、压料限位装置186

四、锥形压料圈186

第三节 拉深力188

第四节 拉深模工作部分参数189

一、圆角半径189

二、间隙191

三、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92

第五节 圆简形工件的拉深192

一、展开尺寸192

(一)小圆角圆筒192

(二)大圆角圆筒193

二、修边余量194

三、变形量计算195

(一)变形量表示法195

(二)变形值与有关因素195

(三)拉深次数的决定195

(四)工序件高度196

第六节 带凸缘筒形工件的拉深197

一、展开尺寸197

二、修边余量198

三、拉深工艺198

(一)拉深系数198

(二)多道拉深198

(三)工序件高度h199

(四)狭边凸缘深筒形件的拉深工艺200

第七节 复杂旋转体曲面工件的拉深200

一、展开尺寸200

(一)解析法201

(二)形心法205

二、阶梯形工件的拉深208

(一)拉深次数208

(二)工序安排209

三、锥形件的拉深209

(一)浅的锥形件209

(二)中等高度的锥形件209

(三)深的锥形件210

四、球形和抛物线形工件的拉深211

第八节 矩形件的拉深213

一、展开图形213

(一)无凸缘的矩(方)形件213

(二)带狭边凸缘的矩(方)形拉深件216

二、修边余量217

三、拉深工艺218

(一)无凸缘矩(方)形件的拉深218

(二)带凸缘矩(方)形件的拉深222

第九节 连续拉深224

一、整体带料的连续拉深224

(一)展形尺寸224

(二)料宽和步距225

(三)拉深工艺225

(四)计算举例227

二、有切口(槽)带料的连续拉深231

(一)展开尺寸231

(二)切口(槽)的主要形式232

(三)拉深工艺233

(四)计算举例234

第十节 变薄拉深237

一、变薄拉深特点237

二、坯料计算237

三、变薄拉深工艺计算237

四、变薄拉深的模具239

(一)凹模的结构239

(二)凸模的结构239

第十一节 其他拉深240

一、椭圆形件的拉深240

(一)展开图形240

(二)拉深工艺241

二、三角锥形件的拉深241

(一)工件特点241

(二)展开图形242

(三)模具结构243

三、反拉深244

(一)反拉深特点244

(二)反拉深应用举例244

第十二节 润滑245

一、润滑的作用245

二、拉深时采用的润滑剂245

第十三节 退火与酸洗247

一、退火247

二、酸洗248

第十四节 拉深废品分析249

第六章 成形251

第一节 拉延251

第二节 起伏成形252

一、变形限值253

二、加强筋的形式和尺寸253

三、加强窝254

四、起伏成形的压力计算255

第三节 翻孔和翻边255

一、翻孔256

(一)翻孔形式256

(二)翻孔系数256

(三)预孔尺寸计算258

(四)翻孔力的计算258

(五)翻孔时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258

(六)翻孔凸模和凹模结构要点259

(七)异形翻孔260

(八)变薄翻孔260

二、翻边267

(一)翻边形式267

(二)翻边变形程度267

(三)外凸翻边的防皱措施268

(四)翻边力的计算268

第四节 胀形269

一、胀形的变形程度269

二、毛坯尺寸计算269

三、胀形力的计算270

第五节 缩口270

一、缩口变形程度270

二、毛坯尺寸计算271

三、缩口与扩口复合工序272

第六节 校平273

一、校平模类型273

二、校平力的计算273

第七章 单工序模274

第一节 冲裁模设计结构提示274

第二节 冲裁模典型结构274

一、落料模274

二、冲孔模275

三、小孔冲模276

四、表壳冲孔模278

五、带自动移出定位器的冲孔模278

六、圆锥保持器冲窗孔模280

七、冲槽模280

八、滚轮式切边模285

九、矩形件涨切式切边模286

十、浮动式拉深件切边模289

十一、圆简形拉深件切边模293

十二、外壳切边模295

十三、全链罩切开模295

十四、剖切模297

十五、切管模299

十六、型材切断模299

十七、带钩式退料的修边模300

十八、轮片冲中心孔模302

十九、光洁冲裁模303

二十、小孔整修模304

二十一、前夹板孔整修模306

二十二、圆轴切扁模306

第三节 弯曲模设计结构提示308

第四节 弯曲模典型结构309

一、油孔夹环弯曲模309

