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物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物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782660.jpg)
- 姚文兵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441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物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生物化学的涵义与研究内容1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1
三、生物化学与药学科学2
四、生物化学的发展趋势3
第一篇 生命的分子基础5
第一章 糖的化学5
第一节 概述5
一、糖的概念、分布及主要生物学作用5
二、糖的分类6
第二节 多糖的化学6
一、多糖的分类7
二、重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生理功能8
三、多糖的分离、纯化及降解12
四、多糖的理化性质测定14
五、多糖的结构分析15
六、糖链与糖蛋白的生物活性18
第三节 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研究20
一、以糖类为基础的药物20
二、糖基化工程21
第二章 脂类的化学25
第一节 脂类的概念、分类及生理功能25
一、脂类的概念25
二、脂类的分类25
三、脂类的生理功能26
第二节 单脂的化学26
一、脂肪的化学结构26
二、脂肪酸27
第三节 复合脂类的化学30
一、磷脂30
二、糖脂33
三、固醇及其衍生物35
第四节 脂类的提取分离与分析38
一、脂类的提取与分离38
二、脂类的组成与结构分析39
第五节 脂类与药物研究39
一、脂质体药物39
二、脂肪替代物40
第三章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41
第一节 概述41
一、维生素的定义41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41
三、维生素的需要量41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42
一、维生素A42
二、维生素D44
三、维生素E45
四、维生素K46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47
一、维生素B147
二、维生素B248
三、维生素PP49
四、维生素B650
五、泛酸51
六、生物素52
七、叶酸52
八、维生素B1253
九、α硫辛酸54
十、维生素C54
第四节 微量元素55
一、铁56
二、碘56
三、铜56
四、锌57
五、钴57
六、锰57
七、硒58
八、氟58
第四章 蛋白质的化学59
第一节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59
一、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59
二、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生物学功能59
第二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62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62
二、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62
第三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66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66
二、蛋白质的构象73
三、蛋白质和多肽合成的基本原理79
第四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82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83
二、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84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生物进化86
第五节 蛋白质的性质87
一、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及分子量的测定87
二、蛋白质的变性89
三、蛋白质的两性电离与等电点90
四、蛋白质的胶体性质91
五、蛋白质的沉淀反应91
六、蛋白质的颜色反应92
七、蛋白质的免疫学性质93
第六节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的基本原理94
一、蛋白质的提取95
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95
三、蛋白质的纯度鉴定、含量测定和结构分析99
第七节 蛋白质的分类102
第五章 核酸的化学104
第一节 核酸的组成与结构104
一、核酸的生物功能104
二、核酸的分子组成与基本结构单位105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110
第二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129
一、核酸的分子大小129
二、核酸的溶解度与黏度129
三、核酸的酸碱性129
四、核酸的紫外吸收129
五、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130
第三节 核酸的分离与含量测定132
一、核酸的提取、分离和纯化132
二、核酸含量测定的原理134
第六章 酶136
第一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136
一、酶的生物学意义136
二、酶作用的专一性137
三、酶的分类与命名138
第二节 酶的化学本质与结构139
一、酶的化学本质与分子组成139
二、酶蛋白的结构140
三、酶的辅助因子与功能142
四、酶的结构与功能144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制145
一、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145
二、中间复合物学说和酶作用的过渡态146
三、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146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149
一、底物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149
二、pH的影响与最适pH152
三、温度的影响与最适温度153
四、酶浓度的影响154
五、激活剂的影响154
六、抑制剂的影响155
第五节 酶的分离、提纯及活性测定163
一、酶的分离与提纯163
二、酶的活力测定165
第六节 重要的酶类166
一、寡聚酶166
二、同工酶167
三、诱导酶168
四、调节酶168
五、核酶和抗体酶170
第七节 酶在医药学上的应用171
一、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171
二、酶在治疗上的应用172
三、固定化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173
第七章 激素及其作用机制175
第一节 概述175
一、定义175
二、激素的特性175
三、激素的化学本质和分类176
第二节 主要激素的化学与生理生化功能177
一、氨基酸衍生物类177
二、甾体类178
三、脂肪酸衍生物类179
四、蛋白质多肽类181
第三节 激素作用机制与受体186
一、受体的分类186
二、细胞膜受体作用机制187
三、细胞内受体作用机制193
第二篇 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197
第八章 生物氧化197
第一节 概述197
一、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197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198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198
一、呼吸链的主要组分198
二、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203
三、主要的呼吸链205
四、ATP的生成、利用与储存206
五、胞液中NADH的氧化212
第三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214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214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215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216
第九章 糖代谢218
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218
一、糖的消化218
二、糖的吸收218
三、糖代谢的概况218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219
一、糖的无氧分解219
二、糖的有氧氧化224
三、磷酸戊糖途径230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232
一、糖原的合成作用232
二、糖原的分解作用234
三、糖原代谢的调节235
四、糖原累积症237
五、糖异生237
第四节 血糖水平的调节242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242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243
