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多重耐药微生物及防治对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重耐药微生物及防治对策
  • 吕吉云,曲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472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抗药性-微生物-防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多重耐药微生物及防治对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细菌3

第1章 多重耐药菌概述3

第一节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3

第二节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性3

一、社会危害3

二、费用增加4

三、可能的生物武器4

第三节 多重耐药菌快速增加的原因5

一、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广谱抗生素5

二、细菌耐药蔓延迅速7

三、对耐药菌监测不力7

四、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困难8

五、易感人群的增加8

六、耐药共生菌的作用9

七、个人及公共卫生的作用9

第四节 多重耐药菌被特别关注的原因9

一、多重耐药菌成为感染主流9

二、临床治疗的担忧10

三、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共同应对多重耐药菌10

四、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斗争无止境11

第五节 多重耐药菌产生的背景11

一、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耐药基因11

二、抗生素筛选并进化多重耐药菌12

第六节 防治多重耐药菌的紧迫性13

第2章 全球关注的多重耐药菌16

第一节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病原菌16

一、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6

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7

三、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19

四、产AmpC酶的肠杆菌属20

五、产碳青霉烯酶的细菌20

六、多重耐药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2

七、多重耐药的艰难梭菌23

八、多重耐药的肠道病原菌24

九、多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27

第二节 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病原菌28

一、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8

二、多重耐药的肠球菌30

三、多重耐药的肺炎链球菌30

四、多重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32

第3章 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及趋势37

第一节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的流行37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37

二、万古霉素不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43

三、万古霉素不敏感肠球菌的流行49

四、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流行51

第二节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流行53

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流行53

二、产AmpC酶的肠杆菌的流行60

三、产碳青霉烯酶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流行63

四、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的流行66

五、多重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流行69

六、多重耐药艰难梭菌的流行71

七、多重耐药肠道病原菌的流行73

八、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的流行88

第4章 多重耐药菌的临床案例102

一、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致颅内感染1例102

二、重度烧伤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株1例103

三、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致坏死性筋膜炎1例104

四、儿童神经外科手术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脑膜炎3例106

五、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致肺炎1例107

六、某医院一起呼吸机致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暴发的案例109

七、多重耐药副伤寒沙门菌致化脓性髋关节炎1例109

八、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株致膀胱炎1例111

九、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致败血症1例112

十、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致全身多处脓肿1例113

十一、多重耐药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所致假膜性肠炎1例114

十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烧伤创面感染1例115

十三、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前列腺炎1例115

十四、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致败血症1例116

十五、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致败血症及脑膜炎1例117

十六、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1例118

十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家庭中传播121

第5章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124

第一节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124

一、β-内酰胺酶124

二、氨基糖苷类钝化酶142

三、氯霉素钝化酶144

四、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菌素类钝化酶144

五、喹诺酮类钝化酶144

第二节 抗生素作用靶位改变145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46

二、喹诺酮类抗生素149

三、β-内酰胺类抗生素152

四、糖肽类抗生素153

五、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菌素类抗生素156

六、利福霉素类抗生素158

第三节 细菌主动药物外排机制159

一、RND家族外排泵160

二、非RND家族外排泵162

第四节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164

一、脂质层介导的细菌外膜通透性下降164

二、膜孔蛋白介导的细菌外膜通透性下降165

第五节 细菌形成生物被膜168

第6章 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方法180

第一节 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方法及原理180

一、纸片扩散法180

二、稀释法181

三、Etest181

四、自动化药敏检测182

五、显色培养基法182

第二节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的检测方法182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182

二、万古霉素中介耐药和异质性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186

三、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测188

四、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和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筛选试验189

五、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检测190

六、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HLAR)肠球菌的检测192

第三节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检测方法194

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194

二、产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200

三、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检测202

四、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208

五、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210

第7章 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新技术215

第一节 多重PCR技术结合溶解曲线分析在细菌多重耐药基因分析中的应用215

一、基本原理215

二、应用216

三、展望217

第二节 核酸反向杂交技术在细菌多重耐药基因分析中的应用218

一、基本原理218

二、应用218

三、展望219

第三节 基因芯片技术在细菌多重耐药基因分析中的应用220

一、固相芯片220

二、液相芯片221

三、应用222

四、展望224

第四节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多重耐药细菌基因检测中的应用224

一、飞行时间质谱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24

二、应用226

三、展望228

第五节 现场即时快速分子微生物检测技术228

第8章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策略234

第一节 多重耐药菌预防概述234

一、多重耐药菌预防的必要性234

二、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原则235

第二节 多重耐药菌的综合预防措施236

一、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菌增加236

二、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具体措施238

三、加强预防疫苗的研制251

第三节 针对不同多重耐药菌的预防251

一、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预防251

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预防253

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预防253

四、多重耐药艰难梭菌的预防254

五、多重耐药肠道病原菌的预防254

六、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的预防255

七、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的疫苗预防256

八、NDM-1超级细菌的预防256

第9章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策略261

第一节 概述261

多重耐药菌治疗药物的选择原则和依据261

第二节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264

一、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264

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269

三、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治疗273

四、产AmpC酶的肠杆菌属的治疗276

五、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治疗276

六、多重耐药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治疗279

七、多重耐药艰难梭菌的治疗280

八、多重耐药肠道病原菌的治疗283

九、多重耐药淋病奈瑟菌的治疗290

第三节 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的治疗294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294