二、放大器安装板弯曲模311

三、屏风板侧边弯曲模312

四、弹簧片弯曲模314

五、导向板弯曲模314

六、环形弯模315

七、风扇花挡网罩弯形模317

八、铰链卷边模321

九、卷圆模323

十、Π形件弯形与校正模324

十一、波纹片压弯模324

十二、管夹弯模326

十三、C形件弯模327

十四、支架弯曲模329

十五、多角弯曲模329

十六、轴承保持器径向弯曲模330

十七、链环弯曲模331

十八、屏蔽器盖弯曲模332

十九、漏斗式半自动送料弯曲模333

二十、轿车空调器翅片自动弯曲模335

二十一、折板机上的弯曲模335

第五节 拉深模设计结构提示343

第六节 拉深模典型结构344

一、矩形罩壳拉深模344

二、外屏蔽罩拉深模344

三、单工序多道拉深模349

四、上盖板拉深模351

五、圆形罩拉深模353

六、变薄拉深模353

七、口杯一次正反拉深模354

八、外壳转盘半自动拉深模356

第七节 成形模典型结构357

一、后接头翻孔模357

二、面板翻边模359

三、线圈骨架胀形模360

四、杯形件胀形模361

五、电子管罩胀形模361

六、鞍管罩圆缩径模362

七、缩口镦头模363

八、扩口模363

九、切齿校平模364

十、翻边模365

十一、卷边模366

十二、冲凸模367

十三、弹簧圆锥端成形模369

十四、平板百叶窗切口模370

十五、带轮液压胀形模371

十六、半自动通用校平模373

十七、筒形件沟槽成形模374

第八章 复合模375

第一节 复合模特点375

第二节 最小壁厚375

第三节 复合模正装和倒装的比较375

第四节 出件机构377

第五节 典型结构380

一、指示计落料、拉深复合模380

二、带浮动模柄的复合模381

三、成形、冲孔、切断复合模381

四、落料、拉深、翻边复合模382

五、落料、压印复合模383

六、落料、拉深复合模384

七、切断、弯曲、扭弯复合模385

八、多垫圈复合模386

九、“片”复合模387

十、落料、拉深、压筋、成形复合模389

十一、落料、修正复合模390

十二、中心轮片落料、冲幅复合模390

十三、落料、拉深、成形、冲孔复合模391

第九章 级进模393

第一节 特点393

第二节 工序和排样393

一、工序件携带方式393

(一)弯曲件的携带方式393

(二)拉深件携带方式394

二、工序安排394

三、排样布局395

第三节 挡料和导正396

一、挡料396

(一)始用挡料销396

(二)侧刃和挡块396

(三)钩式活动挡料销398

(四)切断挡料399

二、导正400

第四节 零件设计提示400

一、凸模400

二、凹模402

三、卸料装置403

四、顶料装置406

(一)位于模具工作区域以内的顶料销406

(二)位于模具工作区域以外的顶料装置408

第五节 典型结构409

一、接线头级进模409

二、卡板级进模412

三、多件、大件级进模414

四、动片级进模415

五、游丝支片级进模417

六、定、转子片复合级进模419

七、悬架级进模422

八、钢字自动级进模422

九、弹簧支持级进模423

十、硬联结级进模428

十一、接触板级进模428

十二、带自动挡料销冲孔落料模432

十三、接触点落料弯曲模433

十四、灭弧罩脚级进模434

十五、带自动定心装置的级进模434

十六、固定引出片级进模434

十七、筒级进拉深模434

十八、钩式自动送料级进拉深模439

十九、无工艺切口的级进拉深模439

二十、锁扣级进模439

二十一、触桥级进模445

二十二、垫圈级进模446

第十章 硬质合金冲模449

第一节 模架449

一、上、下模座449

二、导向装置449

(一)设计要求450

(二)结构形式452

三、模柄452

第二节 压力机要求452

一、刚性452

二、精度452

三、其他453

第三节 模具零件453

第四节 材料选用454

第五节 固定方式454

一、机械固定454

二、热压固定454

三、粘结固定455

四、焊接固定455

第六节 典型结构455

一、塞尖簧片弯曲模455

二、硬质合金弯曲模457

三、双孔空心铆钉连续拉深模460

四、硬质合金变薄拉深模461

五、轴套弯圆整形模461

六、硅钢片横条切开模462

七、“片”复合模463

八、“片”连续模463

九、弹簧垫圈连续模463

十、支件连续模466

十一、铁心片硬质合金连续模466

十二、电机定转子叠铆模468

