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房广顺主编;刘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521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关系-中华文化-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品质1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当代境遇5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共同担当的合力推进8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内涵12
第一节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12
一、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理想信念的强力支持12
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17
三、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现实需要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弘扬2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孕育与提出20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概括24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2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2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价值目标30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价值目标34
第四节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38
一、深化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38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之魂40
三、中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公约数44
四、民族文化自信与国家文化软实力47
第二章 历史悠远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52
第一节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52
一、中华民族与传统文化52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54
第二节 中华文化历史传统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62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62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71
第三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76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76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亚洲的影响79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西方的影响82
四、理性看待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86
第三章 倡导和培育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89
第一节 中华民族对核心价值观社会作用的深刻认识90
一、国家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90
二、社会进步与繁荣离不开核心价值观92
三、个人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95
第二节 中华民族对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核的深刻凝练98
一、维护统一珍惜和平的国家观98
二、追求大同和谐互助的社会观101
三、崇信守义明理知耻的个人观104
第三节 中华民族培育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107
一、确立了个人与社会、国家融为一体的基本理念107
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育手段和方法112
三、孕育了名人名事名著等典型成果120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1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历史逻辑12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碰撞12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对话129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契合1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在本质13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科学性基础13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价值性源泉139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开放性前提1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基本特点145
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145
二、先进性与大众性的统一147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149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151
五、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153
第四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理论自觉155
一、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155
二、清醒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158
三、提升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162
第五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传统文化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要求与培育166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对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论述167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关系167
二、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171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观点及其解读175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175
二、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理想178
三、以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理念180
四、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182
五、中和通达的社会和谐基础185
六、富民而富国的辩证富强主张187
第三节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国家目标的当代表达188
一、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188
二、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193
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195
四、和谐共进的价值诉求200
第六章 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要求与培育203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对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论述204
一、中华传统文化关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204
二、中华传统文化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05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09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关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观点及其解读211
一、仁者爱人211
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15
三、和而不同217
四、任法而治219
第三节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社会目标的当代表达221
一、传统自由价值观的当代理解221
二、传统平等价值观的当代分析223
三、传统公正价值观的当代阐释225
四、传统法治价值观的当代解读227
第七章 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中华传统文化对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要求和培育230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对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论述231
一、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地位231
二、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235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关于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观点及其解读239
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39
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42
三、仁者爱人止于至善246
四、民无信不立249
五、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52
第三节 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个人目标的当代表达254
一、个人对国家的认知与使命254
二、个人对职业的认知与责任258
三、个人对诚信的承诺与坚守261
四、个人对友善的态度与践行264
第八章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267
第一节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路径268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教学活动相结合268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271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273
第二节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276
一、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功能276
二、规范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279
三、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侵蚀281
第三节 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惠共赢283
一、为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承载与传播新平台283
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道德潜力286
三、打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网络文化精品288
第四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创新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91
一、以教育科学发展为主题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创新291
二、以满足师生需求为目标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创新295
三、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创新299
后记302