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的治疗304

三、多重耐药肠球菌的治疗304

四、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治疗309

第四节 多重耐药菌的其他抗菌治疗312

一、中药抗菌治疗312

二、噬菌体治疗313

三、阳离子抗菌肽314

四、柠檬的提取物314

第10章 耐药结核病及其防治策略317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概述317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318

二、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319

三、结核病的发生与机体反应319

第二节 耐药结核杆菌320

一、敏感株和耐药株320

二、药物敏感性测定321

三、常用检测方法以及抗结核药物的体外抑菌浓度322

四、耐药结核菌的分类323

五、结核分枝杆菌分子耐药机制及其相关研究323

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子检测方法326

第三节 耐药结核病的诊断327

一、耐药结核病的临床分类327

二、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328

三、耐药结核病的发现和诊断329

四、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标准330

第四节 抗结核药物331

一、部分抗结核药物介绍331

二、抗结核药物的分组336

三、各组抗结核药物建议应用剂量336

第五节 我国耐药结核病的现状及其防治对策338

一、我国最新耐药结核病疫情339

二、耐药结核病的预防340

三、耐药肺结核化疗策略341

第11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346

第一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346

一、“3R”原则346

二、尽早明确感染性疾病病原346

三、尽早明确病原耐药谱347

四、优化PK/PD相关性及根据PAE制定抗生素使用策略352

五、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药物的选用353

六、严格控制或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354

七、根据感染程度分级制定抗生素使用对策354

八、根据细菌耐药状况调整抗菌药的使用354

九、抗菌药的联合使用355

十、综合性治疗355

十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356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356

一、内科、儿科预防用药357

二、外科预防用药357

三、预防用药有可能引起耐药菌感染的一些情况358

第三节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358

一、明确诊断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358

二、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359

三、抗菌药物的适应证361

四、抗菌药物的降阶梯给药和序贯治疗362

五、抗菌药的策略性换药和短程治疗策略363

六、防突变浓度和突变选择窗治疗364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365

一、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结果365

二、联合疗法的适应证366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疗程367

第六节 抗菌药物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370

一、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370

二、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373

三、抗菌药物在老年人和儿童中的应用379

四、抗菌药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中的应用382

第12章 控制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389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389

一、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389

二、医院感染管理的范围391

三、职能科室的管理395

四、抗菌药物分级管理397

五、抗耐药干预和研究的相关经验399

附录12A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406

附录12B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的通知407

第二节 实验室感染与生物安全管理409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概况409

二、实验室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410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412

四、实验室整体布局与设计415

五、实验室设施和设备要求416

六、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418

第二篇 真菌425

第13章 多重耐药真菌的流行及防治对策425

第一节 真菌的耐药性与耐药机制425

一、真菌的流行现状425

二、真菌的耐药性426

三、真菌的耐药机制429

第二节 耐药真菌感染的防治对策432

一、克服真菌耐药性的策略432

二、真菌药敏检测的应用价值434

三、耐药真菌感染的治疗434

第三篇 病毒441

第14章 耐药与多重耐药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441

第一节 HBV耐药的产生机制441

一、HBV耐药的产生机制441

二、HBV耐药的类型442

三、HBV耐药的变异位点444

第二节 耐药与多重耐药HBV的检测与监测445

一、HBV的基因变异检测445

二、HBV的表型耐药分析447

三、HBV的耐药监测448

第三节 耐药和多重耐药HBV感染的治疗与预防448

一、治疗448

二、预防451

第四节 多重耐药病例分析451

一、多重耐药HBV感染病例1452

二、多重耐药HBV感染病例2452

三、多重耐药HBV感染病例3453

四、多重耐药HBV感染病例4453

五、小结455

第15章 多重耐药HIV的流行及防治458

一、HIV耐药产生的机制458

二、HIV耐药的检测方法459

三、主要耐药位点461

四、HIV耐药的流行情况463

五、耐药HIV病毒株的危害465

六、HIV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466

七、HIV耐药的预防466

八、HIV耐药的治疗467

第16章 多重耐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及防治473

一、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的作用靶点473

二、临床使用的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药物475

第四篇 寄生虫491

第17章 多重耐药疟疾的流行与防治491

一、疟疾的临床特征491

二、疟疾的实验室诊断现状492

三、疟疾的治疗现状495

四、耐药疟疾的流行现状496

五、耐药疟疾的防治对策498

附录A 缩略词一览表505

附录B 常用抗生素一览表511

附录C 消毒剂及常用消毒方法一览表522

附录D 多重耐药菌监测的相关网址528

附录E 常用耐药基因的引物一览表5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