三、血糖水平异常与糖尿病244
第十章 脂类代谢246
第一节 脂类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246
一、脂肪的消化和吸收246
二、类脂的消化和吸收247
第二节 脂类的体内贮存和运输248
一、脂类的体内贮存和动员248
二、血浆脂蛋白和脂类的运输249
第三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253
一、脂肪的水解253
二、甘油的氧化分解254
三、脂肪酸的氧化分解254
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260
第四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262
一、α-磷酸甘油的合成262
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262
三、脂肪的生物合成268
第五节 类脂的代谢269
一、磷脂的代谢269
二、胆固醇的代谢271
第六节 类二十烷酸生物合成275
一、类二十烷酸生物合成前体275
二、前列腺素和凝血噁烷的合成275
三、白三烯的合成276
第七节 脂类代谢的调节278
一、脂肪酸生物合成的调节278
二、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调节279
三、脂类代谢失调与疾病280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281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281
一、食物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81
二、氮平衡281
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282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283
一、蛋白质的消化283
二、肽和氨基酸的吸收285
三、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在肠中的腐败作用286
第三节 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286
一、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物质287
二、细胞内蛋白质降解机制288
三、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288
第四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289
一、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动态289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290
三、氨的代谢295
四、α-酮酸的代谢299
第五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299
一、氨基酸的脱羧作用299
二、氨基酸与“一碳基团”代谢300
三、个别氨基酸代谢降解与疾病305
第十二章 核酸与核苷酸代谢307
第一节 核酸的消化与吸收307
第二节 核酸的分解代谢308
一、核酸的分解308
二、单核苷酸的分解308
三、嘌呤的分解308
四、嘧啶的分解310
第三节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310
一、核糖的来源与5-磷酸核糖焦磷酸的生成311
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311
三、嘧啶核苷酸的合成315
四、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317
第十三章 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319
第一节 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研究方法319
一、物质代谢的概念319
二、物质代谢的特点320
三、能量代谢的概念321
四、物质代谢的研究方法322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325
一、蛋白质与糖代谢的相互联系325
二、糖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326
三、蛋白质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326
四、核酸与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26
第三节 代谢调控总论327
一、细胞或酶水平的调节328
二、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333
第四节 代谢抑制剂和抗代谢物334
一、代谢抑制剂334
二、抗代谢物335
第三篇 遗传信息的传递337
第十四章 DNA生物合成337
第一节 DNA复制337
一、DNA的半保留复制337
二、DNA复制的方式338
三、DNA的半不连续复制339
四、参与DNA复制的蛋白质因子340
五、DNA复制过程342
第二节 反转录与端粒343
一、反转录343
二、端粒344
第三节 DNA损伤与修复345
一、DNA损伤345
二、损伤DNA的修复合成346
三、单核苷酸多态性347
第十五章 RNA生物合成349
第一节 转录349
一、转录的模板349
二、RNA聚合酶349
三、启动子351
四、转录过程352
第二节 转录后加工355
一、原核生物mRNA的加工355
二、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355
三、tRNA和rRNA的加工358
第三节 基因转录调控361
一、原核细胞转录水平的调节——操纵子学说361
二、真核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365
三、RNA聚合酶与起始复合物相互作用365
第十六章 蛋白质生物合成368
第一节 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368
一、mRNA368
二、tRNA371
三、rRNA371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373
一、氨基酸的活化373
二、肽链合成的起始374
三、肽链的延长——核糖体循环375
四、肽链合成的终止375
五、真核细胞肽链合成376
第三节 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与转运377
一、多肽链的修饰378
二、多肽链的折叠378
三、亚基聚合和辅基连接380
四、蛋白质合成后的转运380
五、药物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382
第四篇 药学生化385
第十七章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代谢转化385
第一节 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385
一、药物体内过程385
二、药物代谢转化概述386
三、药物代谢转化的类型和酶系386
第二节 影响药物代谢转化的因素394
一、药物相互作用394
二、其他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396
第三节 药物代谢转化的意义397
一、清除外来异物397
二、改变药物活性或毒性397
三、对体内活性物质的灭活397
四、阐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397
五、对寻找新药的意义399
六、对某些发病机制的解释399
七、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400
第十八章 生物药物401
第一节 生物药物概述401
一、生物药物的概念401
二、生物药物的发展401
三、生物药物的特点402
第二节 生物药物的分类与临床用途403
一、生物药物的分类403
二、生物药物的临床用途405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408
一、生物技术药物产业现状408
二、重要生物技术药物410
第四节 生物药物的研究进展413
一、天然生物药物的研究发展前景413
二、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发展前景414
第十九章 药物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418
第一节 生物药物制造的生物化学基础418
一、生物药物制备方法的特点418
二、生物合成技术原理419
三、生物技术原理420
第二节 药物质量控制的生物化学基础426
一、药物质量控制的常用生化分析方法426
二、生物药物质量控制的生化分析方法429
第三节 药理学研究的生物化学基础432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化学基础432
二、新药筛选的生物化学方法436
第四节 与药物设计有关的生物化学原理438
一、酶与药物设计438
二、受体与药物设计439
三、药物代谢转化与前体药物设计440
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模拟与药物设计440
五、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研究441
六、系统生物学与药物发现研究442
附录 Biochemical Glossary444
参考文献466
中英文对照索引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