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 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 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0083527.jpg)
- 王新,方益权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983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农村-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 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解决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社会法视域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提出1
第2章 研究综述6
2.1 对城中村的认识和界定6
2.2 城中村改制改造研究9
2.3 城中村改造中的焦点问题研究13
2.4 城中村改造中的相关法律研究14
2.5 城中村研究的不足与社会法新思路18
第3章 本研究的方法与路径23
3.1 本研究的理论诉求和研究思路23
3.2 本研究的方法24
3.2.1 方法论层面24
3.2.2 具体研究方法26
3.2.3 温州城中村的基本情况调查28
第4章 城中村概述39
4.1 城中村的定义与特征39
4.1.1 城中村定义39
4.1.2 城中村特征40
4.2 城中村产生原因43
4.2.1 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43
4.2.2 中国城乡土地所有制矛盾44
4.2.3 制度真空和法制法规滞后及不健全44
4.2.4 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排外意识45
4.2.5 城市管理水平低下46
4.3 城中村的社会功能47
4.3.1 城中村的正功能47
4.3.2 城中村的负功能52
第5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各方主观意愿和动机分析55
5.1 城中村改造含义55
5.1.1 城中村改造的定义55
5.1.2 如火如荼的城中村改造56
5.2 村民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意愿58
5.2.1 村民同意改造的理性与感性选择61
5.2.2 村民不愿意改造的理性与感性选择63
5.3 城中村改造的政府动机分析66
5.3.1 改善城市形象的政绩动力67
5.3.2 日趋重要的维稳考虑67
5.3.3 城中村改造的利益驱动69
第6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关系72
6.1 利益群体分化的社会背景72
6.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攸关方及其损益74
6.2.1 利益攸关方之一——政府及其损益75
6.2.2 利益攸关方之二——村庄和村民及其损益78
6.2.3 利益攸关方之三——开发商及其损益87
第7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与矛盾冲突90
7.1 城中村改造中的利益博弈90
7.1.1 改造模式选择中的博弈91
7.1.2 规划修编过程中的博弈93
7.1.3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博弈95
7.1.4 分析与小结99
7.2 村庄外部多元利益群体及其矛盾101
7.2.1 政府与村庄的矛盾101
7.2.2 开发商与村庄的矛盾102
7.2.3 原住民与租住户的矛盾102
7.3 村庄内部各类群体矛盾冲突103
7.3.1 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104
7.3.2 村庄“精英”之间的矛盾106
7.3.3 普通村民之间的矛盾107
第8章 社会法视域:城中村改造主要矛盾的根源110
8.1 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争议110
8.1.1 历史上的地租理论110
8.1.2 涨价归公还是归私?112
8.1.3 不合理的补偿115
8.1.4 改造中的不规范行为117
8.2 城中村改造中利益冲突的制度渊源118
8.2.1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备与内在冲突119
8.2.2 有关土地征收法律成为地方政府的“婢女”121
8.2.3 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民利益的限制123
8.2.4 暴力拆迁背后的法律困境125
8.2.5 土地征用的法律法规和安置补偿标准128
8.2.6 制度寻租130
8.3 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困境131
8.3.1 管制型政府及其失败131
8.3.2 城中村改造中的治理问题134
8.3.3 多元利益主体对管制型政府的挑战135
8.3.4 村庄“代理人”困境138
第9章 创设城中村改造的公平博弈平台141
9.1 制衡政府强势地位142
9.1.1 理顺、修订现行法律法规142
9.1.2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145
9.1.3 从“管制”向“善治”转变147
9.2 提高农民谈判能力148
9.2.1 凝聚村集体力量148
9.2.2 农民群体组织化151
9.3 社会力量做好监督和公判153
9.3.1 学界研究和监督154
9.3.2 公众与媒体监督154
9.3.3 社会其他力量介入155
9.4 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制度156
9.4.1 市场化补偿156
9.4.2 给予农民土地开发权157
9.4.3 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158
第10章 社会法视域下的新视角和新思路162
10.1 修订或完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法律法规163
10.2 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165
10.3 制定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失业救济的法律法规166
参考文献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