第十一章 组合冲模473

第一节 组合冲模的工作原理及品种473

一、组合冲模的工作原理474

二、成套组合冲模的品种474

第二节 组合冲模设计477

一、结构设计的一般提示477

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478

(一)模具的结构形式478

(二)间隙478

(三)压料和卸料装置478

三、积木式组合冲模设计479

第三节 组合冲模典型结构481

一、剪切模481

二、直边冲裁模482

三、外圆弧冲模483

四、矩形冲槽、落料模485

五、组合冲孔模487

六、矩形冲孔、落料模489

七、L形弯曲模490

八、通用弯曲模490

九、翻边拉深模492

十、通用定位装置493

第四节 冲压工艺与方法495

一、冲压工艺规程的编制495

二、冲压用坯料和定位面的选择497

三、冲件加工的基本原则498

四、常用的冲压加工方法498

五、冲件的弯曲成形504

第十二章 汽车覆盖件冲模505

第一节 汽车覆盖件特点与要求505

一、汽车覆盖件的特点505

二、对覆盖件的要求505

(一)表面质量505

(二)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覆盖件图和汽车主模型505

(三)刚性505

(四)工艺性506

三、覆盖件的工艺分类506

第二节 拉延件的确定506

一、确定拉延方向506

(一)保证凸模能够进入凹模506

(二)凸模开始拉延时与拉延毛坯的接触状态507

(三)压料面各部位进料阻力要均匀508

二、工艺补充部分509

三、压料面形状的确定511

(一)降低拉延深度512

(二)凸模对拉延毛坯一定要有拉延作用513

四、工艺孔和工艺切口514

五、拉延件与修边件、翻边件的关系515

(一)覆盖件的展开515

(二)拉延件在修边中和修边以后的定位515

(三)各工序件在冲模中的位置应尽量一致516

六、拉延件图的投影画法516

第三节 拉延模518

一、拉延模的典型结构518

二、结构尺寸参数522

三、凹模结构523

(一)活动顶出器闭口式凹模结构523

(二)闭口式凹模结构523

(三)通口式凹模结构523

四、导向525

(一)压料圈和凹模的导向525

(二)凸模和压料圈的导向527

五、压料筋和压料槛528

六、空气孔531

七、穿、冲工艺孔结构531

第四节 修边模534

一、修边模的分类534

二、修边镶块534

三、斜楔、滑块及其结构尺寸537

四、斜楔滑块中的滑块返回行程和返楔539

五、修边凹模镶块的交接541

六、修边模结构图543

第五节 翻边模548

一、翻边模的分类548

二、翻边凸模的扩张结构549

三、凹模镶块的交接556

四、翻边模结构图560

第十三章 其他冲模573

第一节 多工位压力机冲模573

一、多工位压力机简介573

(一)滑块573

(二)送料装置573

(三)上件装置573

(四)夹板式进给装置574

二、设计提示574

(一)行程与闭合高度574

(二)模具外形尺寸575

(三)导柱位置与形状575

(四)易损部件的固定方法575

(五)斜楔与滑块575

(六)定位装置575

(七)卸料装置576

(八)卡爪576

(九)翻转装置576

三、典型结构578

(一)落料模578

(二)首次拉深模578

(三)二次拉深模578

(四)整形模578

(五)切边模579

(六)变薄拉深模579

(七)成套冲模580

(八)在普通压力机上使用的多工位冲模581

第二节 弯曲机冲模586

一、弯曲机简介586

二、弯曲机冲模结构587

第三节 转盘冲模593

一、回转换模压力机简介593

二、冲压工艺595

三、冲模典型结构597

第四节 钢皮冲模598

一、结构类型598

二、设计要点598

(一)凸、凹模尺寸及其间隙598

(二)刃口高度及导柱、导套的配合599

(三)卸料599

三、通用模架600

四、典型结构601

第五节 薄板冲模604

第六节 低熔点合金模606

一、合金606

二、典型结构606

第七节 锌基合金模具607

一、锌基合金材料和性能607

二、结构类型608

(一)整体式结构608

(二)锌合金镶钢结构608

(三)组合式结构609

(四)其他610

三、典型结构610

(一)支架落料模610

(二)里程表外壳拉深模610

第八节 聚氨酯橡胶冲模612

一、聚氨酯橡胶弯曲模612

二、聚氨酯橡胶成形模613

第九节 装配模615

一、跳扣冲铆模615

二、转盘式自动装配模615

第十节 精冲模618

一、简易精冲模618

二、用于改装压力机的精冲模618

三、复合精冲模621

四、连续精冲模621

第十四章 冲模零件的设计与计算626

第一节 凸模626

一、计算626

(一)圆凸模626

(二)异形凸模629

二、结构形式630

(一)固定形式630

(二)结构组成634

(三)拼合方式634

第二节 凹模637

一、计算637

(一)凹模壁厚637

(二)凹模厚度638

(三)刃壁高度638

二、结构形式640

(一)冲裁凹模的刃壁形式640

(二)圆凹模641

(三)镶拼凹模643

第三节 卸料板652

一、卸料板结构形式652

二、卸料板尺寸656

(一)固定卸料板656

(二)弹压卸料板656

三、卸料螺钉结构形式656

四、卸料螺钉尺寸658

第四节 导板659

一、导板结构形式659

二、尺寸计算662

第五节 压料装置663

一、压料装置的结构形式663

二、压料装置的尺寸计算665

第六节 导料和承料装置666

一、导料板外形尺寸666

(一)导料板长度666

(二)导料板宽度666

(三)导料板厚度666

(四)导料板端部666

二、导料板内侧位置及料宽667

三、承料板669

四、侧压装置形式670

第七节 顶料装置672

第八节 挡料和导正装置672

一、挡料装置的结构形式672

二、导正销的结构形式674

三、数据和计算677

(一)导正销工作端直径677

(二)导正销工作高度678

(三)侧刃的长度679

第九节 定位装置679

一、定位装置形式679

二、定位装置设计681

第十节 出件装682

一、结构形式682

二、弹簧685

(一)圆柱形螺旋压缩弹簧685

(二)碟形弹簧692

三、橡胶694

(一)高度计算694

(二)受力计算694

第十一节 其他冲模零件696

一、斜楔和滑块696

(一)运动方式696

(二)斜楔、滑块之间的行程关系696

(三)斜楔、滑块的尺寸设计698

(四)复位机构701

二、模具起重结构703

三、废料切刀706

四、垫板706

第十二节 压力中心的确定707

一、冲裁模的压力中心707

二、各种冲压力的压力中心708

第十三节 冲模零件的粗糙度和配合要求709

第十四节 螺钉孔和销钉孔715

一、孔的结构和尺寸715

(一)螺钉孔715

(二)螺纹盲孔715

(三)销钉孔715

二、开孔位置717

(一)孔边距717

(二)孔间距718

第十五节 冲模零件用材料718

第十五章 冲模的安装使用和安全技术721

第一节 冲模与压力机的配合关系721

一、冲模与压力机形式的配合关系721

二、冲模与压力机力和功的配合关系722

(一)力和功配合关系总要求722

(二)压力机许用负荷722

(三)压力机功的计算723

(四)举例724

三、冲模与压力机尺寸的配合关系726

(一)平面尺寸的配合关系726

(二)高度尺寸的配合关系726

四、冲模与压力机刚度的配合关系727

第二节 冲模的安装728

一、上模固定方法728

二、下模固定方法729

(一)螺钉固定729

(二)压板固定729

三、安装顺序731

第三节 冲压安全技术732

一、人身安全技术732

二、装备安全技术747

(一)自动保护装置747

(二)典型线路755

附录758

A、拉深工序示例758

B、拉深数据和计算方法786

(一)无凸缘筒形件的拉深786

(二)带凸缘筒形件的拉深788

(三)方形件的多道拉深789

(四)矩形件的多道拉深791

(五)带凸缘矩形件的拉深795

(六)连续拉深795

C、常用压力机规格795

D、冲压用主要材料的规格和力学性能800

(一)冲压用主要材料的规格800

(二)冲压用主要材料的力学性能814

(三)各种硬度值对照818

E、公差820

(一)标准公差数值820

(二)新国标与旧国标公差等级对照表820

(三)新国标与旧国标基孔制配合的轴公差对照表820

F、汉英、英汉冲模有关术语对照821

(一)汉英、英汉冲模有关术语对照编写说明821

(二)汉英冲模有关术语对照(汉字以笔划为序)822

(三)汉英冲模有关术语对照(汉字以拼音字母为序)827

(四)英汉冲模有关术语对照833

参考文献8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